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汉中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最佳路径》内容填空。  

    1)题目中的路径即路线、道路,本文通过________的事,告诉人们走向成功的________ ________  

    2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肯定了格罗培斯给人自由、________”的设计理念是最佳的。而课文以最佳路径为题,却包含了多重含义。路径可以单纯地理解为通向游乐项目的一条条线路,也可以理解为________,也可以理解为________  

    3)我从撒下草种,提前开放按着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的创意中感受到________是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径。  

    4)我从建筑学中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他已经修改了五十多次中体会出 ________________的做事态度是成为专家的最佳路径。  

    5)我从老太太经营葡萄园地做法中受到启发:冥思苦想后的________是获得________的最佳路径。

  • 2、补充名言警句。

    (1)业精于____,荒于____

    (2)不知则____,不能则____

    (3)读书破万卷,_________

    (4)敏而好学,不耻_____

  • 3、根据积累填空。

    (1)诗中有画,景中传情。读到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时,我仿佛看到了黄河裹着泥沙从远方奔腾而来的画面;读到________的《江南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绿树红花、酒旗飘飘的江南春景图;读到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时,我的眼前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 的画面。作家老舍面对如画般的草原美景也禁不住赞叹:“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_______________,既愿久立四望,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灾难发生时,许多消防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为保卫祖国边疆,边防战士们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音难觅,经典相传。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后来,人们用“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贝多芬遇到盲姑娘,创作了《月光曲》,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按要求作答。

    (1)古代诗人常常托物言志,比如,诗人于谦用“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诗人郑燮用“____________”来寄寓自己铁骨铮铮、刚正不阿的情操;《墨梅》中,王冕用“____________”抒发自己独善其身,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2)在《学弈》中,两个学生虽然同时跟着弈秋学下棋,但是,“其一人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______”。文章通过这两人的对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情的时候,要______,不能______

    (3)假如你的好朋友不喜欢阅读,也不爱积累知识,你可以“____________”这句俗语来劝他,告诉他要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4)我的围棋教练是我的爸爸,在一次我们的对弈中我略胜爸爸一筹,爸爸引用《荀子》中的语句赞叹道:“青,____________。”

  •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   (   )不及(   )   (   )(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先补充诗句,再用“/”画出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5】你还知道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哪些故事?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外,

    ,路转溪桥忽见。

    【1】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写这首词缺的句子。

    【2】读词的上阕,我们可以知道词人辛弃疾伴着清风夜行于黄沙道中,看到了____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还有人们对_________的谈论。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题目。

    B.“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道”是时间,“行”交代了事件。

    C.从“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可以看出,词人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D.词的下阕中“见”的意思与“现”相同,应读作xiàn。

    【4】读词的下阕,你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想象一下,并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提示,填写诗句。

    诗词古风中,诗人们为我们拉开了亲近大自然的序幕。沐春风,朱熹踏青泗水,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的万物生机;爱夏雨,苏轼畅游西湖,领略“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的奇丽景色;添新愁,孟浩然夜宿江边,引发“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的孤寂心绪;隐山林,孟浩然田园会友,做出“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的美丽约定。

  • 8、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1】判断下面的解释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作者对敌人不屑一顾,对人民全心全意。________

    ②题目叫“自嘲”,表面看是作者对自己的讽刺,实则是在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_____

    ③“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说明作者在当时穷困潦倒,生活落魄。_____

    【2】下列对诗句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银行负责人面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样子。

    B.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社会没有惧怕反动派的迫害,坚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躺在母亲身边

    (1)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2)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3)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4)“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5)“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6)“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7)“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8)“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9)“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

    (10)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⑾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A(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⑿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⒀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⒁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⒂母亲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⒃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⒄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

    A:______ B:______

    【2】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妙处。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飘香的生命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的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人心脾      )零      

    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把成语补充完整

    例:口是心非

    顾(  )失(   扬(  )避(   若(  )若(    严(  )酷( 

    4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  新鲜),天空是那么(明亮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感叹  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  美丽)的小诗。

    1“/”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并说说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描写了草原的         等景物,表现了草原   的特点.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首先,我感到目前居住的地方不太合适。一则因离海太近,地势低湿,不大卫生,二则附近没有淡水。我得找一个比较卫生、比较方便的地方建造自己的住所。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阴;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老天爷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的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按上述条件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发现在一个小山坡旁,有一片平地。小山靠平地的一边又陡又直,像一堵墙,不论人或野兽都无法从上面下来袭击我。在山岩上,有一块凹进去的地方,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山洞的进口,但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山洞。在这山岩凹进去的地方,前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地,我决定就在此搭个帐篷。这块平地宽不过一百码,长不到二百码。

