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最佳路径》内容填空。
(1)题目中的“路径”即路线、道路,本文通过________的事,告诉人们走向成功的________ 与________。
(2)“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肯定了格罗培斯“给人自由、________”的设计理念是最佳的。而课文以“最佳路径”为题,却包含了多重含义。“路径”可以单纯地理解为通向游乐项目的一条条线路,也可以理解为________,也可以理解为________。
(3)我从“撒下草种,提前开放”和“按着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的创意中感受到________是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径。
(4)我从“建筑学中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他已经修改了五十多次” 中体会出 ________、________的做事态度是成为专家的最佳路径。
(5)我从老太太经营葡萄园地做法中受到启发:冥思苦想后的________是获得________的最佳路径。
2、补充名言警句。
(1)业精于(____),荒于(____)。
(2)不知则(____),不能则(____)。
(3)读书破万卷,(_________)。
(4)敏而好学,不耻(_____)。
3、根据积累填空。
(1)诗中有画,景中传情。读到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时,我仿佛看到了黄河裹着泥沙从远方奔腾而来的画面;读到________的《江南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绿树红花、酒旗飘飘的江南春景图;读到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时,我的眼前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 的画面。作家老舍面对如画般的草原美景也禁不住赞叹:“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_______________,既愿久立四望,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灾难发生时,许多消防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为保卫祖国边疆,边防战士们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音难觅,经典相传。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后来,人们用“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贝多芬遇到盲姑娘,创作了《月光曲》,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作答。
(1)古代诗人常常托物言志,比如,诗人于谦用“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诗人郑燮用“______,______”来寄寓自己铁骨铮铮、刚正不阿的情操;《墨梅》中,王冕用“______,______”抒发自己独善其身,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2)在《学弈》中,两个学生虽然同时跟着弈秋学下棋,但是,“其一人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______”。文章通过这两人的对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情的时候,要______,不能______。
(3)假如你的好朋友不喜欢阅读,也不爱积累知识,你可以“______,______”这句俗语来劝他,告诉他要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4)我的围棋教练是我的爸爸,在一次我们的对弈中我略胜爸爸一筹,爸爸引用《荀子》中的语句赞叹道:“青,______,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姹( )嫣( ) ( )不及( ) ( )言( )语
繁( )富( ) 心( )如( ) ( )心( )印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先补充诗句,再用“/”画出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5】你还知道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哪些故事?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外, 。
,路转溪桥忽见。
【1】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写这首词缺的句子。
【2】读词的上阕,我们可以知道词人辛弃疾伴着清风夜行于黄沙道中,看到了____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和_______,还有人们对_________的谈论。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题目。
B.“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道”是时间,“行”交代了事件。
C.从“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可以看出,词人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D.词的下阕中“见”的意思与“现”相同,应读作xiàn。
【4】读词的下阕,你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想象一下,并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提示,填写诗句。
诗词古风中,诗人们为我们拉开了亲近大自然的序幕。沐春风,朱熹踏青泗水,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的万物生机;爱夏雨,苏轼畅游西湖,领略“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的奇丽景色;添新愁,孟浩然夜宿江边,引发“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的孤寂心绪;隐山林,孟浩然田园会友,做出“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的美丽约定。
8、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1】判断下面的解释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作者对敌人不屑一顾,对人民全心全意。________
②题目叫“自嘲”,表面看是作者对自己的讽刺,实则是在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_____
③“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说明作者在当时穷困潦倒,生活落魄。_____
【2】下列对诗句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银行负责人面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样子。
B.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社会没有惧怕反动派的迫害,坚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9、课外阅读。
躺在母亲身边
(1)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2)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3)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4)“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5)“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6)“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7)“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8)“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9)“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
(10)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⑾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A(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⑿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⒀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⒁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⒂母亲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⒃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⒄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
A:______ B:______
【2】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妙处。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飘香的生命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的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嗅( ) 沁( )人心脾 凋( )零 静谧( )
【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把成语补充完整
例:口是心非
顾( )失( ) 扬( )避( ) 若( )若( ) 严( )酷( )
