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随州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qín  miǎn ēn  cì méng  lóng   kuí  wú     

    _____ ___   _____   ____

    shēn  ào mái  zàng tuán jù   níng zhòng

    _____   ____   _____   _____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焚烧——______   阻挠——______   腐朽——______

    倾诉——______   嘲笑——______   希冀——______

  • 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______之音 惟妙惟______ ______然而止 ____________如生

    ______登场 和______可亲 ______夺天工 ____________吞枣

    (1)上面词语中有一组近义词,请找出来。______——______

    (2)仿照“( )然而止”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 ______ __

    (3)当我们看到人工雕琢的精美艺术品时,可以用______表示赞叹;当听到一首美妙乐曲时,可以用______表示赞美。

  • 4、填一填。

    1.种树者必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养其心。

    2.“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这是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芙蓉楼送辛渐》。

    3.下面的句子属于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抓住了居里夫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结合作者的联想,把人物刻画得很传神。填完后,再认真读一读,试着写一段。

    居里夫人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而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请你写一条宣传口号,要求形象易懂,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好的故事》选自_____先生的诗集______。“好的故事”指的是______,梦境反映了作者在___________的矛盾中,启示人们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1】默写古诗。

    【2】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_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这首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你给这幅画起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把乌云比作________,用_______形容雨点,写出了暴雨来临时的景色。

    【4】诗人通过写云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 7、阅读与欣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绝胜”一词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话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 8、古诗积累。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鬓毛衰。

    __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

    3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指的是(  )

    A. 家乡的亲人 B. 村中的小孩 C. 诗人自己 D. 诗人的朋友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文在线

    有一天我们到森林里采蘑菇回到家时累极了草草吃了饭就睡了满满一篮子蘑菇就放在窗台上——那儿比较凉快放一夜不会坏。

    第二天早晨,我们________地发现篮子空了。蘑菇都到哪儿去了?

    爸爸________在书房里________起来:“快来看!”我们跑过去,眼前的______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墙上的那副鹿角上________了蘑菇;不仅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油画上面,到处是蘑菇。原来松鼠起了个大早,忙活了一个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干了留着给自己过冬。

    秋天,当阳光还温暖地照耀着大地的时候,森林里的松鼠总是把蘑菇高高地挂在树枝上晾干。我们家的松鼠也这样做了。

    (1)请给第2、3自然段的括号中填上原文内容。

    (2)请用简短的话概括这部分内容。

     

    (3)松鼠把蘑菇晾到哪里去了?它为什么会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读画“  ”的句子,结合有关词语,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家饲养过小动物吗?你是否观察过小动物做事的情景?请用几句话描写一个观察片段。(8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熬”是生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熬”是忍受的意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文的意思,给下列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严肃——______ 忧虑——______ 一动不动——______

    【3】用“____”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词语,用“ ”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词语。

    【4】“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下渔夫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对桑娜夫妇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背着幸福上楼

    徐成文

    母亲终于决定到我蜗居的小城来住上几天。

    到了我住的那栋旧式楼下,母亲听说我住顶楼七层,再也不肯上去了。母亲说那么高啊,看着就头晕,怎么能住人啊。我对她解释说,上去住下后就不显得高了,要是怕头晕就不要往下看,和家里的平房感觉一样,但母亲就是不挪步。

    母亲患有时轻时重的老年痴呆症。有几次我回老家,看见母亲手里拿着梳子,却急得团团转找梳子。我怕她老人家一个人在家出意外,就决意把她接到城里和我一起住,但她老人家不肯,说一辈子在这个家没出过门,也不想出门。好说歹说,最后约定住几天后就把她送回老家去,母亲这才勉强跟着我进城来。好不容易把她连哄带骗接到城里,她却不肯上楼。我知道不能着急,母亲有病,惹恼了她,母亲返身就走那就前功尽弃了。

    我心生一计,趴在母亲耳朵边说,还记得小时候你背我上山吗?母亲说咋会不记得。那时候你个懒小子,缠着要和我一起上山摘柿子,走几步就耍赖不走要我背。我说,那时候你总是说我还没有一捆柴火重,一心要我吃得胖一点。现在你看看,你儿子都快要150斤了,妈妈你再背背我试试,看你还能不能背得动我了?

    母亲憨笑一声说,傻孩子,都长成大人了还和我顽皮。我说,那你让我背背你,看我能不能背得动你。我背着你在这小花园里转一圈,试试我的力气。母亲说我胡闹,累趴下不是玩的。我说没事的,小时候都是你背我,现在儿子背你一回,就当还账。也是想叫你看看,儿子膘肥体壮,你就是回老家住了不是也放心?

