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眉山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比喻、对偶、拟人,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无畏的气概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种类繁多、绚丽多彩。)

    C.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颜色的层次。)

    D.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运用排比,表现了安塞腰鼓舞姿中的力与美。)

  • 2、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古典诗中含蓄的诗,         不作铺陈直叙,         通过淡墨勾勒之笔和曲折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风神,         其意象常常带有某种朦胧性和多义性。含蓄的艺术魅力即在于此。

    A. 由于          因而

    B. 一边     一边    所以

    C. 虽然     但是    不过

    D. 不但     而且    甚至

     

  •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 ④③①⑤②   B. ③①⑤②④   C. ③②⑤①④   D. ④⑤①③②

  • 4、下列对名著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生命的意义”一节,写保尔在双目失明后即将返回基辅,仍然坚持来到烈士陵园悼念战友,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B.《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法布尔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简·爱》中的简·爱和《骆驼祥子》中的虎妞都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依然坚定独立,勇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与平等。

    D.《儒林外史》在讽刺丑恶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些正面人物形象,如王冕、杜少卿、虞育德、范爱农等。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北史傅永列传》)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但当涉猎 ______ (2)鲁肃过寻阳______

    (3)复南奔 ______ (4)有友人与之而不能答 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3(1)两文刻画人物时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请写出乙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

    (2)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

    龚自珍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注〕①浓絮:柳絮。②黦(yuè):色败坏。污迹。

    【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词中画线句。

    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

    【2】词中“春住!春住!”,从句子语气而言,是一个祈使句。应读出什么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女记者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霍金的脸庞充满恬静的微笑,他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幕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因为罕见的疾病而瘫痪的霍金始终坚持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联系材料中他的精彩回答,你认为他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   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5)《孟子》有云:“……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则在《过零丁洋》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呼应,表明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6自古就是“丝绸之路”重要商品输出地的江西宛若一艘巨轮,正乘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

    东风扬帆起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填写《次

    北固山下》的两句)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罐子里的笑话

    ①奥莉薇和我有一个饼干罐。它大约1加仑大小,是我们结婚那年的一件圣诞礼物。奥莉薇提议吃完饼干后留下它来装笑话,无论是谁看到一个有趣的笑话,就把它写到一张纸条上,折好,放进罐子里。遇到哪天情绪低落、消极或者生气,或者任何需要振奋精神的情况,我们就打开罐子,取出一张纸条,大声地读笑话。

    ②度过了七年美好的婚姻生活,我们放进罐子里的积蓄远比取出来的多。我们( )不是永远无忧无虑的,( )大多数时候,(   )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需要借助罐子里的笑话。不知不觉间,我们把满满的罐子挪到了橱柜最顶层,再没打开过。

    ③然后,奥莉薇被诊断得了癌症。那天晚上,相拥而泣之后,我们打开罐子。

    ④一个笑话还不足以驱散笼罩在我们身上的忧郁。我们又拿出另一张纸条大声读着。奥莉薇仅仅轻轻地点了点头,嘴角显现出微笑的痕迹。我又读了一个,这次,奥莉薇笑了。那一夜,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读着这些年来收集的笑话,几乎消耗了罐子里三分之一的积蓄。

    ⑤随后的日子由约诊、化疗和祈祷构成。但是这些都未奏效,奥莉薇的病越来越重了。

    ⑥我眼见曾经活泼快乐的妻子日渐消瘦和苍白。她吃不好、睡不着,唯一能够让她忘掉病痛的时候,就是我们从罐子里取出一个笑话的时刻。奥莉薇最后虚弱得都不能够朗读了,所以都是我读给她听。我每天都给她读一些笑话,帮助她入睡,让她能够吃下些东西和暂时忘记病痛。

    ⑦罐子渐渐空了,我开始自己找些笑话补充。然而,还是赶不上它消耗的速度。

    ⑧当奥莉薇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时,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是妻子似乎比我更加从容,我坐在她的床边给她讲笑话时,她总是微笑着,这让我很受鼓舞。有她在我身边,我感觉平静和幸福,我多么希望能够一直如此啊。

    ⑨一天,我把手伸进罐子,触到了罐底。我还没意识到里面几乎空了。奥莉薇那天几乎一直都在沉睡,当她醒来的时候,她试着向我伸过手来。我握住她的手,问她需要什么。她问我罐子里还有几个笑话。我告诉她还有两个。

    ⑩“你现在想要听一个吗?”我问。

    ⑪“好的,亲爱的。”

    ⑫我读了一个,她笑了。我想把手伸进罐子取最后一张纸条。但是她轻轻握了握我的手,阻止了我。她说:“现在不要。”

    ⑬“你想要什么时候听呢?”

