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代文人墨客游览泉州洛阳桥时题了不少佳联妙对,给石桥生色增光。根据对联“对偶”规律,与“潮来直涌千寻雪”对应的下联最适合的一句是( )
A.日落斜横百丈虹
B.船去迢迢归无期
C.明月高悬九州照
D.月出斜洒缕缕辉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sī) 冒昧(wèi) 严历 短小精悍
B.红薯(shǔ) 骨髓(suí) 拥堵 大义凛然
C.信赖(lài) 潜水(qián) 搏斗 未卜先知
D.隐藏(yǐng) 挖掘(jué) 恐怕 胆站心惊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霎时(shà) 镀金(dùo) B.风俗(xú) 鸟巢(cháo)
C.坠落(zhuì) 怀抱(huái) D.水稻(dào) 屹立(qì)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凉州词》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
B.《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是法国的安徒生。
C.“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中的“唯”是“只有”的意思。
5、下列属于现代诗人的是( )
A.刘禹锡
B.艾青
C.屈原
D.苏轼
6、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闪烁 甜密 彬彬有礼
B.隧道 譬如 心急如焚
C.朦胧 局促 临危不具
7、下列词语中,哪一组全部可用于描写乡村生活( )
A.灯火辉煌 前程似锦
B.车水马龙 人声鼎沸
C.瓜藤满架 穷乡僻壤
D.高楼林立 晚风习习
8、多音字组词
缝 féng________ ________ fèng________ ________
的 dí________ ________ dì________ ________
泊 bó________ ________ pō________ ________
涨 zhǎng ________ zhàng ________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人由______的风雨联想到_________,由飞鸟归巢联想到__________,写出了自己在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感情上的安慰和满足,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_________的感情。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是一首现代诗歌。______
(2)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艾青。______
(3)诗中“只”字写出了儿女对母亲的依恋,母亲的怀抱永远是儿女的避风港。______
10、课外阅读
夜送鸡毛信(节选)
①天黑黑的,只有几颗星星眨着眼,雨来想起了狼。听人说,狼都是夜里出来。你在前头走,狼就跟着你,走着走着,狼就把两只前爪搭在你的肩膀上,你一回头,它就咬断你的喉管。哎呀,真吓人!雨来胡思乱想,又觉得一只狐狸在跟着他,狐狸那毛茸茸的嘴巴好像触到了他的脸。真像人说的,胆子越小越害怕。
②雨来壮起胆,心里对自己说,不想狼也不想狐狸了。还真怪,胆子大起来就不害怕了。
③雨来不害怕了,连跑带颠的,也不觉得冷了。跑着跑着,突然听见一声枪栓响,有人喊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④雨来吓了一跳,黑暗中只见前面有一堵墙,还有一棵树的黑影,莫非碰上敌人了?可是,往回跑来不及了。这怎么办?身上还有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
⑤只听那人又喊道:“不准跑!敢跑我就开枪!”
⑥雨来还没回答呢,那人又命令道:“拍着手过来!”
⑦这可怎么办啊!鸡毛信怎么办呢!雨来的一身热汗变成了冷汗。
⑧雨来正在不知怎么办的时候,那人又喊道:“再不过来就开枪了!”
⑨雨来只好拍着手往前走。走了几步,雨来突然蹲下身子,迅速地把信埋在地里。那人问道:“你蹲下干什么?”雨来说:“我的鞋掉了,提鞋呢!”雨来一边拍着巴掌,一边用脚踢了一点土,把信埋上。
⑩雨来拍着手向墙根走去。那人探出墙头又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⑪雨来一听这声音觉得挺熟,就说:“你是谁呀?”
⑫那人说:“你管我是谁!”
⑬这下,雨来听出来了,高兴地说:“嘿!你是王二哥!”敢情和雨来是一个村的。
⑭“深更半夜的,你来这干什么?”
⑮“我来送信啊!鸡毛信。”
⑯“什么?信呢?”
