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诮骂(qiào) 镌刻(jùn) 怡笑大方 泰然处之(chŭ)
B.蛰伏(zhé) 掺杂(cān) 蹂蔺 岿然不动(guī)
C.瞥见(piē) 愧怍(zuò) 销声匿迹 瞠目结舌(chēng)
D.毛坯(pēi) 沉淀(diàn) 辍学(chuò) 娇揉造作
2、下列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写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
B. 科学家们锲而不舍地支持减排,希望能将灾难的风险降到最低。
C. 已经读研的他常常反思,这些怪现象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官本位”的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更容易受到这些现象的影响,但改变已经迫在眉睫了。
D. 打造“森林重庆”,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相和谐统一的理念。
3、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②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
③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
④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⑤“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
⑥我们为什么活着?
A. ⑥②④③⑤① B. ⑥⑤①③④② C. ②④①⑥③⑤ D. ④②⑤⑥③①
4、对下面这首宋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实,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B.上片“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昂扬,精神抖擞。
C.作者在下片表达了自怜衰老的悲切,也表达了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D.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
5、【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①,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②也。遂相率呼啸去。怖几失魂,其创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③即平复。以为仇耶?不杀不辱。以为盗耶?未劫一物。既不劫不杀不辱矣,而又戕其耳。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有删改)
【注释】①末:粉末。②愈:痊愈,愈合。③旋:不久。
【1】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盖/石性坚重
B. 一盗/拽其妻起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D. 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
(2)可据理以断有无哉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
【4】石兽逆流而上这样的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因此,针对乙文作者的提问:“天下真有理外事耶?”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_”(用乙文原文填空)回答,而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甲文原文填空)。
【5】两个故事一虚一实,但都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
6、阅读下列宋词,完成下题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上阙中,词人通过______、_____等凄美景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下列对该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伫倚”写出主人公凭栏时间之久。
B. “黯黯”表现出日暮时光线之暗淡。
C. “无言”传递出主人公内心之孤独。
D. “不悔”表达了主人公态度的执着。
7、综合性学习
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三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请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张富贵、冯有财、谢满金
用意:对物质财富的向往。
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赵安娜、杜丽莎
用意:对外来文化的仰慕。
第三组(二十-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王笃志、刘致远
用意:对求知修身的追求。
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之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有名与字意思相近的,如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8、古诗文填空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4)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9)《渔家傲·秋思》中揭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说平凡
①“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人们经常这样说。在很多人眼中,平凡即平常、平淡、普通、无个性可谈,其实未必尽然。平凡的人也渴望做出不平凡的事,不平凡的事往往由平凡人为之,由此说来,平凡即不平凡。
②在当今追求自我、个性张扬的时代,求新求异的心态逐渐将平凡淹没,对功名利禄的过度追求吞噬着人们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平凡的心态十分必要。平凡不是表象,而是谦虚淡泊的心态;不是挂在嘴边的自我表白,而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不懈地努力进取;不是退出社会的激烈竞争,而是务实、勤恳地默默工作。
③平凡需要谦虚朴实、平和淡泊的心境。我国肝胆医学专家吴孟超,九十二岁高龄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以平和淡泊的心态看待自己,更以平凡的医者身份对待工作,视患者如亲人,用搓热的双手为病人检查,放正病人的鞋子方便他们下床等等。如此看似平凡的细节,彰显了他谦逊纯朴的美德,也成就了这位可敬老人的人格魅力。可见,平凡是一种谦和朴实的心态,是扎根于智者灵魂深处最宝贵的品质。
④平凡需要坚持不懈、敢于实践的人生追求。“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谁不想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精彩和辉煌!科学家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反复实验,终于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解除了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正是把自己看成普通的农民,不懈追求,才成就了袁隆平的伟大人生。著名人士李嘉诚,创业之初也只是一个五金厂的推销员,他从平凡的小角色做起,艰苦奋斗,最后成为亚太首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不平凡的经历为世人所叹服。相反,有些青年人自命不凡,好高骛远,声称要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却害怕吃苦,不愿受累。他们缺少的正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努力和追求。
⑤平凡更需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要想完成由平凡到不平凡的飞跃,就必须尽其所能,最大限度地奉献自己。能做一滴水,就去充实河流;能做一棵草,就去装点大地;能做一棵树,就去拥抱天空。恰如农民,他们看来是最平凡的人,但却创造着世界的奇迹——他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养活了整个人类,难道你还能说他们是平凡的吗?默默耕耘正是褪去浮华后的平凡,不平凡自然便在其中应运而生。
⑥崇尚平凡,当安于平淡,不为暂时的穷困而叹惋,不为片刻的荣誉而忘形,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凡的心,那么我们的心中将充满无尽的快乐,充满无比的自豪。又何必爱慕虚荣呢?
