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tān huàn duō suo yú chǔn jīng tāo hài làng
( ) ( ) ( ) ( )
hǔ pò nián chóu jué qǐ wán bí guī zhào
( ) ( ) ( ) ( )
xiāo sǎ cí xióng jī fū pī jīng zhǎn jí
( ) ( ) ( ) ( )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鼓( ) 诲( )
彭( ) 悔( )
3、解释加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乃:__________ 掉:_________
谬:__________ 然: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
4、课内阅读填空
1.通过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对古诗词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从“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了____(时间)的雨无声滋润万物的情怀;从“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 欣赏到 _____(时间)乡村特有的声音;从 “ ___________,白草、红叶、黄花”领略到了____(时间)那鲜明的色彩。
2.大爱无限!爱像一条生命的河流,它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的温馨与珍贵。《山中访友》,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 _________ 的爱;从《怀念母亲》,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对________ 、________的爱;从《唯一的听众》,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 的关爱;从《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对_______的热爱,…………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
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5、日积月累。
(1)希望之路是走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是探索得来的。正如鲁迅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的党支部书记,有_____________的桑娜夫妇,有_____________的郝副营长,他们是一面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
6、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
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______,
大渡桥横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哪句诗是对全诗内容的总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中用“细浪”来比喻________;用“泥丸”来比喻________。这两个比喻句歌颂了红军战士________的英雄气概。
【4】诗句中“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暖”字表达了红军________,“寒”字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_ 。
【5】诗句中告诉我们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__”一词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之情。
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
浣溪沙
苏 轼②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
【2】请谈谈你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理解。
__________
【3】苏轼的诗词题材广泛,你还记得苏轼的其他诗句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①排闼(tà ):闯进门来。闼,小门。
【1】湖阴先生住的家和环境怎样?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与"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比较,写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yòu]、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上,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______________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番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bǎn]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zhuàn]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liú]、戗[qiāng]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____。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zhōng],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1)王明想了解中国瓷器的独创技术,你会推荐他重点阅读哪几段?( )
A.重点阅读短文第①段 B.重点阅读短文第①②③段
C.重点阅读第②③④段 D.重点阅读短文第⑤段
(2)李红想了解中国瓷器的工艺美术技法,她怎样阅读最合适?( )
A.从头到尾逐字逐句阅读短文。 B.只阅读短文第⑤段,其他的不用读。
C.重点阅读每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D.重点阅读短文第⑤段,略读其他段
【2】短文中空缺了两个词语,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文中横线上。
A.得天独厚
B.水到渠成
C.流光溢彩
D.巧夺天工
【3】短文第⑤段是按照________顺序介绍纹饰的。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简单到________,从________到刻意的变化过程。
【4】短文第⑥段中“有限的空间”和“无限的韵味”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短文内容思考:为什么说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①又是一场大雨过后,一辆载重货车飞快地驶了过来。货车司机从车上走了下来,想买点儿食品,只见他拖着疲惫的腿,急匆匆奔向包子摊,可是,还没接过包子,就突然栽倒在地,把包子摊碰翻了,热气腾腾的包子满地滚,吓得卖包子的老大娘连喊带叫。
②这时,陆续跑过来好几个年轻人,围住了司机,“哪儿来的?赔大娘的包子!”“没收他的驾驶证!”司机苦苦哀求道:“乡亲们,请原谅我,大娘的包子我是一定要赔的,可是,你们不能没收我的驾驶证啊!”“为什么?”“我公务紧急,忙着运送这批货物……”
③一听到“货物”,有人喊道:“( )有货物,咱们( )拿他的货物,来顶大娘的包子!”说着,有几个年轻人爬上车顶,掀开了毡布。可是,一个个全愣住了。他们谁也没有拿货物,是因为他们看清楚了,车上装的全是救灾的物资。
④一个青年跳了下来,挤到司机的身边说:“师傅,原来您是运送救灾物资的,怎么不早说呢?”司机揉揉眼睛说:“被洪水围困的灾区人民。正受着饥饿和疾病的威胁。这批货物,必须尽快送到。我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吃东西了,刚才想买点儿东西吃,没想到……”
⑤人们开始安静下来。卖包子的老大娘分开众人,挤过来说:“小伙子,错怪你了,大娘这里还有包子,你就带上,快些赶路吧。”“大娘,给您包子钱。”“说哪儿去了?大娘哪能要这些钱呢?去年我们这里遭水灾,也是政府送来粮食救了我们。咱们可不能忘了国家的好处啊!”
⑥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他们纷纷从自家的小店里拿来面包、水果、饮料等,无偿地送给司机,司机含着眼泪,挥挥手,用沙哑的声音喊道:“我替灾区人民谢谢大家了,再见!”
