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十堰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近义词

    鼓舞________ 庄严________ 徐徐________

    陆续________ 欢喜________ 欢呼________

  • 2、根据拼音,把汉字工整地写在括号内。

    zhù ____________扎 dǐng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宿 nà _______喊 容_______

    liáo ____________亮 róng _____________

  • 3、积累填空。

    1.稻花香里说丰满年,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4.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

    5.位卑未敢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 4、课文回放。

    1.在《丁香结》一文的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文中的“丁香结”本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对照作者的人生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对“丁香结”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在这个故事里,贝多芬一共弹奏了两首曲子,其中第二首才是《月光曲》。有同学认为,既然课文讲的是创作《月光曲》的故事,那就只需要写贝多芬弹奏一首曲子,即《月光曲》。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少年闰土》一文中,闰土给“我”讲了很多“新鲜事”。以小标题的形式把这些事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内容充分展示了闰土___________的形象。

  • 5、回忆课文填空。

    (1)天苍苍,________________;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________。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________,传到________,传到________,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描绘江南春天之景,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氛围。

    B.前两句诗中所选的景物色彩明朗绚丽,花鸟山水相互映衬。

    C.后两句诗中的“烟雨”将前两句诗中的所有景象融化其中。

    D.后两句诗中的“四百八十寺”为实指,强调庙宇数量之多。

  • 7、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浪淘沙》。

    2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

    1)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_____

    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

    3)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波自天崖,关于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携带泥沙,浪淘汹涌来自天边。

    B.九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崖生动地表现了黄河源远流长。

    C.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川流不息的壮丽图景。

  • 8、课内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作者重点描写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这些景物,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3】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是古诗的“炼字”艺术。就如从第一句中的“翻”字,我们可以看到大片乌云快速翻滚蔓延的动态。从第__________句的__________字,我们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景中寓情,透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们感受到了作者____________的心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曲沃县××小学六(1)班开展“了解家乡历史”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前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山西简称“晋”,曲村天马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曲沃及其周边就是晋国的始封地,是晋国宗庙社稷之所在,是晋之源头。

    晋国博物馆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兴建,晋国第七代国君晋献侯陪祀车马坑是目前已知的西周时期,同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车马坑,而且是真车真马,它是研究我国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作战的实物。

    车马坑为东西走向,东西长21米,南北宽15米,深4.8米,东部为马,西部为车,中间有一道0.45米宽的隔梁。

    马坑中的马匹放置凌乱,相互叠压,据统计至少有105匹马,马骨呈现出剧烈挣扎的迹象,有些马腿有捆绑的痕迹,有些马身有箭头,可以判断是活马殉葬。这些马体格小,耐力强,适合长途跋涉、作战,专家考证为蒙古马。车坑共出土48辆车,分六列摆放,共四种类型,前两列为战车,称之为“装甲车”。其中有几辆车厢外围带有青铜甲片,铜甲片像古代戎服的铠甲一样整齐密集的编排在车厢左、右和后栏上。中间两列是彩绘车,是晋侯的礼仪用车。车舆的厢板和车门外,用黑、红、绿三种髹漆,绘出精美图案,再现西周时期贵族的奢华生活。还有辎重车,车厢较大,用以运送武器粮草。生活用车,是贵族出门乘坐的普通车型。两周时期,车是一种特权,是身份的象征,只有贵族阶层能享受到乘车的待遇。车均为木质结构,经过2800多年在地下的腐蚀,出土时木质部分已全部腐朽,仅存遗痕和青铜饰件。考古工作者根据泥土中保留下来的轮廓,成功地对它们进行了剥剔和清理,经过复原,使晋国时期车辆再现于人们眼前。

    (材料二)

    景点地址

    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晋国博物馆

    疫情期间开始售票、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3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现时票价

    门票:每张50元/人

    讲解费:60元起/批

    订票电话:0357-4385388

    优待政策

    老人:70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免门票

    儿童:身高1。2米(不含)以下,免门票

    残疾人:凭有效残疾证,免门票

    军人:凭军官证,免门票

    补充说明:本地游客凭曲沃身份证、户口本享受优惠票价10元。

    【1】在活动中,小明负责在本组同学参观博物馆活动中向同学们介绍“晋献侯陪祀车马坑”遗址,他重点阅读了材料_______,计划从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2】他们小组同学们计划1月10日(周日)午饭后,乘车去参观晋国博物馆,

    李龙负责订票,他需要阅读材料________,每位同学需要准备门票钱_____元,同时需要带上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丁香花开

    每到春来, 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 香气直透毫端。

    【1】这两句话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_____ (多选题)

    A.形状 B.颜色 C.气味

    【2】这里的“积雪”指 ___________,我是从“_________”中看出来的。

    【3】读到此处, 我们不禁想到王安石《梅花》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二者在描写花香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 11、课外阅读。

