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哪个词语或成语填入括号中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
金字塔外观宏伟,内部结构( )
A. 精致
B. 精美
C. 精细
D.精巧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乡音和那亲切的笑脸。
B.时间很宝贵,我们要珍惜时间。
C.通过反复试验,使科学家们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D.春天的北京是美好的季节。
3、用心阅读文章,文章的情境会在心底里沉淀。一旦,一串词的出现,文章描述的场景便会在心头浮现。现在请你看看“吁哩哩地叫一声、啪嗒啪嗒地跑、啪啪啪地落下、嘎嘎地大叫”这一组拟声词,会让你回想起( )这一篇课文描述的情景。
A.《牛和鹅》
B.《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C.《陀螺》
D.《观潮》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冶炼(yě) 年少(shǎo)
B.扎实(zā) 素昧平生(mèi)
C.竭力(jié) 锁链 (suǒ)
D.慎重(zhèng) 嫩红(nèn)
5、给下面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饲(sì cì)养 哺(bǔ fǔ)育 迸(bìnɡ bènɡ)射
书橱(chú cu) 号(háo hào)召 投降(xiánɡ jiànɡ)
着(zháo zhuó)手 报道(dǎo dào) 推敲(qiāo qiǎo)
6、下面小题中,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 )
A.棱léng角
B.扎zā进
C.俘虏lǔ
D.凝nín结
7、下列诗词题目、诗词句和作者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孟浩然
B.《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
C.《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杨万里
D.《江畔独步寻花》(可爱深红爱浅红)——罗隐
8、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奔流不息_________ A.利钱 B.休息 C.停止
②愤愤不平_________ A.抑止 B.平均 C.普通的
③精疲力竭_________ A.精力 B.非常 C.提炼出来的精华
(1)用“奔流不息”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和“愤愤不平”结构相同的四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疲力竭”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教:________ 度: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著名边塞诗人____,字_____,被后人誉为“________。”
【3】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月夜边塞联想到秦汉时代曾经取得抗击匈奴侵扰的胜利。
B.表现当时领兵主将要发扬李广的精神,表达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战斗决心。
C.不仅反映了远离家乡的士兵为抵御外辱而长期戍边“万里长征”的艰苦生活,而且表达了消除边患,使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
10、阅读理解。
繁星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静——(_____) 朦胧——(_____) 温柔——(_____)
【2】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3】这篇文章是巴金为寻找人生理想和探索生命真理,漂洋过海赴法留学时所写。文章线索清晰,为我们描绘了三幅“望星空”的画面。这三个场面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一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5】短文通过对繁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愚公移山
传说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七百里。
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近九十,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必须绕行,很不方便。愚公很恼火,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愚公(号召 召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冀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大家都很(称赞 赞同)。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大家干得很起劲儿,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叫他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好笑,就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
愚公回答:“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又怎么会搬不了这座山呢?”
听了这番话,那个自以为(精明 聪明)的智叟,也无话可说了。
后来,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搬走了。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没有高山(阻止 阻挡)了。
【1】用“/”把文中不合适的词语划掉。
【2】在文中找出与“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章,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天帝为什么会被他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诚实的樵夫
从前,有个樵夫到森林里去砍一棵树。那棵树就长在一条条祭拜麦库尔神的河边。砍树时,这个樵夫一不小心将斧子掉进水里,没法捞上来了。他非常伤心,绝望地坐在河边难过地哭了起来。这个樵夫的哭声惊动了麦库尔神。他出现在樵夫的面前,亲切地问道:“你为什么哭泣?”樵夫答道:“我的斧子掉到河里去了,我再也找不到它啦。”这时,麦库尔神从怀里取出一把金斧子问道:“你丢失的是这把斧子吗?”这个穷人答道:“不,不是这一把。”说着,麦库尔神又取出一把银斧子说:“这把斧子是你的吗?”诚实的樵夫仍然摇摇头说:“不,不是的。”最后,麦库尔神拿出一把铁斧子给他看,樵夫马上喊道:“对,这把正是我的斧子。”麦库尔神见这位贫穷的樵夫如此正直诚实,便将这三把斧子全都送给了他。
樵夫带着三把斧子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他跟伙伴们讲述了这件事。有一个伙伴怎么也不肯相信,并且怀疑樵夫那些斧子是偷来的,于是他也急忙赶到河边,将自己的斧子掷(zhì)入河中,然后坐下来哭泣。麦库尔神又出现了,问他为什么哭。麦库尔神听他说他也掉了斧子,便取出一把金斧子问道:“这是你掉的那把斧子吗?”他忙说:“对,不错。”麦库尔神对这种恬(tián)不知耻的说谎行为感到愤怒,便收起了金斧子,转身就走了。最后,这位说谎的伙伴连自己原来的那把斧子也找不回来了。
【1】请把文中画“__”的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麦库尔神分别取出_______、_____、_____,樵夫只要了________。
【3】请用文中的词语形容下列人物。
樵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樵夫的伙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樵夫那个伙伴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弯弯的小路
骄阳似火。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还似一股股流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成一条奔流的人河。
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子摇摇晃晃地走着。路窄,人挤。突然,“唿啦”一声,黄澄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呀!无数只脚就要踩到杏子,怎么办?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千万别动!”人群立时静下来,接着,一个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弯腰去捡,一个小伙子弯下腰……“完了!”姑娘心头一颤,五年前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一个小姑娘挑一担苹果在路上走着。拥挤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拥而上的人争抢着果子。吃果子的人嘻笑着散开,姑娘掩面哭泣。这姑娘,正是她自己。“闺女,别着急。”老人把捡到的杏子放进车里,打断了姑娘的追忆。 “姑姑,给你。”妇女怀中的孩儿用小手捧着杏儿喊。红领巾踮着脚,努力把捧杏的手伸过来……姑娘不敢相信自己,她擦去泪花,睁大眼睛:不错,都捡回来了,满满的一车杏子。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乍放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噢,是风儿吹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吹走了千万人心头的炎热,吹开了姑娘脸上的花……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的词换个词,意思基本不变。
立时________ 乍放________ 奔流 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________ 紧锁________ 摇摇晃晃________
【3】摘录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两次写到姑娘的泪水。第一次姑娘“掩而哭泣”是因为________,第二次“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路面上的新科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而在欧洲,如英国、德等,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guī dìng( )的路面上行驶,从而bì miǎn( )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18%。德国已经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2】阅读第2、3自然段,完成练习。
(1)“此处路而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两个方面: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各行其道”在文中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介绍透水路面分为三层,每层的功能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路面上的新科技》主要介绍了“彩色路面”这一新路面的釆用。(______)
(2)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4%,而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为30%。(______)
(3)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______)
(4)由于透水路面优越性多,我国将把全国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______)
15、仿写现代诗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早起的鸟儿,尽管才苏醒,还_____________
16、宙斯得知火种被盗后,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格的惩罚。(在原句用修改符号修改)
17、修改下面语段(4处语病)。
今年的六月一日,我校召开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大会。校长首先讲话。她说,在欢度“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祝同学们节日愉快。接着,各年级代表发言。六年级代表表示,在即将快要离开母校的前夕,一定要下苦功夫学习不可,争做合格毕业生。最后,学校文艺队还表演了五颜六色的节目。
_____
18、综合改错。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厉。我做对了事,他总是给予承认和鼓厉;如果做错了事,他是决不会随随便便轻易放过我的,常常把我抬不起头来批评得,让我再也不敢犯这样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
19、书面表达
你参加过什么表演或比赛吗?你有过准备得很充分,可表演或比赛后对过程一点儿也记不起来的经历吗?动笔写一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