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近义词
鼓舞________ 庄严________ 徐徐________
陆续________ 欢喜________ 欢呼________
2、根据拼音,把汉字工整地写在括号内。
zhù ______立 ______扎 dǐng _______盛 ______撞
jì ______静 ______宿 nà _______喊 容_______
liáo ______绕 ______亮 róng ______解 _______炼
3、积累填空。
1.稻花香里说丰满年,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4.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
5.位卑未敢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4、课文回放。
1.在《丁香结》一文的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文中的“丁香结”本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对照作者的人生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对“丁香结”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在这个故事里,贝多芬一共弹奏了两首曲子,其中第二首才是《月光曲》。有同学认为,既然课文讲的是创作《月光曲》的故事,那就只需要写贝多芬弹奏一首曲子,即《月光曲》。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少年闰土》一文中,闰土给“我”讲了很多“新鲜事”。以小标题的形式把这些事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内容充分展示了闰土___________的形象。
5、回忆课文填空。
(1)天苍苍,________________;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________。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________,传到________,传到________,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描绘江南春天之景,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氛围。
B.前两句诗中所选的景物色彩明朗绚丽,花鸟山水相互映衬。
C.后两句诗中的“烟雨”将前两句诗中的所有景象融化其中。
D.后两句诗中的“四百八十寺”为实指,强调庙宇数量之多。
7、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浪淘沙》。
【2】“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
【3】判断对错。
(1)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_____)
(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
(3)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波自天崖”,关于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携带泥沙,浪淘汹涌来自天边。
B.“九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崖”生动地表现了黄河源远流长。
C.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川流不息的壮丽图景。
8、课内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作者重点描写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这些景物,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3】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是古诗的“炼字”艺术。就如从第一句中的“翻”字,我们可以看到大片乌云快速翻滚蔓延的动态。从第__________句的__________字,我们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景中寓情,透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们感受到了作者____________的心情。
9、阅读。
曲沃县××小学六(1)班开展“了解家乡历史”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前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山西简称“晋”,曲村天马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曲沃及其周边就是晋国的始封地,是晋国宗庙社稷之所在,是晋之源头。
晋国博物馆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兴建,晋国第七代国君晋献侯陪祀车马坑是目前已知的西周时期,同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车马坑,而且是真车真马,它是研究我国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作战的实物。
车马坑为东西走向,东西长21米,南北宽15米,深4.8米,东部为马,西部为车,中间有一道0.45米宽的隔梁。
马坑中的马匹放置凌乱,相互叠压,据统计至少有105匹马,马骨呈现出剧烈挣扎的迹象,有些马腿有捆绑的痕迹,有些马身有箭头,可以判断是活马殉葬。这些马体格小,耐力强,适合长途跋涉、作战,专家考证为蒙古马。车坑共出土48辆车,分六列摆放,共四种类型,前两列为战车,称之为“装甲车”。其中有几辆车厢外围带有青铜甲片,铜甲片像古代戎服的铠甲一样整齐密集的编排在车厢左、右和后栏上。中间两列是彩绘车,是晋侯的礼仪用车。车舆的厢板和车门外,用黑、红、绿三种髹漆,绘出精美图案,再现西周时期贵族的奢华生活。还有辎重车,车厢较大,用以运送武器粮草。生活用车,是贵族出门乘坐的普通车型。两周时期,车是一种特权,是身份的象征,只有贵族阶层能享受到乘车的待遇。车均为木质结构,经过2800多年在地下的腐蚀,出土时木质部分已全部腐朽,仅存遗痕和青铜饰件。考古工作者根据泥土中保留下来的轮廓,成功地对它们进行了剥剔和清理,经过复原,使晋国时期车辆再现于人们眼前。
(材料二)
景点地址
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晋国博物馆
疫情期间开始售票、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3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现时票价
门票:每张50元/人
讲解费:60元起/批
订票电话:0357-4385388
优待政策
老人:70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免门票
儿童:身高1。2米(不含)以下,免门票
残疾人:凭有效残疾证,免门票
军人:凭军官证,免门票
补充说明:本地游客凭曲沃身份证、户口本享受优惠票价10元。
【1】在活动中,小明负责在本组同学参观博物馆活动中向同学们介绍“晋献侯陪祀车马坑”遗址,他重点阅读了材料_______,计划从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2】他们小组同学们计划1月10日(周日)午饭后,乘车去参观晋国博物馆,
李龙负责订票,他需要阅读材料________,每位同学需要准备门票钱_____元,同时需要带上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丁香花开
每到春来, 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 香气直透毫端。
【1】这两句话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_____ (多选题)
A.形状 B.颜色 C.气味
【2】这里的“积雪”指 ___________,我是从“_________”中看出来的。
【3】读到此处, 我们不禁想到王安石《梅花》中的诗句“_________, ________”,二者在描写花香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11、课外阅读。
毛委员送银圆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固革命根据地是赣西南革命的中心。1929年2月17日,红四军从井冈山浩浩荡荡地挺进到东固山。“毛委员来了!毛委员来了!”欢声雷动。东固山的群众敲锣打鼓,喜气洋洋;村村寨寨杀猪宰牛,盛情犒劳红军战士。
第二天中午,阳光灿烂。毛泽东在警卫员的陪同下走进一家屋内。这农舍十分简陋,与其说是住房,不如说是一间四面通风的柴棚。这里住着一位年纪约二十七八岁的妇女,身边带着两个不满十岁的小男孩。
