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字典填空。
“汇”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河流会合在一起。B.由甲地把款项寄到乙地。C.聚合。D.会聚在一起的东西。请为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汇报( ) 词汇( ) 汇款( ) 汇注( )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阅读古诗,我们发现古人写诗爱用数字,如“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2)当我们看到气势磅礴、蜿蜒的黄河时,不禁会想起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泛舟西湖,看到雨过天晴时,不禁想起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让我们体会到了只有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起来,国家才能发展;李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告诉我们要维护祖国的统一。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回放: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草原的美景把我们深深吸引,“在这境界里, _________________,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_________________的狼牙五百壮士和_________________的郝副营长,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2.诗词吟赏:一首首古诗词,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正如朱熹《春日》中所写的“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天百花争奇斗艳的美景;而孟浩然《过故人庄》中“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则写出了田园风光的优美恬静;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 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西湖又急又大的雨景。
3.名言警句:名言警句能为我们指引方向,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做到诸葛亮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祖同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我们可以用李纲的“_________________,当以死守, _________________”来警示每一个中华儿女。
4、填写出歇后语的后半截
①麻雀虽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司马昭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池塘里的风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______
(2)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______
(3)雨点滴到我嘴唇上,我的心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______
(4)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成了果实。______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______
6、读诗句,完成练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句中“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下列诗句与前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后两句诗驰骋想象,淘金者表示要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____的气概,同时寄托了淘金者心中对______的向往。
7、经典诵读,感悟人生。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
不精不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夜喜雨》
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诗》
诚者,天之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
8、读一读,做一做。
, 。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
, 。
, 。
【1】补充诗句,并用“﹏﹏”画出中心句。
【2】“千山”在诗句中指的是 、 和 。“万水” 指的是 、 。
【3】这首诗是的作者是_____。这首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精神。其中表现红军把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juǎn juàn)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 看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zé cè)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yīng yìng)。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 )不算多——只有两个,( )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 西蒙 桑娜喊了一声 心想 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她猛地推开门
【1】这段选文摘自______________,是俄国作家______________写的。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划去括号内错误的读音和词语。
【4】请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5】用“______________”画出一处选文中表示心理描写的句子。
10、课外类文阅读。
回家(节选)
刘卫
现在的海子已近中年,是一名( )的警官。
每到周末,海子的父母家会很热闹。兄弟姐妹都会带着家人来看爹娘,老少三辈十多口人,围在一张大餐桌旁吃着丰盛的饭菜……亲情洋溢,其乐融融。可海子却极少来。倒是海子的媳妇常领着女儿回来,拎一堆( )的营养品,说是海子让带来的。
有时候,娘就忍不住对爹说:“原先天再冷,光着脚跑再远的路,海子也要回家,可如今生活好了,海子怎么就不回来了呢?”爹就会对娘说:“你又不是不晓得,海子是做警察的,工作忙哩。他是个好警察,任所长的派出所连续好几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基层单位哩。”
后来,在处理一起突发案件时,走在最前面的海子受了重伤,当时就快不行了。送医院急救的路上,海子拉着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爹娘……我三个多月没回家了……”说完,就真的不行了。娘哭,爹哭,亲戚朋友也都哭。后来,就不得不忍着悲痛劝( )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海予走的时候是鲜花簇拥,身上盖着国旗……”
爹呜咽:海子是好样的!可海子再也回不了家了……娘却说:不,海子永远回到家,再也不走了。娘紧紧抱着海子的遗像,泪珠儿簌簌地掉在海子脸上。
【1】整择命适的四字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花甲暮年 威风凛凛 花花绿绿]
【2】第3自然段海子爹对娘说的话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荷叶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 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选好,祖母自己一支支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服开来。这时天大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 翻)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带 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支荷叶。原来女人就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荷叶是夏日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支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日,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支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小孩子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或字、词。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降( )( ) 兴( )( )
( )( ) ( )( )
场( )( ) 假( )( )
( )( ) ( )( )
(3)祖母家的荷花有什么用?
(4)“我家独特的风景”指什么?
(5)用“——”划出描写祖母种荷花的语句,并读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6)你是怎么理解“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这句话的?说明了什么?
(7)你在读文章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8)结合你的理解,给文章换个题目
12、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文中有两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个词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
A.绿的程度 B.绿的范围 C.绿的形态
【4】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5】摘抄这段文字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说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竹节人(节选)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坚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博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1】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的“破绽”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3】“屏风”上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
【4】以上选文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
A.同学们摆开场子玩竹节人游戏的情景。
B.同学们玩竹节人游戏入了迷,被上课的老师发现没收了。
14、阅读文学类文本《母亲的心》,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的心
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儿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捡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我。
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这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用双手捞起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母亲思忖(cǔn)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中重复,她的内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摸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shān)然泪下!
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1】文章中母亲为“我”找螃蟹的故事发生在(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下列不是母亲找蟹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母亲爱子心切,想满足孩子。
B.“我”久病初愈,想吃螃蟹。
C.春天的溪流里有很多的螃蟹。
D.家在偏远山村,买不到螃蟹。
【3】文章第八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的作用是( )
A.说明螃蟹非常难抓
B.为后文写母亲抓回母蟹作铺垫
C.表现母亲矛盾的心理,说明母亲的善良
D.表现母亲是一个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女人
【4】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阅读文本,请用小标题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我”想吃螃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______________
【5】“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请联系上下文,猜猜母亲此时在思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溪水寒冽的春天”“春寒料峭的日子”文中有多处这样的环境描写,这样的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选择一处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两层含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1)大水淹没了庄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为转述句.
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读句子,写一写。
(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将________比作”无字的歌谣”,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________及________、由________及__________的动态过程。
(2)“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我来仿写:
18、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19、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并说说它们的不同。
【1】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尔纳的科幻故事能预见未来科学的发展。
凡尔纳的科幻故事情节曲折,妙趣横生。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倡议书。
临近放假,疫情依然严峻,为了过好春节,请你以“学校少先大队”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同学们过一个健康、文明的春节,提倡就地过年,不到中高风险地区旅游、串门,勤洗手、讲卫生,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做好个人防护。假期里,定好计划,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倡议多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