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从B到C急剧变化的因素有( )
①中共八大决策失误
②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严重失误
④“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流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如下图:下列关于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逐步废除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B.推进按劳分配的单一的分配制度
C.“大锅饭”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实行政企分开,扩大国企自主权
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4、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军队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A.中国人民远征军
B.中国人民派遣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自愿军
5、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28响象征什么( )
A.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奋斗28年
B.28人
C.28个军队
D.28是个吉利数字
6、2019年10月1日,火箭军方队首次以战略军种名义亮相国庆阅兵。火箭军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的前身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人民空军
C.战略支援部队
D.第二炮兵部队
7、邓小平曾说:“一个党,一个国家,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材料表明,当时党和国家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行改革 B. 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
C. 进行阶级斗争,打击敌对势力 D. 惩治腐败,依法治国
8、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标志“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抗战胜利 C.完成土地改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后,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一度陷于混乱,主要表现有
①多地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
②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③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斗
④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残酷迫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始创于清康熙八年、久负盛名的中医药企业同仁堂,在历经近300年的风雨历程后,掌门人乐氏响应中共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承包责任制
B.私有化
C.公私合营
D.中外合资
11、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最崇敬的心情”。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 )
A.《马赛曲》
B.《黄河大合唱》
C.《毕业歌》
D.《义勇军进行曲》
12、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 )
A.洋务运动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C.维新变法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3、2019年1月2日上午10时,《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终被打破是在:
A. 1982年
B. 1987年
C. 1990年
D. 1995年
14、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A. 人口多,耕地少 B. 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 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15、小宇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课题,收集了“多种经济并存”“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等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以看出,他的研究性课题是
A.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A到B点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土地改革完成 ②一五计划的实行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④国有企业的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下面各项成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是( )
A. 1965年我国实现原油全部自给 B. 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D.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8、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川藏、青藏铁路通车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数据表明我国
年份 | 国民生产总值 | 进出口总额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24.10亿元 | 206.38亿美元 | 343.40元 |
2012年 | 519322亿元 | 38668亿美元 | 24565元 |
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强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指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波斯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回归:中英两国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正式成立。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年12月20日对___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_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3、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 ______________ ,实行______________。到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资地区外,全国大陆上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______。
(2)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______。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事件是______。
25、___________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伟大的领袖是________,代替行使临时宪法的文献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_,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27、(___________)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建设的新时期。
28、_____________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______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9、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1、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哪次会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哪个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4)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32、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3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结合所学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创立了什么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并指出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某次会议,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澈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村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所说的某次会议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3)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