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____________到处_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____,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一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从诗中我们知道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达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
3.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穷人》是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_根据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改编的小说。课文题目中的“穷"是指渔夫一家和邻居西蒙的____________很贫穷,但他们的____________是富有的,这也是作者伟大人格的体现。
2、写出含有下列字的四字成语。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语释义。结合句子解释下面加点的字或词。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鲜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井然有(____) 神秘莫(____) 颠(____)流离
(____)立鸡群 (____)牵梦绕 (____)跳如雷
(1)王母娘娘得知织女嫁给牛郎,气得_________。
(2)霍金在不断探索_________的宇宙。
(3)身材高大的他走在人群中,就如_________一般,非常显眼。
(4)麋鹿终于结束了_________的生活,回归了故土。
5、照样子,写词语。
模糊(模模糊糊) 弯曲(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些小吾曹”指的是( )
A. 郑燮
B. 天下所有的官
C. 既写诗人自己,又指天下所有的小官
【2】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 )
A. 诗人十分喜爱竹子,关心竹子上的每一枝每一叶
B. 这里是夸张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C. 这句诗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
7、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各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8、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上阙描写的景物有 、 、 、 。
【2】下面关于上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3】“七八个”说明了_____________,“两三点”说明了_____________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4】“忽见”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
9、阅读文章选段,完成练习。
此刻,钱学森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的。”
【1】仿照例子写词语。
(1)到来——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女——女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告诉我们,国家的兴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付出。这让我们自然想到了这样一句名言(顾炎武):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āi ái)。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xìng xīng)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bá bō)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kōng kòng)落落。
【1】用“√”选出短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我”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举动来打发时间。
【3】短文中画“ ”的句子,“我”“焦急”是因为_______,“兴奋”是因为________。
【4】对短文中画“﹏﹏﹏”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我”等待时孤独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B.写出了等待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寂寞。
C.“我”选择了放弃,因为母亲不可能带“我”出去玩。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舍先生(节选)
汪曾祺
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做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提倡——(_________) 熟悉——(_________)
【2】用恰当的小标题概括该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叙述了老舍的一件什么事?你认为老舍先生和本课中的鲁迅先生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匪首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平日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正大光明,不能在背后挨枪。”
“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么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了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里。
(1) 用“/”画去带点字的错误读音。(2分)
逮捕(dǎi dài ) 处决(chǔ chù)
挨枪(ái āi) 妄图(wǎnɡ wànɡ)
(2) 吉鸿昌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缩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3分)
①“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平日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这是个比喻句。( )
②吉鸿昌被杀害了,但他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里。( )
③短文最后一句话的引号表示强调。( )
(4) 请你从短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做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5) 吉鸿昌要求特务让他怎样死?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谈谈你的想法。(3分)
13、《童年》中外祖父的家是前苏联小市民社会的缩影,请认真阅读以下片段,完成练习。
①我们刚到这里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唰”的一下,两个舅舅都跳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__________。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__________:“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②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③“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的高,震耳欲聋的。
④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_____________,一声不吭。
【1】《童年》的细节刻画很成功。请将下面的语句还原到横线上。(填序号)
A.背冲着大家 B.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C.狗一般地龇出了牙
【2】做笔记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选段右侧是小鹿读这个片段时做的笔记。针对这个问题,他读完整本书后,列出了以下影响阿廖沙的人物及事件。请你帮他连线。
外祖母 忠厚老实,一直忍受着两个舅舅对他的捉弄
格里高利 慈祥善良,经常教导阿廖沙,善于讲故事
小茨冈 知识渊博,让阿廖沙学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好事情” 乐观热忱,每次阿廖沙挨打,会出手帮他挡
【3】阅读《童年》这本小说,以下阅读锦囊不恰当的是( )
A.了解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创作背景
B.以阿廖沙的成长轨迹为线索,梳理小说情节图。
C.为了读得快,描写环境的句段可以跳过去不读。
D.经常和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并批注。
【4】除了《童年》,这学期你肯定还读过别的与成长故事有关的书籍。请为你印象深刻的一本书写推荐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春节思维导图,作答。
【1】下列不属于春节别称的是( )
A.元旦
B.元正
C.新春
D.开元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节期间,人们举办的一切活动都为祈祷求福。
B.人们舞龙是为了祈求龙神降雨,让庄稼风调雨顺。
C.人们大年初一去寺庙烧香拜佛,能够保佑家人健康平安。
D.自古以来,一年中最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就被称为“春节”。
【3】由春节流行的习俗,你想起了哪首相关的古诗,请把题目、作者、诗文完整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5】我知道“五谷丰登”中“五谷”具体指____、____、黍、菽、稷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把”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16、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
______________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脂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苍蝇拂拭圆脑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快活地叫起来:“爸爸,你看!这是什么?”(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词序颠倒的病句。
跟我学: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修改方法:找出位置错误的词语,然后调整过来。
5.它们终于不动了,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 )自由战死沙场,( )给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填关联词)
(2)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3)(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蚂蚁的触角( )摆动得特别厉害。(填关联词)
(4)老虎的吼声特别大。(改为夸张句)
1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4分)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如果不能实现梦想,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
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很多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有的人给你鼓励;有的人给你温暖;有的人给你安慰;有的人给你……
请你以“谢谢你,给我______”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将那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那个难以忘怀的人写下来,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