⑦平凡,是在一湾清泉中洗涤自己的意念,是在一个安静的世界里解读自己的心灵。每天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其实平凡的你已经很不平凡。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下面选项中选出充当③段道理论据最恰当的一项( )
A. 我简单,所以我快乐;我平凡,所以我丰富。——舒婷
B.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是否有坚定的信念这个条件。——苏格拉底
C.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D.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傅雷
【3】简述选文④段的论证思路。
【4】选文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读了选文,你有哪些启示?简要写出两点即可。
10、阅读下面选段,完成第下面小题。
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①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 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广阔的水 面,巨大的水体和永不停息的流动着的海流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因而可以说,海洋 保护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当然也包括人类的繁衍。
②海洋还敞开宽阔的胸怀,让人们来发掘它丰富的宝藏。
③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食品基地。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 ___倍。海洋 每年为人类提供____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______倍。
④海洋还是一座巨大的油库。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 3000 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 40%。海底锰结核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海水中还含有铀、氢的同位素等多种核原料,还 有大量无机盐类等资源。
⑤海洋还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据估计,世界潮汐资源约有 10 多亿千瓦。如果把波 浪能和海流能计算进去,就更可观了。
⑥海洋慷慨地倾己所有为人类服务,然而人类对它怎样呢?
⑦无节制的污染、掠夺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人类共有的海洋环境,引起了世界有识之 士的巨大焦虑和不安。
⑧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人类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在
200 万—2000 万吨之间 。如果把油船沉没和战争破坏所造成的漏油计算进去,那么这个 数字将成倍地增加。石油污染会使成千上万只海鸟丧命,油膜使浮游生物及鱼类无法生 存。
⑨全球工业的发展,每年使大量含汞、镉、铜、铅等重金属的化学废料进入海洋。据
计算,全世界每 年排入海洋的汞有 1 万多吨,镉就更多。
⑩各种农药污染也不亚于工业污染,特别是杀虫剂滴滴涕,每年约有 100 万吨进入海 洋,抑制了海藻的光合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
(11)工业、民用和农业污水,船民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污染,核武器实验污染和海洋 热污染等也使海 洋环境日益恶化。
(12)据调查,每年从河流注入海洋的 41000 立方千米的淡水中,有 200 亿吨悬浮物和 溶解盐类,包括金属和污染物、城市垃圾和污水。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13)除了严重的污染外,人类掠夺性的捕捞也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受损,有的品种已 濒临灭绝。地中海沿岸,现在连长 80 毫米以上的鱼也不见了。新英格兰沿海鳕鱼、比目 鱼减少了 65%。我国渤海、黄海渔场的鱼类资源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摘自《十万个为什么》)
【1】对文中画“ ”的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海洋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藻类和鱼类。 B. 用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说明藻类和鱼类是海洋为人类提供的主要食 品种类。
C. 用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海洋在为人类提供食品方面的重要作 用。 D. 用举例子、列数据、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介绍海洋提供食品的能力远胜于陆地。
【2】文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 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 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
B. 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3000 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 40%。
C. 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
D. 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3】下列说法与本文相符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介绍了海洋对地球生物尤其是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然后列举人类活动对海洋 破坏之严重,其意图在于谴责人类的忘恩负义。
B. 在各种污染海洋的重金属化学废料中,数量排名第一的是汞。
C. 掠夺性的捕捞所造成的鱼类减少,是人类对海洋最大的破坏。
D. 第⑥自然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苦难土壤上开出的花朵
邹扶澜
19岁那年,我高考落榜了,复考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学费。
我的母亲读书不多,但是性格要强。一天,几个跟她平日很要好的中年女人找到她,商量着去城阳贩蛤蜊,据说用车子载两包回来,一天可以赚100多元。
母亲心动了,非要去试试。她那年已近50岁,自己骑车子去贩蛤蜊让我不放心,我提出跟她们一起去看看。
城阳离我居住的小城有20多里路,我们准备好编织袋、绳子,我还特意跑到一个同学家,借了一架“大金鹿”车子。第二天一早,天还黑黢黢,我们就出发了。
天刚刚破晓,海鲜批发市场上已经人头攒动,不少跟我们一样的小贩,胳膊底下夹着包跟商主讨价还价。我也凑了过去,蹲在一堆小山似的蛤蜊跟前边用手扒拉着,边学着小贩的口气跟商主还价。
“行,你要多少?”商主抽着烟,目光在我稚气未脱的脸上扫了一眼,很痛快地说。
我回头看着母亲,母亲轻轻扯了一下我的衣角,我明白了,站起身刚要走,那人厉声喝住了我。
“什么意思?讲好了价想走,没门儿!”他把手里的烟头朝地上重重一摔,上前一把揪住我。
我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怕什么?反身一挡,就是这一挡,激怒了对方,一个拳头朝我脸上掼过来。
鲜血从我的鼻子上流了下来。母亲冲上去,挡在那人跟前,护着我说:“不就一包蛤蜊吗?买就是了,凭什么打人?有你这样的吗?”