    毛委员送银圆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固革命根据地是赣西南革命的中心。1929年2月17日,红四军从井冈山浩浩荡荡地挺进到东固山。“毛委员来了!毛委员来了!”欢声雷动。东固山的群众敲锣打鼓,喜气洋洋;村村寨寨杀猪宰牛,盛情犒劳红军战士。

    第二天中午,阳光灿烂。毛泽东在警卫员的陪同下走进一家屋内。这农舍十分简陋,与其说是住房,不如说是一间四面通风的柴棚。这里住着一位年纪约二十七八岁的妇女,身边带着两个不满十岁的小男孩。

    毛泽东走进农舍,环视了一下,关切地问:“你是东固革命军第七纵队党代表和参谋长赖经邦烈士的妻子吧?”妇女望着眼前陌生的客人,点了点头,用手理了理额前凌乱的头发,平静地说:“是呀,我叫傅伏娇,你们是……”警卫员连忙笑着说:“大嫂,我们是昨天从井冈山来的,今天,毛委员特意来看你。”妇女身边的两个小男孩听说是毛委员,喜出望外。毛泽东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亲切地问道:“告诉毛伯伯,叫什么名字呀?”两个孩子抢着回答:“我叫赖厚升。”“我叫赖鹏。”毛泽东会心地笑了笑,说:“你们的爸爸是党的好同志哟!”傅伏娇连忙端了一条长条旧木凳请毛泽东坐,她要向毛泽东诉说积压在心头的悲愤。她用有点沙哑而又有些颤抖的声音激愤地说:“敌人杀了我的丈夫,还把我的房子也烧光了。多亏组织上照顾,我如今虽然拖着两个孩子,生活上的困难,总算还能克服。”毛泽东听了烈士妻子的诉说,沉默了片刻后,吩咐警卫员拿来了30块银圆,亲手交给傅伏娇,并再三嘱咐:“以后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要及时向组织上反映,不要苦了你和孩子哟!要好好把这两个孩子带大,这是烈士的希望哟!”

    毛泽东离开了农舍,傅伏娇和孩子久久地站在家门口,望着毛泽东渐渐远去的背影。

    【1】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群众对毛委员及战士们热烈欢迎和情谊深厚?

    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处细节描写,运用了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

    【3】仔细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从中可以看出毛委员____

    【4】读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看,“望着毛泽东渐渐远去的背影”,傅伏娇和孩子们会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1.少年时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海子回家,可后来海子为什么很少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爹呜咽:海子是好样的!可海子再也回不了家了……”

    ②娘却说:海子回家了,再也不走了……”

    你怎么理解这两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快乐读书吧。

    [语段一]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塵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语段二]

    刷的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1】[语段一]选自名著《____________》,语段中孔明指的是___________,我还知道关于他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二]出自苏联作家_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语段中两个舅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架。

    【3】这两个语段都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前者写出了孔明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者从“狗咬般地出了牙”可以感受到“我”对两个舅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两个书迷

    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二哥也是个书迷。二哥看书时,①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②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 地靠近了。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 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二哥 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 地读,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贫到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头,眼睛肿成了一条缝。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回去,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 -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鸣呜地哭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确(dí)迷(luàn)铁(xiè)

    B.难(ái)猪(juàn)样(mú)

    C.勉(qiáng)奇(xī)管(jiào)

    【2】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文中空白处的横线上。

    费尽心机 不由自主 不顾一切 一目十行

    【3】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第①处把想过去有书的“我”比作___________,第②处把伸长脖子看书的”我“比作_____________, 分别从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寻找二哥藏的书,作者说“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拿自己调侃,语言幽默。

    B.以日本宪兵队队长作对比,不成体统。

    C.表达了“我”对鸠山的不满。

    D.夸日本人“高明”不妥。

    【5】文中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两个书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说“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请你推想一下,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姑娘说:“哥哥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个句子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①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②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那票据好像黄叶跳着优美的舞蹈轻轻地落到地上。

    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字句

    在这知识竞争的年代,我怎能不努力学习呢?改写成陈述句

     

     

  • 18、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带“把”字的句子和带“被” 字的句子。

    例:他打碎了花瓶。

    他把花瓶打碎了。花瓶被他打碎了。 

    1.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写完了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镭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问蔡林:“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会吗?我猜你是会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的活动我们必须参加。(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缩写与扩充句子。

    1.他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缩写句子)

    2.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缩写句子)

    3.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句子)

    4.天空中挂着明月。(扩写句子)

    5.《蒙娜丽莎》是肖像画。(扩写句子)

    6.学校开展了活动。(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7.月光照在姑娘的脸上。(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挫折。遇到挫折时,你是顽强不屈,在逆境中奋进呢,还是一蹶不振,沉溺于痛苦中不能自拔呢?请你以“遭受挫折后”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