    母亲呵呵笑了,老老实实趴在我的背上。我说妈妈你闭上眼睛一会儿,再睁开的时候一定会看见一样好东西。母亲果然听话地闭上了眼睛,我背起她就顺着楼梯往上蹿。

    母亲虽然体重不到100斤,但连续两层楼梯背上去,我还是禁不住气喘如牛。母亲警觉地问,好像是在上楼啊?我说不是,是儿子背着你模仿上山,感觉就像爬楼梯。等她睁开眼睛,我已经背她上到四楼了。母亲发现我是在往楼上背她,就挣扎着要下来。我说不行,儿子要一股劲儿背你到家才放手。母亲急了,揪着我的耳朵求告说:“叫我下来,我自己往家走,一定。”

    母亲是怕把我累坏,我却怕一松手她又跑到楼下去。靠着楼梯栏杆喘息的时候,母亲一把抓住栏杆再也不放手。我无奈放母亲下来,但却不松开她。我对母亲说,知道儿子为什么要背你上楼吗?背着妈妈,就是背着幸福上楼,再累也不怕的。让儿子每天都看见妈妈,能多少报答一点母亲的养育之恩,对儿子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母亲不再挣扎,却掉了泪,掉在我的脖颈上。母亲说,放开我,我自己走上去。既然我儿说我是幸福不是累赘,那我就住下了。妈妈也知道你是趁过年把我诓到城里,不会再让我回去的。妈妈其实不是怕高,多高的山都上去了,这才有多高?妈妈是怕给你添麻烦。

    我两眼一热,赶紧扭过脸去深深吸一口气,搀扶着母亲上楼去。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为什么用得好。

    母亲急了,着我的耳朵求告说:“叫我下来,我自己往家走,一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标题改为“背着母亲上楼”,你认为怎样?请简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新年的礼物

    1)乔治爱伦从父亲那儿得到一枚闪闪发亮的银币,这是他的新年礼物。

    2)他想用它去买许多自己想要的东西。

    3)大地上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耀下,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异常美丽。乔治戴上帽子,跑到大街上去了。

    4)他在雪地上滑行,突然看到一群孩子在打雪仗。乔治立刻加入了这种游戏。

    5)他向詹姆士投去一个雪球,但没有击中,却飞到了街对面的一扇窗户上,并打了一个洞。

    6)乔治很担心主人会从屋子里出来找他算帐,就飞快地逃走了。但是,当他跑到一个角落里就停了下来,因为他为刚才做的坏事感到深深的不安。

    7现在,我可没权利去花那枚银币了。我应当把它拿来赔偿我刚才打碎的那扇玻璃。他对自己说。

    8)他在街上徘徊着,心里非常难过。一方面,他很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去赔偿那块破碎的玻璃。

    9)最后他说:我打破了玻璃很不对,尽管我不是故意的,即使用光了我所有的钱,我也应该去赔。只有这样做,我才会安心。如果我为自己的过错做了赔偿的话,我想,房主人不会责骂我。

    10)他按了按门铃。主人出来了,乔治说:  

    11)那位先生接过乔治的银币,并问他是否还有钱。乔治说他再也没有了。好的。先生说:你会得到更多的钱。

    12)那位先生直夸乔治是个诚实的孩子,又问了乔治的姓名和地址,然后关上了房门。

    13)乔治回到家时已经开饭了。他的双眼十分明亮,脸颊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给人的感觉是一切良好。吃饭时,他的父亲爱伦先生问他用银币买了什么东西。

    14)乔治把自己打碎玻璃的事如实地告诉了父亲。并向他说明:自己虽然没钱花了,但他感到非常快乐。

    15)饭后,爱伦先生示意儿子去看他的帽子。乔治走过去一看,帽子里有两枚银币。原来,那位先生已来过这儿并把这一切都告诉了爱伦先生。临走时,他不但把那枚银币还给了乔治,而且又送了一枚银币给乔治。

    1这篇文章细致地描述了乔治打破窗玻璃后的心理变化,请仔细阅读文章5-15小节,找出文中描写他的心情的词,按顺序写在下列括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0)小节中乔治会怎么对房主人说呢?请联系上下文仔细想想,把乔治说的话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反复读读(11)小节中划线的句子,并在后面的文字中找出与它相照应的句子,用 划下来。

    4第(13)小节中,他的双眼十分明亮,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给人的感觉是一切良好。这是一处神态描写,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14)小节中,乔治把自己打碎玻璃的事如实地告诉了父亲。请仔细阅读课文,详细了解这件事的整个经过,抓住要点,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乔治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抓住要点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与理解

    今天你“低碳”了吗

    ①现在,“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之一。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用、住、行等各个消费领域。

    ②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人节约一度电、一杯水,意义可能并不显见,但是,人人都自觉践行,汇聚起来,其效益就不可低估。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自限塑令执行一年多以来,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相当于节约石油240万——300万吨,减排了二氧化碳120万——150万吨。再以夏季提倡的调高空调温度为例,据测算,当空调从24℃提高到26℃,仅北京就可以节约4亿度以上的耗电量,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

    ③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环保理念。当下不妨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做起——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1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坐汽车减少1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低碳生活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出人们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能够以自己的生活细节的改变来证明: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耳熟能详:________________

    息息相关: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事理说明文,其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连举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4】本文除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其中两种,分别用“﹏﹏﹏”画出相关句子,并在句子旁边批注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这种说明方法所起的作用。

    【5】请结合本文内容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的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走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是为了______________

    【4】“破绽”在这段话中指__________,老师看出来破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鲁迅先生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知识渊博。(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老人对我说她的心已经感受到我的琴声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那水晶般的闪耀着欢乐光芒的蓝眼睛多么像清澈的泉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树环抱着村庄。(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把内容写具体。”(改为转述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做作业要认真仔细,尽量防止不出现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合成一段有条理的话,用上冒号和分号。

    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请求他人支持要礼貌诚肯地说明来意。请求他人支持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请求他人支持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邱少云牺牲自己。邱少云绝不暴露目标。(加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你一定见过很多有意思的场面,比如:校内的六一联欢会、超市的促销活动……请你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写一写,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