    ⑭“以后再说。”

    ⑮我点点头。

    ⑯“我爱你,亲爱的。”奥莉薇说。

    ⑰“我也爱你,亲爱的。”我亲了亲她的额头,盖上罐子,把它放在她床头边的桌子上。

    ⑱奥莉薇微笑着睡去了。这次,她再也没有醒来。

    ⑲我想,她是知道自己的最后时刻将要到来的,但是,为什么她不想听完最后一个笑话呢?

    ⑳四天之后,我为她举行了悼念仪式。当亲友们离去后,我在奥莉薇的棺柩前跪下,打算把罐子放进去,好让最后一个笑话永远陪伴着她。刹那间,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毫不迟疑地,我打开了最后一张纸条,默默地一个人读着。

    “谢谢你,我的爱人。”

    1文中“ ( )”处,应填入正确的选项是(   )

    A. 当然  但是  总是   B. 虽然  但是  还是

    C. 不但  而且  总是   D. 因为  所以  还是

    2首段画“_______”线处内容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的环境下,“罐子里的笑话”有不同的作用。请根据下列提示进行梳理:

    被诊断得癌症的那天晚上,“罐子里的笑话”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罐子里的笑话”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罐子里的笑话”帮助 我和奥莉薇平静微笑地面对死亡

    4文中画“_______”线处对奥莉薇言行的描述,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小说结尾末段的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母亲的灶台

    孙利芳

    ①快过年了,今年的年夜饭我想请家人到饭店吃,打电话跟母亲商量再三,母亲执意不肯,说:“去饭店多浪费,正好咱们村的天燃气开通了,你快回来看看咱家的新燃气灶吧,灶具崭新锃亮,一打开关,蓝色的火苗蹭蹭地往上窜,锅底连一丁点灰星儿都没有,一会儿一大锅饭就做好了。咱们就在家里用新通的燃气灶台做顿大锅饭,一家人热热闹闹多好!”

    ②拗不过母亲,我只好辞了饭店的预约,采购了一大批食材回老家。刚进厨房,母亲笑着给我把围裙摘掉说:“这大锅饭你做不了,还是我来吧!”我只好在一边给妈妈打下手。母亲虽然满头白发,身躯也不再挺拔,但做起饭来娴熟的刀工、麻利的速度依然不减当年,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一下子回到儿时的遥远记忆中。

    ③母亲嫁到我家时刚满二十岁,我父亲在家里是长子,连爷爷奶奶全家九口人,最小的四叔才八岁。母亲在娘家是最小的宝贝女儿,嫁给父亲后,每天要做九个人的饭菜,还要下地干活。那时候物资匮乏,白面只有过年时才舍得吃,平时只有红薯。一大家子都正值壮年,饭量是惊人的。为了让弟弟妹妹长身体,妈妈每天中午都要擀红薯面条,一锅一锅给全家老小侍奉好了,母亲才抹把汗,自己扒拉两口,又忙着下田干活了。

    ④那时烧的是柴火,烟熏火燎。每做一顿饭,母亲的脸上头发上全是烟灰。她是个有心人,不断琢磨着改进家里的土灶台。她让父亲用泥巴垒了两个灶肚相通的灶台,主灶肚旺火烧饭,余火会流转到相通的另一个灶肚子,用来烧热水备用或者热馒头用,而且也解决了出烟的问题。烧柴时母亲又积累出一套好经验,摆放柴火时围着灶肚圆圈摆,中间留个大圆心,用母亲的话叫“做人要实诚,烧火要虚心。”

    ⑤长大了我才明白,因为燃烧需要氧气,柴火摆的太实,缺少氧气燃烧不充分,冒黑烟而且火不旺。只有摆成虚心的,才能让氧气充分进入,燃烧更充分火才更旺。母亲虽然讲不出科学的大道理,却也用自己的实践摸索出了真理。

    ⑥后来,家里才告别了柴火,用上了散煤灶台。母亲又迅速琢磨出怎么样掺黄土煤烧得更旺,怎么样封火既不会灭火又节约煤炭的巧办法。她还设计出一个土灶台,在主灶肚的两侧各垒了两个灶肚,充分利用主灶肚的余热,一个用来给我们烤棉衣,一个用来烤筋红薯或烤馒头。记得那时,每天晚上,母亲把蒸熟的红薯放在灶台右边炕肚里。第二天早上,我和哥哥上早自习时,取出来的红薯经过一夜的温烤,外焦里嫩,拿着暖暖的烤红薯上学,边走边吃边暖手,那温暖而香甜的滋味一直伴我成长。

    ⑦再后来,有了煤球就更方便了,母亲再不用担心捅火的时候煤灰满天飞,越来越干净的灶台让母亲做起饭来更加顺手了。那年母亲有了孙子孙女,都说隔代亲,母亲对孙子孙女的爱更是疼到骨头缝里,每天一大早起床给孩子们做饭。几个叔叔家的儿孙们也都爱赖着母亲的灶台,母亲只要做好吃的,就招呼着他们过来。我家的灶台从来都是孩子们的乐园,每天都热热闹闹。如今,燃气灶已代替了煤球,母亲更加高兴了,说:“这燃气真快真省劲,一大锅水一会儿就烧开了!”

