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复述课文的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复述之前多读几遍,熟悉内容很关键
B.抓主要内容,次要内容完全省略
C.抓住顺序关键词,复述有序才圆满
2、用心阅读文章,文章的情境会在心底里沉淀。一旦,一串词的出现,文章描述的场景便会在心头浮现。现在请你看看“吁哩哩地叫一声、啪嗒啪嗒地跑、啪啪啪地落下、嘎嘎地大叫”这一组拟声词,会让你回想起( )这一篇课文描述的情景。
A.《牛和鹅》
B.《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C.《陀螺》
D.《观潮》
3、下列词语中量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项)发明 一(个)神话 B.一(朵)鲜花 一(片)树叶
C.一(阵)实验 一(架)飞机 D.一(场)大雨 一(座)小桥
4、柴斯特的音乐事业达到巅峰时,它却突然做出的决定是
A.继续帮玛利欧一家赚大钱
B.暂停表演,休息一段时间
C.找一家公司合作
D.回归康涅狄格州的老家
5、下列句子中描写人们的欢乐心情的一句是( )
A.人们脸上带着笑容,喜气洋洋。
B.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彩旗飘飘。
C.路上的车灯像闪光的长河。
D.清晨,树叶上的露珠快活地眨着眼睛。
6、下列不属于神话故事的是( )
A.《掩耳盗铃》 B.《后羿射日》
C.《嫦娥奔月》 D.《大闹天宫》
7、关于动物的住处,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鱼塘 鼠洞
B.牛棚 狗窝
C.马厩 鸟窝
D.猪圈 羊巢
8、根据拼音写词语。
今天,我在动物园看到了许多动物。凶猛wēi wǔ____的lǎo hǔ____在睡大觉;小hóu zi____们在树上蹦来蹦去,调皮地玩闹;cháng jǐng lù____悠闲地吃着树叶……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解释下列词语。
使:________ 浥:________ 客舍:________
【2】这首古诗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
【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①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小时候在朝鲜半岛南部一个小镇上学。当时战争席卷了整个朝鲜半岛,虽然小学仍在坚持教学,但是一听到防空警报就不得不中断上课。记得有一堂语文课,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一道作业题:“平安是什么?”
②同学们纷纷答道:“老师,平安是在外打仗的爸爸能天天在我身边!”“老师,平安是晚上不做噩梦!”"老师,平安是每天早晨都有面包和牛奶!’
③“不对,这都不是‘平安’的最佳答案!”老师说。
④这时有一个同学用笔在白纸上画了一幅画:巍峨的山下炊烟袅袅,小木屋前的林荫小路通向远方,白云和小鸟遥相呼应……
⑤“老师,这应该是平安了吧?”同学举着画对老师说。“也不对,这应该是安静。
⑥那到底什么是平安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这时,老师也拿出一幅画:画面上,暴雨如注,狂风劲吹,大树战栗。在树的枝丫处,有一个(鸟窝、鸟巢),一只大鸟张着翅膀,眼睛(警戒、警惕)地四处张望;在它的翅膀下,有几只小鸟,它们睡得很熟,很安详……
⑦时隔半个世纪,潘基文对这堂课记忆犹新。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正像老师说的,平安其实就是能像小鸟一样,无论外面如何凄风苦雨,仍在一种爱和责任的保护下,做着甜美的梦!他希望平安能像阳光一样照耀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2】下面对短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潘基文上小学时,朝鲜半岛正处于战争时期。
B.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线上测试同学们“幸福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
C.老师用一幅风雨中大鸟护小鸟的画作告诉大家平安的真正意义。
【3】阅读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可以让思考更加深刻。阅读本文时。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至少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写在下面横线上)
问题1: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
【4】老师对“平安”的理解是怎样的?请用“ ”画出来。潘基文对“平安”的理解是怎样的?请用“ ”画出来。
【5】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你认为平安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马上——________ 认真——________ 宁静——________
【2】选文中,“________”说明蟋蟀的住宅向阳;“倾斜“”________”意味着排水优良;“________”说明住宅隐蔽、安全。
【3】“平台”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扫一室”与“扫天下”
东汉时,有个青年叫陈蕃。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
有一天,一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正巧他父亲外出不在,陈蕃见客人到来,就从自己的书房里出来接待。薛勤一边和他寒暄,一边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
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屋子里又脏又乱,桌子上书、杂物什么都有,满是灰尘;地上到处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薛勤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呢?”
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他说得理直气壮,很有些得意的神气。
听到陈蕃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此人年少而有大志,着实难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于是他盯着陈蕃,反问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清扫天下呢?”
薛勤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懒散( ) 随意( ) 肮脏( ) 得意( )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志存高远:_________________
(2)寒暄:__________________
【3】想要概括一件事的主要内容,就得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请你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填写表格。
起因 | 薛勤拜访陈蕃的父亲,陈蕃的父亲不在家,陈蕃出来接待他。 |
经过 | _______ |
结果 | _______ |
【4】大人们常常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教育孩子。请你写一写读了这篇短文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蚂蚁的壮举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它们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无情地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那“蚁球”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卷向河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小蚂蚁在毁灭性的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它们临危不惧,团结一心,为了群体的利益牺牲个体的精神是否给予人们一些启示呢?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 )草丛 一( )蚁球 一( )小河
【2】用波浪线画出无数蚂蚁出人意料的壮举。
【3】你知道在生活中有蚂蚁这种壮举的事吗?请写出两个事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华表(节选)
华表在天安门前、明十三陵以及卢沟桥处都可以看到,尤其是天安门前的那对高大的华表,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古朴精美,高大挺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的一部分。但华表的起源和用途,至今还众说不一。
一般认为,华表是一种在古代建筑物中用于纪念、标识的立柱,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树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这就是华表的雏形。另一种观点认为,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现在天安门广场的华表上蹲坐着一头怪兽,非狮非狗,名为“望天吼”,民间传说这种怪兽喜好观望,让它望着宫外,眺望远方,告诉人们远游的皇帝何日归来整理朝纲。而远古的人们都将本族崇拜的图腾标志刻在华表上,顶礼膜拜。后来随着图腾崇拜时代的结束,华表柱顶的图腾也就逐渐演化为“望天吼”类的吉祥动物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华表在上古名为“谤木”。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桩,为人们出谋划策、提意见提供方便,后来演化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
1.短文主要写了华表的 和 ,有 种说法,我能分别给它们概括小标题:① ;② ;③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雏形:
纳谏:
3.像华表这样,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象征意义的建筑、艺术珍品你还知道哪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并介绍给大家。
15、口语交际。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为此,小学语文教材向小学生推荐了很多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有不少小学生以没时间为理由不阅读,面对这种现象,请你写一段话劝诫大家积极参与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
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
17、修改病句。
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把错误的地方用“___”画出来,然后改正。
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经常阅读的杂志有《小学生语文学习》《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课外阅读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你有过一个人走夜路的经历吗?当时周围的环境怎样?你的心情又怎样呢?请以《第一次走夜路》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写出当时的感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