【1】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①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在后面的自然段中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句子,并且用“﹏﹏﹏”画出来。
【3】给第③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并写下来。
慢腾腾——(______) 模糊——(______) 喧闹——(______)
【5】疑难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试用准确的词语(不重复)来概括他们的特点。
(______)的货车司机 (______)的大娘 (______)的人们
11、阅读
打草惊蛇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申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1】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是为了控告( )
A.王鲁的部下
B.王鲁
C.邻居
【2】王鲁因为( )在状纸上写下了“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八个字。
A.有人指名道姓第控告他。
B.有人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
C.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他做贼心虚。
【3】这个故事告诫我们( )
A.一旦做了坏事,就一定会心虚。
B.要监督属下不让其做坏事,否则自己也会受牵连。
C.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12、课内选文: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或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将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用“——”画出文段的中心句。作者引用名句来论证,把两种不同的“死”的意义进行______;还通过列举_____的事例,再次论证了中心。
【3】历史和现实中有许多人物的死比泰山还重,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理由。
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多好啊 他在自言自语 突然 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 记者 你见过电灯吗
②我不由得一愣,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③“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1】给第①段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片段讲述的是郝副营长与“我”关于电灯的一番对话,主要运用了_____描写和_____描写。从对话中我能真切地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写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这句话中“瞳憬”一词的意思是_____。在选文中,他具体“憧憬”的是什么?请用“_____”画出来。
【4】“多好啊!”在片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曲沃县××小学六(1)班开展“了解家乡历史”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前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山西简称“晋”,曲村天马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曲沃及其周边就是晋国的始封地,是晋国宗庙社稷之所在,是晋之源头。
晋国博物馆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兴建,晋国第七代国君晋献侯陪祀车马坑是目前已知的西周时期,同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车马坑,而且是真车真马,它是研究我国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作战的实物。
车马坑为东西走向,东西长21米,南北宽15米,深4.8米,东部为马,西部为车,中间有一道0.45米宽的隔梁。
马坑中的马匹放置凌乱,相互叠压,据统计至少有105匹马,马骨呈现出剧烈挣扎的迹象,有些马腿有捆绑的痕迹,有些马身有箭头,可以判断是活马殉葬。这些马体格小,耐力强,适合长途跋涉、作战,专家考证为蒙古马。车坑共出土48辆车,分六列摆放,共四种类型,前两列为战车,称之为“装甲车”。其中有几辆车厢外围带有青铜甲片,铜甲片像古代戎服的铠甲一样整齐密集的编排在车厢左、右和后栏上。中间两列是彩绘车,是晋侯的礼仪用车。车舆的厢板和车门外,用黑、红、绿三种髹漆,绘出精美图案,再现西周时期贵族的奢华生活。还有辎重车,车厢较大,用以运送武器粮草。生活用车,是贵族出门乘坐的普通车型。两周时期,车是一种特权,是身份的象征,只有贵族阶层能享受到乘车的待遇。车均为木质结构,经过2800多年在地下的腐蚀,出土时木质部分已全部腐朽,仅存遗痕和青铜饰件。考古工作者根据泥土中保留下来的轮廓,成功地对它们进行了剥剔和清理,经过复原,使晋国时期车辆再现于人们眼前。
(材料二)
景点地址
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晋国博物馆
疫情期间开始售票、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3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现时票价
门票:每张50元/人
讲解费:60元起/批
订票电话:0357-4385388
优待政策
老人:70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免门票
儿童:身高1。2米(不含)以下,免门票
残疾人:凭有效残疾证,免门票
军人:凭军官证,免门票
补充说明:本地游客凭曲沃身份证、户口本享受优惠票价10元。
【1】在活动中,小明负责在本组同学参观博物馆活动中向同学们介绍“晋献侯陪祀车马坑”遗址,他重点阅读了材料_______,计划从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2】他们小组同学们计划1月10日(周日)午饭后,乘车去参观晋国博物馆,
李龙负责订票,他需要阅读材料________,每位同学需要准备门票钱_____元,同时需要带上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
15、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使再生资源不能再生。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扩句。(至少扩两处)
①桑娜站起来。
②浪花高。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战士们不是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句子改写为转述句。
1.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琪问托米:“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男孩马上跑到猫跟前:“请你告诉我,在哪里能找到小狐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上课不能没有学习用具。
上课怎能没有学习用具呢?
(1)小学生不应该乱花钱买零食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作文一定是赵强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21、写作。
在你的生活中,会有很多人给你带来了身心愉悦的感觉。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真好”的原因写清楚;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