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北美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B.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C.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D.主体位于东半球
2、下列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除南极洲外,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中低纬度沿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人口分布少
D.人口越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越大
3、黑龙江省北部平原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地势高,交通不便
B.纬度高气温低
C.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D.森林茂密交通不便
4、关于我国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陆域辽阔,以大陆性气候为主 B.受季风影响大,季风气候显著
C.我国位于中纬度,没有热带气候 D.气候类型单一
5、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在(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6、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 )
A.长江的泥沙中含有很多黄金
B.长江沿岸附近分布有大型金矿
C.长江流域内特产丰富,经济发达
D.长江干支流水运网纵横广阔,航运价值大
7、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寒假时,刘老师一家打算开车到北京自驾游,他想提前查阅北京的地理位置,应选用的地图为( )
A.世界地形图
B.天津交通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气候图
【2】地图中线条形状的图例:代表的是( )
A.国道
B.长城
C.高速公路
D.铁路
8、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旅游胜地是( )
A. 长江三峡 B. 青海湖 C.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D. 布达拉宫
9、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条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暑假小飞从兰州坐火车到拉萨,途中他看见一个湖泊 (图中A) 的四周高山环抱,水色青绿泊绿茵如毡,野花竞开,羊群如云.他看到的湖泊是(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洞庭湖
D.太湖
10、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B.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
C.地轴的空间指向时刻在变化 D.地球公转导致了五带的划分
11、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川加速融化,使得北极航道成为可能。读"北极东北航道图",判断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商船在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时,有可能遇到漂浮的冰山
B.北极东北航道常年通航,有利于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
C.传统航道沟通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其咽喉有马六甲海峡和土耳其海峡
D.北极东北航道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白令海峡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间
12、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是( )
①两极地区降水量多②赤道地区降水量多③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量较多④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较多
⑤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内陆地区多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2】赤道附近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
A.1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以上
C.500毫米左右
D.800毫米左右
【3】被称为“世界雨极”的是( )
A.乞拉朋齐
B.阿塔卡马沙漠
C.海南岛
D.吐鲁番
13、201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30岁“生日”。30年来,中山站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的枢纽,每年可以接待“度夏”和“越冬”考察人员。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中山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B.位于69°22'S,76°22'W
C.濒临印度洋,气候湿润
D.位于罗斯海新站的西北方
【2】中山站为泰山站和昆仑站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关于中山站的优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纬度最低的科考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②常年科考站,为内陆科考站提供补给
③位于南极内陆,便于向南极大陆深处探索
④寒冷干燥,比长城站更具备南极极地气候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保护南极环境的做法,合理的是
A.停止一切科考活动,保护南极地区脆弱的环境
B.有条件的科考站安装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
C.禁止捕杀极地动物,禁止发展观光旅游业
D.只在夏季进行科考活动,冬季暂停,休养生息
14、下列土地资源中,比例最小的是( )
A.草地 B.耕地 C.林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15、读“我国某区域沿28°N的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海拔整体( )
A.较高
B.较低
C.一般
D.无法判断
【2】对该地区地表形态的描述,准确形象的是( )
A.地表坦荡
B.山高谷深
C.近看成川
D.起伏和缓
【3】西昌位于云岭的(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16、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平坦开阔 B. 矿产资源丰富
C. 地处高纬度地区 D. 国土地域辽阔
17、下列季风中(箭头代表风向),由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导致印度容易发生水旱灾害的是( )
A.
B.
C.
D.
18、经线指示的是( )方向。
A. 东西 B. 南北 C. 东北 D. 西南
19、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20、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室效应
B.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
C.人类的生产活动
D.填海造陆
21、美洲的原住居民是________,白种人来自________,黑种人来自________。
2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 ;世界陆地最低点是 。
23、我国有着丰富的__________矿和__________矿资源,为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4、印度是世界第______人口大国。
25、世界上流传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6、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不利条件:____。
(2)有利条件:____等。
28、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亚洲的方法来认识北美洲。图1为“北美洲地形图”,图2为“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⑩________⑪________ ⑫________
29、填出下列美称所属的国家
名 称 | 火山国 | 花园城市 | 咖啡王国 | 钟表王国 | 风车王国 |
国 家 |
|
|
|
|
|
30、我国陆地的最低处是________盆地中艾丁湖湖底,海拔-154.31米。
31、读“东南亚略图”,回答各题。
(1)A 为_____半岛。
(2)东南亚地处两大洲、两大洋间的“十字路口”,扼 守这个路口的“咽喉”——甲是_____海峡
(3)赤道附近的群岛 B 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气候。该类型气候在水热条件上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征,所以该地区粮食作物以_____为主。
32、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哈尔滨、西昌、桂林、上海四个分会场的“水光火冰”特色与北京主会场共同演绎“全民大联欢”的年夜“大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五个会场中,不属于省级行政中心的是____________(城市)和桂林。
(2)“流光溢彩”的上海市地处东海之滨,经济发达,是____________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
(3)“火舞欢腾”西昌,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___。西昌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其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我国冬季____________(气温分布特点),造就了一月份哈尔滨和桂林景观差异明显。
33、观察甲、乙两国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国名___________,首都:__________。乙:国名___________,首都:___________。
(2)甲、乙两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_。
(3)甲、乙两国的人口、城市和经济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并分析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4)甲国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____河(名称),大约6480千米,居世界第___________位,其冲击而成的_____________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该国分布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但目前它正遭到严重破坏,这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5)乙国因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而被称为“____________的国家”,又因它是世界上羊毛生产和输出最多的国家,而被称为“__________”的国家。
3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这一天,太阳直射____(纬线名称),此时,地球公转至图2中的____位置。
(2)图1中的小孩①生活在五带中的____带。
(3)如图1所示太阳光照情况,武汉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
(4)当地球公转至图2中C位置时,北半球的时间是____前后,此时北极地区出现____(极昼、极夜)现象。
35、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
(2)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为主体,平均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
(3)我国第三阶梯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下。
(4)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上,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上。
(5)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________,沟通了________部的水上交通,最终注入________洋。
(6)我国的地势对水电开发的影响是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