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2、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
3、下图是古罗马发展的历史线索图,其中②处对应的是( )
A.拜占庭帝国
B.罗马城邦
C.罗马帝国
D.罗马共和国
4、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走自己的路、一国两制、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B.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国企改革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中国特色
D.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5、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
A.重视发展生产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注重任用贤才 D.提倡节俭
6、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它们都以建康为都城,史称( )
A.魏
B.西晋
C.南朝
D.北朝
7、《史记》记载江南地区在汉中期以前“地广人希……无积聚而多贫”,《晋书》记载江南“谷帛殷阜……家给人足矣”。江南地区变化的原因是
A. 先进技术的传入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国家统一的实现 D. 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8、《宋史·王安石传》记载:“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
A.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
B.加重了部分农户的负担
C.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9、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创始人是∶(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汉谟拉比
D.穆罕默德
10、唐朝诗人杜甫在《忆惜》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在《垂老别》中写道“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
11、文学作品是时代的反映。唐诗题材丰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时代风貌。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的是
A.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C.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
D.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王建)
12、给下面示意图确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工业生产组织的演变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D.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13、法国政治家勃鲁姆说:“在一个和平稳定的欧洲中使德国不致为害”的唯一途径就是把德国结合到一个“强大的、足以对它进行再教育和加以约束的,并在必要时加以控制的国际共同体之中材料反映了他认为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
A.制约德国避免新的战争
B.增强实力对抗美苏
C.联合自救恢复发展经济
D.提高国际地位
14、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舟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15、“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材料意在强调洋务运动( )
A.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思想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
D.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16、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1789年法国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C.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
17、某文件颁布后,英国国王的誓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见下图),该文件是
旧的国王誓词: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 新的国王誓词: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 |
A.《1787年宪法》
B.《权利请愿书》
C.《权利法案》
D.《大宪章》
18、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叙利亚战争和难民危机”为主题召开了一次模拟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会。下面是四位学生分别代表中美英俄四国的发言提纲,你认为谁的观点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小王:我们中国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方要求各国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小李同学:我们美国认为叙利亚的动荡侵犯了人权,威胁了资本义世界的安全,美国将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希望得到联合国授权 | 小赵:作为美国的盟国,按照北约的规定,英国将全力配合美国 | 小张:俄罗斯认为在济全球化背景下,恐怖主义是全球人类的共敌,美国、英国等国不应该干涉叙利亚的内政,俄国将支持叙利亚打击恐怖主义行为 |
A. 小王和小李
B. 小李和小赵
C. 小赵和小张
D. 小王和小张
19、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有
①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②茅盾——《子夜》
③徐悲鸿——《愚公移山》 ④齐白石——《狂人日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史料中反映的史实是
A.削弱相权
B.夺其兵权
C.收其财权
D.文臣统兵
21、根据图片写出对应名称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22、填空题。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由专制向民主发展是人类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
(1)中国自秦朝建立了_________后,便开创了与西方不同的政治文明,随着王权的集中,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_________。
(2)伴随着西方的殖民侵略,中国也开启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_________(阶级派别)企图通过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终建立了_________(政权名称),孙中山领导的这一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
(3)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革命,宣扬的是西方的_________的思想;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_________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中世纪的欧洲,随着城市的复兴,城市市民通过从国王或领主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城市的_________。
(5)17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通过了《权利法案》,逐渐确立起_________,开始了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18世纪,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_________原则,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
23、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请完成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
(1)隋朝工匠 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隋朝大运河以 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了交流。
(3)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 ,绵延万里,雄伟壮丽。
(4)北京故宫是在元 的基础上修建的世界现在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24、【危机·突破.危途】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依靠_______,走出困局,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25、梵高的代表作很多如《夜间的咖啡馆》《______》等;日本明治维新通过______加强中央集权。
26、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 召开,会上决定把 作为代国歌。
27、1919年________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湖南张家界中考)根据下图《战国形势图》填出国名。
A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的河流名称。
(2)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发生地点。
30、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 籍贯 | 简介 |
魏源 | 湖南邵阳 | 清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
曾国清 | 湖南湘乡 | 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湘军首领 |
左宗業 | 湖南湘阴 | 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
谭嗣同 | 湖南浏阳 | 近代政治家、思想家、雏新派人士 |
陈天华 | 湖南新化 | 近代民主革命家 |
黄兴 | 湖南善化 | 近代民主革命家 |
毛泽东 | 湖南湘潭 | 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
——根据统编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二 从近代人才群体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湖湘文化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具有悠久的理学传统,讲求人生立志、心性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在追求“内圣”的同时极为注重“外王”的经邦济世,具有注重现实实际的务实学风;三是在近代社会动荡和民族危机的背景下,上述两个方面指向救亡图存这一根本的价值目标。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佑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人补充他们的主要事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湘文化对湖湘子弟的影响。
(3)综上所述,你认为在当今社会应如何传承湖湘精神?
32、情境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工作报告上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分析: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其胜利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3、新时期的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完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悟中的历史】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邮票中的历史】
材料二:
(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在哪次会议上把这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合上述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1972年作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请回答: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副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变化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