    ⑧“芳儿,菜好了,快帮忙端菜!”母亲的呼喊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一看,母亲已经变戏法似的做了满满一灶台饭菜;青椒炒肉丝、小鸡炖蘑菇、牛肉炖土豆、清蒸大鲤鱼、番茄拌粉皮、锅盔夹豆腐串……我笑着赞叹道:“妈,您这手艺可以开饭店了,瞧这一桌盛宴,馋死我了,咱们赶紧开饭吧!”

    ⑨我们一大家子举杯共贺新年。母亲笑得合不拢嘴,连连说:“光看咱家的灶台,都经历了五次变革,从烧干柴到烧散煤,再到烧煤球,烧煤气,现在又用上了干净高效的天然气,以前想都不敢想啊。不但灶台变干净了,吃的也越来越好了,看看这一桌子好吃的,你们说,现在生活这么美,我能不幸福吗?”

    ⑩听着父亲爽朗的笑声,看着母亲神采奕奕幸福的笑脸,我的眼泪也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是啊,母亲把灶台当成了她的舞台,奉献了一辈子,我们这一大家子人,哪个不是围着母亲的灶台长大的?

    1说说题目“母亲的灶台”有何作用。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听着父亲爽朗的笑声,着着母亲神采奕奕的笑脸,我的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3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母亲已经变戏法似的做了满满一灶台饭菜;青椒炒肉丝、小鸡炖蘑菇、牛肉炖土豆、清蒸大鲤鱼、番茄拌粉皮、锅盔夹豆腐串……

    4从记叙的方法上看,第③到第⑦段是什么顺序?有何作用?

    5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蕴含的丰富的情感。

  •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鹅殇

    杨文学

    ①每每敲响小院的木门,最先应声的不是母亲而是那只白鹅。在它尖利的叫声中,耳朵有点儿背的母亲才扯着嗓子喊:谁啊?是我啊,娘,老二。母亲这时就会喊:三儿,别叫了,是老二。尖叫着的白鹅就会戛然而止。透过柴门的缝隙,我看见白鹅依旧伸着长长的脖子,歪着头,睁着一副小眼睛,一副警觉的样子,俨然是这个家的主人。

    ②记得是一个春天,母亲买了几只小鸡和两只小鹅,刚到我们家的时候,小鹅如黄色的绒球在房子里来回的滚动着,煞是好看。母亲就下地去剜一种叫苦苦菜的野菜来,用剪子铰成丝,拌上泡透的小米喂鹅。这是鹅最爱吃的东西,小家伙往往吃得嗉子如同两只袋子。渐渐地,小鹅长大了。可惜的是一只鹅不幸死掉了,母亲一言不发,把死鹅深深地埋在院子的梨树下。活下来这只白鹅就成了母亲的伴儿。母亲喊它三儿。大半年后当我再次来看母亲时,三儿已经是一只漂亮的大白鹅了。

    ③不论白鹅怎么闹怎么叫,母亲只要一喊:三儿!这只白鹅立刻就安静下来,似乎她也认准了自己就叫三儿了,是我们家的一个成员了。

    ④白鹅长大了,小鸡们也长大了。它们在院子里的大梨树下安然相处,偶尔的打闹也是在白鹅的让步中结束,小院子充满了生机。母亲不知道用的什么法子训练了这只白鹅,在母鸡吃食的时候它总是静静地站在梨树下,歪着头在观看。梨树下,这副景观成了我难忘的记忆。我问过母亲是怎样训练这只白鹅的,她总是说:鹅通人性呢。

    ⑤院子里,白鹅和几只鸡们,终日绕着母亲转,它们是母亲生活中的影子,尤其是那只鹅,总是绕在母亲的脚前脚后,白天它是母亲的影子,晚上它是母亲的守护者。它在母亲给它做的柳条筐里卧着,一有风吹草动它就把窝起来的脖子一下子展开,长长的脖子支起那个红红的额头,睁开两只小小的眼睛静观四周的动静,一旦有人或动物靠近母亲的小院子,它就会长声尖叫。耳背的母亲总是在尖叫声中对着院外喊一声:谁呀?