“妈,不要买!不要买!”我捂着鼻子,上前想阻止母亲,可是,那人身后又闪出几个人,朝我虎视眈眈地瞪着,母亲又把我向后猛地一推。
“最少500斤!”那人看也不看母亲,冷冷地抛下一句。
明显的欺诈,我肺都气炸了,恨不得冲上去砸扁他的鼻子。
“哪有这种道理?买多买少自己说了算,我就要这一包!”
“不行!”那人用脚踩住装蛤蜊的袋子,喷着烟,“这是批发市场的规矩。”
往家走的时候,我跟母亲每人载着三包蛤蜊,车两边梁上各一包,打横又一包,起初还勉强骑得动,可是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母亲走在前面,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等着我。
“都怪我,不叫你来就好了。”母亲看着我淤青的鼻梁,用袖口想给我擦鼻孔里残留的一点血迹。
我强装笑脸,对母亲说:“没事,妈,我会找人来收拾他们的,你放心,我咽不下这口气!”
“你敢!”母亲狠狠地瞪着我,“强龙不压地头蛇,你回家好好复习,要是敢惹事,我跟你没完!”
看着母亲这般的懦弱,我气急地把车子一摔,载着蛤蜊的车子滚到了路旁边的沟里。我不解气,又跳进沟里,狠狠地照着袋子踹了几脚。
发泄完了,我头也不回大步向前走去。我走了很远,气也消得差不多了,想起母亲一个人待在那儿,肯定搬不动车子,只好又走了回来。
我看见母亲坐在一棵大树底下,显然是刚刚哭过。母亲不知用什么方法将车子从沟里搬了上来,而且她的那辆车子上多载了一包蛤蜊,我的车子上,少了一包。
我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
那一天,我跟母亲走走停停,到了家,已快晌午了。母亲推着小车,走街串巷,卖完最后一斤蛤蜊,只赚回了本钱——蛤蜊当天没卖完,死去大半。母亲仍没泄气,第二天一早,又跟着同伴去了海鲜市场。
只是,母亲没有再让我跟着去,我把自己埋进书本,专心复习起来。最后,我拿着母亲用血汗赚来的2000元钱,参加了复考,第二年,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较为理想的大学。
弹指一挥间,20年过去了,我想象不出,母亲当年是忍受着怎样的屈辱,把爱和责任背了回来:一半是怕我受到伤害,一半是为了给我凑足学费。
这是母亲给予我的最好礼物,是苦难土壤上开出的花朵。
(《青年文摘》)
【1】文章以“苦难土壤上开出的花朵”为题,有什么作用?
【2】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赏析。
鲜血从我的鼻子里流了出来。母亲冲上去,挡在那人跟前,护着我说:“不就一包蛤蜊吗?买就是了,凭什么打人?有你这样的吗?”
【3】“我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冰心的《荷叶 母亲》中有这样一句话:“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请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这句话主旨的句子用“ ”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篇文章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半命题作文
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发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叫好,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让人忍不住好奇,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千……
请以“忍不住____________”为题,补齐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命题作文
看世界,国家富强安定,人民才会幸福;观历史,传统得到尊重,文化才能繁荣;审自我,现在打好基础,未来理想始成……就好像一棵大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请以“根深叶茂”为题目,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