    若把住所搭好,这块平坦的草地犹如一块草皮,从门前起伏连绵向外伸展形成一个缓坡,直至海边的那块低地。这儿正处小山西北偏北处,日间小山正好挡住阳光,当太阳转向西南方向照到这儿时,也就快要落下去了。

    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画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佛像木概子,大头朝下,高约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

    两排木桩之间的距离不到六英寸。然后,我用从船上载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木。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越篱笆爬进来。这项工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和劳力,尤其是我得从树林里砍下粗枝做木桩,再运到草地上,又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

    至于住所的进出口,我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这样,我四面都受保护,完全与外界隔绝,夜里就可高枕无忧了。不过,我后来发现,对我所担心的敌人,根本不必如此戒备森严。

    我又花了极大的力气,把前面讲到的我的全部财产,全部粮食,、弹药武器和补给品一一搬到篱笆里面,或者可以说搬到这个堡垒里来。我又给自己搭了一个大的帐篷用来遮雨,因为这儿一年中有一个时期常下倾盆大雨。我把帐篷做成双层的,也就是说,里面一个小的,外面再罩一个大的,大帐篷上面又盖上一大块油布。那油布当然也是我在船上搜集帆布时一起拿下来的。

    现在我不再睡在搬上岸的那张床上了,而是睡在一张吊床上,这吊床原是船大副所有,质地很好。

    我把粮食和一切可能受潮损坏的东西都搬进了帐篷。完成这项工作后,就把篱笆的出入口堵起来。此后,我就像上面所说,用一个短梯翻越篱笆进出。

    做完这些工作后,我又开始在岩壁上打洞,把挖出来的土石从帐篷里运到外面,沿篱笆堆成一个平台,约一英尺高。这样,帐篷算是我的住房,房后的山洞就成了我的地窖。

    【1】下列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择搭帐篷的场地。

    B.在草地上搭建帐篷。

    C.制作短梯翻越篱笆。

    D.把粮食等东西都搬进帐篷。

    【2】把鲁滨逊搭建帐篷的过程补充完整。

    ___________—插木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对比鲁滨逊的临时栖身处和理想居住地的优劣。

    临时栖身处的不足

    理想居住地的优势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中的两处故事情节,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梯子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风等飞呀飞,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去拿一架梯子来,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儿子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问:“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广玉兰的花瓣。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笑着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对于短文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制止了他”写出了爸爸善于抓住时机,巧妙地教育儿子。

    B.“身体一闪”写出了故事中的爸爸动作快,儿子始料未及。

    C.“发号施令”写出了爸爸的剽悍,以及对儿子的凶神恶煞。

    D.“抱住了”写出爸爸爱儿子,是一位具有理性父爱的爸爸。

    【2】短文中多处写到了花,下列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放在开头,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B.“儿子的脸像广玉兰花瓣”一句借又白又青的脸色表现出儿子的激动。

    C.“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一句描绘出儿子笑声的欢快。

    D.“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的脸上”一句写出了儿子灿烂的笑容。

    【3】下列关于文章的写法,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A.父亲讲述的那个儿子与自己的儿子构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主题。

    B.小说没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为微型小说不要求要素齐备。

    C.小说从儿子上梯子到下梯子,时间跨度大,没能选取典型的生活横截面。

    D.小说通过父子俩的对话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防范和信任共存”。

    【4】请用文中的词语,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

    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故事中的爸爸与文中的爸爸两种教育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联系实际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扬州个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意,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似一个,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后山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柱、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秋高气____  A.明朗 B.率直 C.愉快

    修竹繁____  A.茂盛 B.丰富 C.精美

    2作者是怎样游览扬州个园的?请按顺序填空。

    步入大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扬州个园的特点?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的分寸感极强。如盖取东坡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意一句,因为没办法确定是否如此,就用字表示推测。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找出来并加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读例句,体会重复用语的妙处,并仿写句子。

    例: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词句练习。

    (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鲁滨逊流落荒岛。鲁滨逊从未放弃生存希望。

    ______

    (2)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缩句)

    ______

    (3)仿照例句,填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

    (4)读句子,选择横线上的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有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饿、安静、厚、盼望、难过

    仿写: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 19、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情景写具体。

    夕阳西下的校园   流水潺潺的溪畔   幽深僻静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提示语位置。

    例:“行了,这事儿有我呢!”她拉起对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过许多事。有快乐,有悲伤,有成功,有失败,也有遗憾……许多事的发生出乎我们的意料,却带给我们思考,请你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记叙一件你亲身经历过的、意想不到的事情,选材要真实,要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