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扭身(liǔ) 和尚(shang)
B.沮丧(jǔ) 嘹亮(liáo)
C.遗憾(hàn) 悄然(qiǎo)
D.权利(quán) 遵守(zūn)
2、选词填空
观赏 欣赏
1.今天,妈妈要带我去动物园( )动物。
2.这个小班长,不但对班级负责,而且很聪明,老师们都很( )他。
散步 散心
3.晚饭后,我陪妈妈去( )。
4.与其说去旅游,不如说去( )。
3、“他脸上的皱纹慢慢地舒展开了,眼睛眯得像月牙。”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他”的心情是( )
A.紧张
B.高兴
C.害怕
D.伤心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8分)
无论……也…… 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不但……而且……
(1)它( )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 )还要赖在那里,占领地盘。
(2)它若是不高兴啊,( )谁说多少好话,它( )一声不出。
(3)它( )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我的话,那可( )要大吃一惊了。
(4)鹅的步态( )大体与鸭相似,( )气度却截然不同。
5、“天下奇观”“观”的意思与下列选项意思相同的是( )
A.景观
B.乐观
C.观看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当我伤心难过时,总会得到好朋友小杰的慰藉。
B.在众人眼中,他就是一匹千里马,有着一定的号召力和领导能力。
C.繁华的街道,鸡犬相闻,真是一幅和谐的风景画!
D.时间久了,人们就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潜力(qián) 熄灭(xī) 即使(jì)
B.蜗牛(wō) 慎重(shèn) 混乱(hùn)
C.船舶(bó) 遭遇(zāo) 污浊(zhuó)
D.霎时(shà) 下降(jiànɡ) 蝙蝠(biān)
8、积累填空
1.我能写出像“白发苍苍”这样形式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天都峰》一文,是按爬天都峰前、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的道理。
3.“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突出了老麻雀的________。
9、课文理解。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用简洁的语言给文章所描绘的画面各取一个小标题。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景象。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画面色彩鲜明,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的写江上美景的句子(季节不限),请写出相应的上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练习。
北国丁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春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 印), 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轮美奂。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一片片的。那花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以热情,以想象。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牌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裁 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花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句:“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情。
丁香花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绽放在北方寒冷的气候中,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更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 艰)韧、顽强,生机勃勃。
正因为如此,哈尔滨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
丁春,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骑 娇)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
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1】在正确的字上打“√”。
交相辉(映 印) (裁 栽)培 (坚 艰)韧 (骄 娇)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思恋——__________ 挚爱——__________
反义词:短暂——__________ 繁茂——__________
【3】从文中摘录历代文人墨客描写丁香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全文,按要求在文中画出下列句子。
(1)用“____”画出描写丁香花形状的句子。
(2)用“ ”画出描写丁香花颜色的句子。
(3)用“﹏﹏﹏”画出描写丁香花香气的句子。
【6】“哪花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这句话把丁香花比做___________,通过这个比喻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
【7】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市花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鲧(gǔn)禹治水
①传说上古时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十分悲惨。
②当时的首领虞舜(yú shùn)命令鲧来治理洪水。鲧筑堤阻拦洪水,还筑城墙来围堵洪水,可是都失败了。后来,鲧听说天上有一种神土叫息壤(rǎng),能够自己生长,而且永远也用不完,于是他上天盗取了神奇的息壤。鲧在滔天的洪水中撒下息壤,用息壤筑起河堤。洪水上涨一尺,息壤也长高一尺。可是河堤越筑越高,却始终抵挡不住不断涨高的洪水。
③天帝发现鲧盗走了息壤,勃然大怒,派火神杀死了鲧。
④鲧死后,虞舜听说鲧的儿子禹贤明能干,便命令禹负责治水。禹接受治水任务后,毫不犹豫地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启程赴任。
⑤禹到任后,就积极着手制定治水的方案。他认为,应该用疏导的方法,劈开大山,疏通河道,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和大海,这样才能根治洪水。