    ⑥白鹅成了母亲的耳朵。

    ⑦那个冬天母亲病了,住进了医院,白鹅自己守在家里。病床上的母亲总是对前来看望的四妹说:你喂鹅了吗?四妹笑笑说:不就是一只鹅嘛,你都病成这个样子了,还有心思管它?母亲说:它也是一条命呢。你们这些不知道报恩的孩子,它下的蛋你们哪一个没有吃过?四妹就认真了:喂了。母亲不依不饶:喂的什么?四妹告诉她:熟玉米面子拌的菜叶子。母亲依旧追问:什么菜?四妹:白菜叶子。母亲不说话了。她知道四妹没有说谎。这个时候的农村只有白菜叶子。

    ⑧整整一个月,母亲才出院,人还没有回到家,白鹅就叫起来。母亲说:我一听叫声就知道鹅儿瘦了。果然,鹅身上的羽毛都失去了光泽。母亲就把脸落下来说:四儿,这就是你喂的?四妹一脸冤屈地说:有什么办法,你不在家,它就不吃食。四妹没有说谎。白鹅见到母亲,一下子就扑了过来。

    ⑨进入高龄的母亲开始走下坡路了。可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母亲一下就倒下去了。在医院里,母亲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鹅,你们给我喂了没有?四妹就说:早喂了。母亲就合上眼睛。四妹悄声地对我说:咱娘一天问了十八遍。二哥,把鹅抱进医院吧。我想了想说,你下周回家就抱过来吧。可是还没有等四妹付诸行动,母亲就陷入昏迷状态。我们全都紧张起来,白鹅的事就显得不重要了。

    ⑩办完母亲丧事,一周就过去了,我突然想起白鹅来,急急地来到母亲的小院。敲门,没有白鹅那熟悉的叫声,我慌忙推开门,白鹅趴在母亲给它搭建的小窝里,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了,白色的羽毛脱落了许多。母亲走了,院子空荡荡的,白鹅相当孤单,我让四妹把它抱回她的家里好生伺候着。可是,第二日,白鹅就丢了,四妹找到它时,它正安静地趴在母亲的院门口。四妹将它重新抱回去,可是,第三天它又跑回母亲的小院。没办法,四妹只好天天来院子里喂它。

    ⑪一个落叶纷纷的季节,我再次来到母亲的小院,当我敲响院门,我多么想听到白鹅的叫声啊,可是院子里静悄悄的,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我的心头。四妹拿来钥匙。我问,白鹅呢?四妹说这些日子光忙着收地瓜了,没顾上管它。在院子里呢。我慌忙打开院门,院子一片落叶,梨树的枝杈无言地张在半空。我的心里一紧,想落泪。母亲走了,家就荒了。人啊,不管你长多大,没有了娘就没有家啊。

    ⑫那只柳条筐子空荡荡的。白鹅呢?它怎么不来迎接我?不来扭我的裤脚?

    ⑬我看见它了,它静静地趴在梨树下,头对着鸡窝。我的泪哗地一下就淌下来了。四妹无语地站着,一脸愧色。

    ⑭白鹅是在母亲走后的两个月零三天的时候,无声地死在母亲的小院里。我把它埋在院子里的梨树下,随它一起下葬的是我的一串泪水。四妹说:二哥,你别哭了,白鹅是咱娘的伴儿,它是陪伴咱娘去了。

    (《时文选粹》第4辑,有删节)

    1第①段主要写了白鹅的“警觉”,这在文中有何作用?

    2第⑨段中母亲醒来说:“鹅,你们给我喂了没有?”这句话如果换成“你们喂鹅了没有?”是否可以?为什么?

    3母亲已经去世,家中无人,第⑩段中作者回家还“敲门”,有人认为是作者的疏漏。对此你怎么看?

    4请赏析第⑪段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5“殇”的意思主要有:(1)未成年而死,如幼子早殇;(2)为国战死,如国殇。本文以“鹅殇”为题用意颇深,请联系“殇”的意思,结合文意,对此加以分析。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材料作文

    近一年来,为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汕头市各地都掀起了“创文”活动高潮。从城市到农村节节推进,存在多年的违建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绿地休闲广场遍地开花;制约城市发展的断头路被打通了,使得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脏乱差的农贸市场被改造了,使得市民买菜的心情更加舒畅了;学校周边的环境得以净化,招牌广告得以规范,马路人行道正在改造……我们的城乡变得更加整洁、优美、文明。

    文明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文明在哪里?在家里,在校园里,在小区里,在马路上,在公共汽车中……

    请以“最美的风景叫文明”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你对“文明”的体验经历,或写出你对“文明”的理解看法,写出你心中最美的风景。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