⑰雨来这才想起了那信埋在地里了。
⑱王二哥从墙头上顺着那棵树溜了下来,着急地又问:“信到底在哪儿?”
⑲“都是你,你一喊叫,吓得我把信埋在土里了。”
⑳两个人顺着雨来的来路,猫着腰去找信,上哪去找啊。王二哥的两只手在地上摸来摸去,冻得冰凉冰凉的,雨来也冻得手生疼。还好,王二哥摸着了那封信,从土里刨出来,好好的。
㉑雨来高兴了,十万火急的鸡毛信送到了,原来是一份军事情报。
【1】本文选自《小英雄雨来》,作者是( )
A.管桦
B.曹文轩
【2】文中送“鸡毛信”的人是_____________,他在送信的路上遇到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鸡毛信”代表这封信十万火急,这封信原来是一份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是对雨来的( )描写,写出了他的( )。( )
A.心理活动 害怕
B.动作 喜欢
【4】当遇到人盘问时,雨来的做法是( )
A.往回跑,安全转移鸡毛信
B.藏好信,拍手走过去
【5】雨来是个( )的孩子。
A.胆小怕事
B.机智勇敢
【6】文章围绕“夜送鸡毛信”写了“独自送信”“路遇盘问”“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最后雨来完成了送信任务。
A.机智藏信 B.土里找信
【7】结合上题中的小标题,把每部分的主要意思串连起来,就可以了解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请你用这种方法,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欢快(______) 恩惠(______) 意味悠长(______)
【2】在文中用“﹏﹏﹏”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
【3】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样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爬行的过程写得这么详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大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②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1】材料一中写了两处的景致,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作者写这两处时都是在围绕一个中心词来写,那就是“________”
【2】请用“ ”画出第①自然段的中心句。
【3】第②自然段写漫步苏堤时,是按照________ 顺序来写的。文中说到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请你也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下,苏堤绿得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学了艾青的诗歌《绿》,请你将材料一中宗璞笔下的“绿”与艾青笔下的“绿”进行比较,说说两者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脚印
列宁和哥哥去采蘑菇,为了抄近路,他们需要穿过一座森林。
森林里没有路。他们发现了一个行人的足迹,便按着这勉强看得出来的脚印走。有些地方,那个人踩倒的草又长起来,把脚印填平了,他们只好根据那个人留下的一些标记猜测那些“路”了。看,在清凉的泉水边,有一个白桦木的小勺子,可以用它喝干净的水;看,在泥泞的小河沟上,搭了两块木板,踩着它过河沟可以不弄湿脚;看,那边搬开了拦住去路的大橡树……
路,很不好走;天,又闷热得厉害。哥哥看看列宁,担心弟弟太累了。列宁已经浑身是汗,却兴高采烈,喜笑颜开!
哥哥问列宁:“你为什么这样高兴呢?”
“因为我发现,”列宁眯着眼睛,一边思考,一边回答,“在我们前面,走过去了一个高尚的人——他在自己走过的路上,做了多少好事啊!”
哥哥兴奋得一下子把他抱起来,说:“对,生命就应当这样度过——做很多好事,来留下自己的脚印。”
这句话被列宁牢牢地记在心里。
【1】短文写了列宁和哥哥去_____________,需要穿过一座森林,森林里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沿着前面走过的那个人的______________走,从而领悟出应该怎样度过生命的故事。
【2】在列宁和哥哥前面走过的那个人,做了哪些好事?在文中用“﹏﹏﹏”画出来。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
【3】列宁的哥哥认为人的生命应当怎样度过?用短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中画“_____”的句子,谈谈列宁为什么说“前面走过去了一个高尚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上“变化万端”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要改善自己的缺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在疫情期间,我读了一篇名叫“丑小鸭”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故事中的丑小鸭经历重重魔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寂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凤蝶儿抖去的水珠,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亲近自然,置身于名胜风景、山水田园之间,我们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选择一处让你流连忘返的景点写下来,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