⑥于是,禹便带着大家去开山挖河道,治理洪水。他勘察地形地貌,查清哪里需要开山,哪里需要挖河道。他不辞辛苦,日夜苦干。带着治水的人疏通了九条河道,劈开了九座大山,修治了九个大湖。筑起了无数堤坝。洪水终于被治服了,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大海。艰苦卓绝的治水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百姓们终于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1】仔细阅读短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试着补全下列内容。
(1)起因:上古时期发生了很大的______,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十分悲惨。
(2)经过:鲧采用______的方法治理洪水;禹采用______的方法治理洪水。
(3)结果:______治服了洪水,百姓们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2】虞舜是当时的______,他先后命令鲧和禹治水。鲧是禹的______。
【3】从哪里能看出“息壤”十分神奇?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应语句。
【4】对文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禹非常想念亲人,想快点完成治水任务和家人团聚。
B.禹为了治水不辞辛苦,带领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
C.禹贪图功劳,让大家日夜苦干,去完成繁重的工作。
D.“九条”“九座”“九个”的连续使用,使句子显得啰嗦。
【5】你还知道其他神话故事吗?再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九色鹿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里,有一头九色鹿。他身上的毛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
一天,他正在河边散步。忽然,耳边传来“救命”的喊声。他跑过去,只见一个人正在河里挣扎,都快淹死了。
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把落水人救上了岸。落水人名叫调tiáo达。他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道谢。九色鹿说:“不用谢。不过我有个要求,你回去后,千万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在这儿见过我。”
调达郑重起誓shì,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过了几天,调达在街上听到人们议论:王后梦见了一头漂亮的九色鹿,要国王派人捉来,用这头鹿的毛皮做衣服;国王只好贴出布告:谁说出哪里有九色鹿,定有重赏。
调达心想:这是多好的发财机会呀!于是,他跑进宫中告密。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去抓九色鹿,并由调达在前面带路。
他们走到森林里,发现九色鹿正在那儿吃草。国王马上带人围了上去。
九色鹿一眼就看到了调达,他愤怒地说:“你这个见利忘义、灵魂肮ānɡ脏的小人!”国王听九色鹿开口说话,感到非常奇怪。他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不仅叫人放了九色鹿,还下了一道命令:“任何人都不许伤害九色鹿!”
从此,九色鹿在森林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调达,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受不了大家的鄙bǐ视和谴qiǎn责,灰溜溜地躲到大山里去了。
【1】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利:A.利润或利息 B.锋利 C.好处 D.顺利
(1)举行这次活动只是为了宣传,而不是为了盈利。______
(2)这场打球才开始,我就屡屡失手,真是出师不利。______
(3)禁止携带利器及危险物品乘车。______
(4)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是地主资产阶级的本性。______
【2】九色鹿说调达是“灵魂肮脏的小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九色鹿(节选)
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处,谁只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1】“见利忘义”的“义”的意思是___________。在这段话中,“见利忘义”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
【2】“竟然”表示没有料到的意思,因为调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他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九色鹿没有料到的。
【3】选文最后一句,“灵魂肮脏的小人”指 ,“无辜”指 。这个反问句既斥责了调达 的行为,又促使国王 ,惩罚调达。
14、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将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从“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句子的前半句从________(视觉 听觉)角度描写了大潮的___________;后半句从________(视觉 听觉)角度描写了大潮的_____________。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体现了大潮声势的浩大。
【4】潮去后的景象是怎样的?用“﹏﹏﹏”画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5、改为转述句。
他想了想说:“我要是给人家做件好事,就高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三处错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首都北京是座中外闻名的古城,这里明胜古迹很多,每年吸引了众多的无数游人前来观光游览。
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一读,修改病句。
(1)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好风气。
_____
(2)一年级的小朋友观察了劳动实践基地。
_____
(3)社团活动中,我们参加了篮球、足球、舞蹈等体育活动。
_____
18、修改病句。
这里景色秀丽。泉水清如明静,山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像一幅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
题目:第一次
提示:每个人都有很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学煮饭,第一次学游泳,第一次去旅游,第一次学滑冰,第一领奖,第一次上舞台,等等。哪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请你写下来。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要突出“第一次”这个特殊的情境,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