毛泽东走进农舍,环视了一下,关切地问:“你是东固革命军第七纵队党代表和参谋长赖经邦烈士的妻子吧?”妇女望着眼前陌生的客人,点了点头,用手理了理额前凌乱的头发,平静地说:“是呀,我叫傅伏娇,你们是……”警卫员连忙笑着说:“大嫂,我们是昨天从井冈山来的,今天,毛委员特意来看你。”妇女身边的两个小男孩听说是毛委员,喜出望外。毛泽东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亲切地问道:“告诉毛伯伯,叫什么名字呀?”两个孩子抢着回答:“我叫赖厚升。”“我叫赖鹏。”毛泽东会心地笑了笑,说:“你们的爸爸是党的好同志哟!”傅伏娇连忙端了一条长条旧木凳请毛泽东坐,她要向毛泽东诉说积压在心头的悲愤。她用有点沙哑而又有些颤抖的声音激愤地说:“敌人杀了我的丈夫,还把我的房子也烧光了。多亏组织上照顾,我如今虽然拖着两个孩子,生活上的困难,总算还能克服。”毛泽东听了烈士妻子的诉说,沉默了片刻后,吩咐警卫员拿来了30块银圆,亲手交给傅伏娇,并再三嘱咐:“以后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要及时向组织上反映,不要苦了你和孩子哟!要好好把这两个孩子带大,这是烈士的希望哟!”
毛泽东离开了农舍,傅伏娇和孩子久久地站在家门口,望着毛泽东渐渐远去的背影。
【1】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群众对毛委员及战士们热烈欢迎和情谊深厚?
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处细节描写,运用了__、__和__描写,表现了____。
【3】仔细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从中可以看出毛委员____。
【4】读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看,“望着毛泽东渐渐远去的背影”,傅伏娇和孩子们会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1.少年时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海子回家,可后来海子为什么很少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爹呜咽:“海子是好样的!可海子再也回不了家了……”
②娘却说:“海子回家了,再也不走了……”
你怎么理解这两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读书吧。
[语段一]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塵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语段二]
刷的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1】[语段一]选自名著《____________》,语段中孔明指的是___________,我还知道关于他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二]出自苏联作家_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语段中两个舅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架。
【3】这两个语段都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前者写出了孔明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者从“狗咬般地出了牙”可以感受到“我”对两个舅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两个书迷
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二哥也是个书迷。二哥看书时,①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②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 地靠近了。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 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二哥 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 地读,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贫到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头,眼睛肿成了一条缝。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回去,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 -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鸣呜地哭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的确(dí)迷恋(luàn)铁屑(xiè)
B.难挨(ái)猪圈(juàn)模样(mú)
C.勉强(qiáng)稀奇(xī)管教(jiào)
【2】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文中空白处的横线上。
费尽心机 不由自主 不顾一切 一目十行
【3】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第①处把想过去有书的“我”比作___________,第②处把伸长脖子看书的”我“比作_____________, 分别从人物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寻找二哥藏的书,作者说“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拿自己调侃,语言幽默。
B.以日本宪兵队队长作对比,不成体统。
C.表达了“我”对鸠山的不满。
D.夸日本人“高明”不妥。
【5】文中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两个书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说“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请你推想一下,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姑娘说:“哥哥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个句子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①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②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那票据好像黄叶跳着优美的舞蹈轻轻地落到地上。
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⑴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⑵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⑶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被”字句)
⑷在这知识竞争的年代,我怎能不努力学习呢?(改写成陈述句)
18、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带“把”字的句子和带“被” 字的句子。
例:他打碎了花瓶。
他把花瓶打碎了。花瓶被他打碎了。
1.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写完了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镭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问蔡林:“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会吗?我猜你是会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的活动我们必须参加。(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写与扩充句子。
1.他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缩写句子)
2.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缩写句子)
3.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句子)
4.天空中挂着明月。(扩写句子)
5.《蒙娜丽莎》是肖像画。(扩写句子)
6.学校开展了活动。(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7.月光照在姑娘的脸上。(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21、习作。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挫折。遇到挫折时,你是顽强不屈,在逆境中奋进呢,还是一蹶不振,沉溺于痛苦中不能自拔呢?请你以“遭受挫折后”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