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柴斯特成名后还是回到了康涅狄格州乡下,临走时带走了( )
A.铃铛 B.三明治 C.火柴盒 D.钱币
2、选出下面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庞大 大慨 掩护 茂盛
B.合拢 疲劳 痕迹 轻微
C.增长 违抗 立既 横坚
D.冰凉 描叙 嫩红 竟赛
3、“刚采摘的西红柿很新鲜”中“新鲜”的意思是( )。
A.事物出现不久
B.食物没有变质
C.新奇,稀罕
D.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4、下列句子中与“鹅有什么可怕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鹅没什么可怕的。
B.鹅很可怕。
C.鹅难道可怕吗?
D.鹅不可怕。
5、下列选项中关于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都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与赞美。
B.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抓住关键语句的方法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C.叶赛宁所写的《绿》,抒发了作者对绿,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赞叹之情。
6、理解课文内容,然后选择填空。
【1】电脑住宅全文是按照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的。( )
A. 空间转换 B. 时 C. 事情发展
【2】第_______自然段总体说明了住宅的装置和使用情况。( )
A. 一 B. 二至七 C. 八
【3】课文的重点部分是( )
A. 第一自然段 B. 第八自然段 C. 第二至第七自然段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诸小儿竞走取之。(争着走过去)
B.取之,信然。(的确如此)
C.但使龙城飞将在。(只要)
D.梅须逊雪三分白。(不及,比不上)
8、篇段积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王维与友人送别时,写下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②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用《后汉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名言来勉励自己。
③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9、默写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 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________去________时的情景,表达了他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________
【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
10、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包公审驴
北宋时期,有个穷人叫王五,它养了一头驴,用它运干柴和木炭,他爱护自己的驴就像爱护珍宝一样,由于他的悉心照料,这头驴毛色发亮,谁见了都忍不住夸赞,这头驴也很能干,别的驴能驮120斤,这头驴能驮200斤,别的驴驮一趟,它能驮两趟。
一天,王五让驴驮着木炭到集市上卖,他把驴拴在大门口,自己背着木炭送进买主家里。出来时,驴没了,刚才拴驴的地方却有一头又瘦又难看的驴。王五惊慌起来,东奔西走,到处寻找,可是驴踪影全无。他懊恼极了,又气又恨,只好牵着这头瘦弱的驴,到开封府包公那儿上告。
包公来到公堂前,开始审理此案。他下令将被告带上来,就骂开了:“呔(tǎi)!你来自何方?竟敢冒用他人的名字,冒充他人!”驴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
包公比先前更加恼怒,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候我再来审它!”
衙役们差点笑出声来。他们把这头又瘦又弱的驴关进了空荡荡的圈栏里,消息不胫(jìng)而走,人们都十分吃惊,包公断案是有奇招,但也从未听说过审驴呀,因此,到了第三天,到厅听审的人站满了大堂内外,足足有几千人,都想来看热闹。
三通鼓罢,包公升堂。听差们立即把驴牵来了,这驴的嘴巴已经陷下去了,脑袋低着,看上去更瘦弱、更可怜。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
“喂,当差的!给这头蠢驴重打四十大板,要用劲狠狠地打!”
“是!”一声断喝,板子像雨点似的,驴足足被打了四十大板。末了,包公下令道:“现在给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
这头瘦弱的驴被关了三天,三天没有吃,三天没有喝,挨了四十大板,受够了惊吓,松掉绳子,跑得那叫个快呀!