【4】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和“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 新鲜),天空是那么(明亮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感叹 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 美丽)的小诗。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用“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并说说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描写了草原的 、 、 、 等景物,表现了草原 的特点.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首先,我感到目前居住的地方不太合适。一则因离海太近,地势低湿,不大卫生,二则附近没有淡水。我得找一个比较卫生、比较方便的地方建造自己的住所。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阴;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老天爷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的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按上述条件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发现在一个小山坡旁,有一片平地。小山靠平地的一边又陡又直,像一堵墙,不论人或野兽都无法从上面下来袭击我。在山岩上,有一块凹进去的地方,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山洞的进口,但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山洞。在这山岩凹进去的地方,前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地,我决定就在此搭个帐篷。这块平地宽不过一百码,长不到二百码。
若把住所搭好,这块平坦的草地犹如一块草皮,从门前起伏连绵向外伸展形成一个缓坡,直至海边的那块低地。这儿正处小山西北偏北处,日间小山正好挡住阳光,当太阳转向西南方向照到这儿时,也就快要落下去了。
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画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佛像木概子,大头朝下,高约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
两排木桩之间的距离不到六英寸。然后,我用从船上载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木。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越篱笆爬进来。这项工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和劳力,尤其是我得从树林里砍下粗枝做木桩,再运到草地上,又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
至于住所的进出口,我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这样,我四面都受保护,完全与外界隔绝,夜里就可高枕无忧了。不过,我后来发现,对我所担心的敌人,根本不必如此戒备森严。
我又花了极大的力气,把前面讲到的我的全部财产,全部粮食,、弹药武器和补给品一一搬到篱笆里面,或者可以说搬到这个堡垒里来。我又给自己搭了一个大的帐篷用来遮雨,因为这儿一年中有一个时期常下倾盆大雨。我把帐篷做成双层的,也就是说,里面一个小的,外面再罩一个大的,大帐篷上面又盖上一大块油布。那油布当然也是我在船上搜集帆布时一起拿下来的。
现在我不再睡在搬上岸的那张床上了,而是睡在一张吊床上,这吊床原是船大副所有,质地很好。
我把粮食和一切可能受潮损坏的东西都搬进了帐篷。完成这项工作后,就把篱笆的出入口堵起来。此后,我就像上面所说,用一个短梯翻越篱笆进出。
做完这些工作后,我又开始在岩壁上打洞,把挖出来的土石从帐篷里运到外面,沿篱笆堆成一个平台,约一英尺高。这样,帐篷算是我的住房,房后的山洞就成了我的地窖。
【1】下列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择搭帐篷的场地。
B.在草地上搭建帐篷。
C.制作短梯翻越篱笆。
D.把粮食等东西都搬进帐篷。
【2】把鲁滨逊搭建帐篷的过程补充完整。
___________—插木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对比鲁滨逊的临时栖身处和理想居住地的优劣。
临时栖身处的不足 | 理想居住地的优势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4】结合短文中的两处故事情节,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梯子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风等飞呀飞,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去拿一架梯子来,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儿子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问:“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广玉兰的花瓣。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笑着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对于短文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制止了他”写出了爸爸善于抓住时机,巧妙地教育儿子。
B.“身体一闪”写出了故事中的爸爸动作快,儿子始料未及。
C.“发号施令”写出了爸爸的剽悍,以及对儿子的凶神恶煞。
D.“抱住了”写出爸爸爱儿子,是一位具有理性父爱的爸爸。
【2】短文中多处写到了花,下列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放在开头,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B.“儿子的脸像广玉兰花瓣”一句借又白又青的脸色表现出儿子的激动。
C.“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一句描绘出儿子笑声的欢快。
D.“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的脸上”一句写出了儿子灿烂的笑容。
【3】下列关于文章的写法,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
A.父亲讲述的那个儿子与自己的儿子构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主题。
B.小说没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为微型小说不要求要素齐备。
C.小说从儿子上梯子到下梯子,时间跨度大,没能选取典型的生活横截面。
D.小说通过父子俩的对话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防范和信任共存”。
【4】请用文中的词语,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
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故事中的爸爸与文中的爸爸两种教育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联系实际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扬州个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意,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似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后山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柱、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秋高气爽(____) A.明朗 B.率直 C.愉快
修竹繁茂(____) A.茂盛 B.丰富 C.精美
【2】作者是怎样游览扬州个园的?请按顺序填空。
步入大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扬州个园的特点?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的分寸感极强。如“盖取东坡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意”一句,因为没办法确定是否如此,就用“盖”字表示推测。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找出来并加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例句,体会重复用语的妙处,并仿写句子。
例: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词句练习。
(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鲁滨逊流落荒岛。鲁滨逊从未放弃生存希望。
______
(2)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缩句)
______
(3)仿照例句,填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
(4)读句子,选择横线上的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有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饿、安静、厚、盼望、难过
仿写: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把”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19、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情景写具体。
夕阳西下的校园 流水潺潺的溪畔 幽深僻静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提示语位置。
例:“行了,这事儿有我呢!”她拉起对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过许多事。有快乐,有悲伤,有成功,有失败,也有遗憾……许多事的发生出乎我们的意料,却带给我们思考,请你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记叙一件你亲身经历过的、意想不到的事情,选材要真实,要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