包公随即命令一个听差和王五一同前去看个究竟:看它跑进哪一家,那家就是它的主人家,就是偷走王五好驴而把自己的瘦驴留下的小偷。
跟在他们后面的还有许许多多看热闹的人。……
【1】“胫”的意思是小腿,“不胫而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包公审驴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包公审驴”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对包公的印象是____________。请查找资料,了解包公:包公原名__________,北宋名臣,因为________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包青天”。
11、张小兵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时提出了一些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①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②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③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仔细阅读片段,完成学习单。
【2】“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是_____________描写,从中我体会出他们_____________的心情。
【3】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之一,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近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高铁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究竟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程,拉近了人们的距离。高铁的速度差不多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在细节方面也是追求尽善尽美。高铁上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等,商务座还有更优质的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相对较低,而且有的可以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成功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票价为80.5元,调整后为93.5元,上涨16.1%;一等座由97.5元调整至144.5元,上涨48.2%。
材料四:下面是5月1日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1】下列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高铁成为广大旅客首选出行交通工具的原因是( )
A.速度快
B.舒适度高
C.价格低
D.班次多
【2】下列关于材料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高铁的服务质量远不如航空的服务质量。
B.高铁的价格低于同里程的航空价格。
C.高铁的核心部件,已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D.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行速度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
【3】下列对材料三票价调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前的二等座票价为80.5元。
B.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后的一等座票价为144.5元。
C.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后一等座票价上涨了16.1%。
D.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后一等座票价比二等座贵51元。
【4】奶奶5月1日要从莆田到厦门北看望东东,请根据材料四的内容,替东东编辑一则短信告诉奶奶关于G1611次列车的信息。以免奶奶忘记时间,耽误行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窗外的风景
他的眼睛在化学实验中受了伤。他绝望地叫着:“我不能没有眼睛,不能没有……”喊了一整天,嗓子哑了。他累极了,静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邻床病友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那是一个老人的声音:“窗外,远远的青山;绿树环绕着小村,村边的池塘中(漂浮 游荡)着鸭子。近处,金黄的麦田,麦穗随着清风微微摇曳……”听着听着,他仿佛看见了青山犹在、夕阳更红的景色。他静静地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老人又开始讲述:“太阳正从东方升起,把天边烧红。一架银色的飞机在灿烂的阳光中飞翔……”他听着,想象着,那该是多么壮丽的景象。可是,他却看不到了!他又号叫起来:“不要再向我(夸耀 炫耀)你有眼睛了!”老人停止了讲述,长叹一声。
不知过了多久,老人又开始讲述起来:“现在,一弯明月高悬,星星点缀着夜幕,薄云在天上徐徐(飘动 飘扬)……”听着,听着,他进入了梦乡。
就这样,老人每天给他描述窗外的景色。这天,他终于能拆去缠着眼睛的厚厚的纱布。他隐约看见眼前的护士、医生,虽然很模糊,但确实看见了。他激动得哭了。突然,他想起了邻床的那位老人。老人侧坐在床上,正望着窗外。他冲过去抱住老人,高兴地叫着:“谢谢你!我看见了,我现在什么都能看见了。”然而,就在老人回过头来的一刹那,他看着老人的那双眼睛,惊呆了。
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
【1】选择括号中使用恰当的词语,画“√”。
【2】“他”在医院里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①高兴 ②激动 ③平静 ④吃惊 ⑤绝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人 (有 没有)看到自己描述的那些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4】老人为什么不断地给“他”讲述窗外的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老人拥有一双特别明亮的眼睛。
B.老人的视力很好,一直为“他”描述自己看到的窗外的美丽景色。
C.老人点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眼睛”明亮是对老人这种高尚品质的赞美。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猫(节选)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秧。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生气勃勃: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从这个自然段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小猫的 之情。
(二)
和煦的暖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猗园。
一进古猗园大门,迎面是一幅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啊,多美的艺术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的是明清时代的古猗园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湖水碧波荡漾,岸边,苍松翠竹,叠置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啊!
走过九曲桥,登上竹枝山,只见竹枝山上青松翠柏、鲜花盛开、美不胜收。登上山顶,我们便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前屋檐下,有一块黑色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这个亭子是四方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
老师告诉我们:“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三省,南翔人民就在这儿建立了一个亭子,特意缺了东北角,以示伤痛。其他几个角上的大拳头是表示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精神。”听完了介绍,我们不知不觉地紧握拳头,心中燃起了怒火。
从缺角亭下山,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又回到了照壁前。
啊!古猗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并按要求组词。
(1)尖端( ) ①不歪斜 ②东西的一头 ③事情的开头
(2)任选“端”的另外一种解释组一个词:
2.作者的游览顺序是:照壁→( ) →( ) →( ) →照壁
3.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4.仔细阅读第4、5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描述。
①作者看到:
②作者听到:
③作者的心情:
15、按要求写句子。
1.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着那许多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晴。(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美丽画卷。(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天天气太冷了。锻炼的人们少了。(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病句改写完整
1.嘹亮的国歌声在体育场内。_______________
2.一阵大雨下了一天一夜。_____________
3.一张神秘的画卷展览在我们面前。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错别字1个,错标点符号1处,病句1处)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班开展拨河,套圈圈、抢凳子、吹乒乓球等活动。我最喜欢的套圈圈是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处错误)。
星期天,爸爸妈妈代我去铁山公园游玩。公园里各色各样的红花都开了,红的像火,白的像雪。蝴蝶、蜜蜂在花中飞舞。看到这生龙活虎的景象,情不自禁地说:“多么迷人的春色啊!”
19、按要求写作。
我们写了家里的小小“动物园”,现在我们来写写班级的小小“动物园”,你的同学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快来写一写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