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晋城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词语中的带点字与单薄读音相同的是(   )

    A. B. C. D.

  • 2、比一比,组词语。

    虑(___________   抵(____________ 咀(____________ 糟(___________

    虎(___________   低(____________ 沮(____________ 遭(___________

  • 3、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山中访友》把老桥比喻为______________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突出了老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老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 4、看拼音,写词语。 

    gǔ qín     shàn tīng   shàn zā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ài shān     liú shuǐ   zhīyī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补充诗句。

    1.落红不是______________,化作____________更护花。

    2.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于寒尽觉春生。

    3.今夜偏知__________,虫声新透_________________

    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云与我俱东。

    6.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宿建德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一个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外阅读。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诗中表现将士戍边生活孤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将士战争艰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身经百战的战士们豪壮誓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从军行》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边塞诗,作者是王昌龄

    B.《从军行》是一首叙事诗,表现了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 8、读诗词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黑云/翻墨/未遮山

    B. 白雨/跳珠//入船

    C. 卷地风/来忽/吹散

    D. 望胡/楼下//如天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醉书: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B. 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C. 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D. 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4选出下面翻译有误一项(  )

    A. 黑云翻墨未遮山: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 白雨跳珠乱入船: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 卷地风来忽吹散: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 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1907年,英国文学家吉卜林创作的《老虎!老虎!》,以“观察入微、想象新颖、气概雄浑、叙事卓越”而荣获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②吉卜林风尘仆仆地来到瑞典,下榻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一家酒店,准备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在酒店门口,吉卜林看到一个卖当地小吃的摊贩,旁边一个七八岁的瑞典小女孩正伏在餐桌上聚精会神地写字。

    ③吉卜林好奇地走了过去。他俯下身子,在小女孩身后仔细看着,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小女孩发现有人站在身后,抬起头,眨着一双明亮的眼睛问道:“先生,我的诗歌写得怎么样?”吉卜林夸赞道:“你写得太好啦!特别是这句‘小鸟从天空中飞过,将它的身影留下’,我感到很优美、很形象。”小女孩听了,兴奋地说道:“谢谢您的夸奖,今后如果您想要学诗,可以请我来教您!”吉卜林听了,欣喜地笑道:“那太感谢你啦!有机会,我一定会来向你请教的!”小女孩说道:“那就这样说定了,如果您在这里找不到我,可以到纽卡拉大街15号,我家就住在那边!”小女孩用手指了指前面不远处。吉卜林亲切地握着小女孩的小手,说道:“好的,我记住了!”

    ④离开斯德哥尔摩时,吉卜林专门送给那个小女孩一本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老虎!老虎!》。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吉卜林写道:“小鸟从天空中飞过,将它的身影留下。您的大朋友:吉卜林。”

    ⑤举行授奖仪式的那天,恰逢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去世。授奖仪式极其简单,到会者(寥寥数语 寥寥无几)。现场没有掌声,也没有喝彩声。吉卜林依然兴致勃勃,发表了即兴演讲。他说:“哪怕此时没有一名听众,我也必须要演讲,因为还有这苍茫的宇宙和灿烂的星空,它们会听到我的声音,这是对神圣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敬畏和崇拜。”

    ⑥领奖仪式结束后,吉卜林前去皇宫拜见新国王。新国王刚刚登基,他端坐在皇座上,见到吉卜林来了,眼睛都没抬一下。

    ⑦吉卜林抬起头,不卑不亢地说道:“国王陛下,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文学家吉卜林前来拜见国王,想必此时国王陛下正在小寐,那我就先告辞了!”说罢,吉卜林抬头挺胸,(气宇轩昂 盛气凌人)地走出皇宫。新国王睁大眼睛,望着吉卜林离开的背影,不无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道:“这是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他是一个值得人们永远尊敬的人!”

    ⑧在回国的邮轮上,吉卜林给他12岁的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如果你跟村夫交谈不离谦卑之态,与王侯散步不露馅媚之颜,孩子,你就会在低眉与抬头之间,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伟大。

    ⑨这封信后来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并且用中、法、意大利、拉丁文等几种文字翻译。一百多年过去了,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每当人们来到这封信的展柜前,仿佛都能触摸到吉卜林那颗高尚、博大的灵魂,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1)不卑不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人物的___________描写非常详细、具体,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开斯德哥尔摩时,吉卜林送给小女孩自己获奖的小说,并在扉页上签字留言。请合理推测吉卜林的心理,写写他这样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给文章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

    【7】细读第⑧段中吉卜林给儿子的信,假如你是他的儿子,读到父亲的教诲,会在给父亲的回信中怎样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

    怀念母亲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sāng sàng),只在母亲身边待(dāi dà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yàn yān),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pínɡ pín)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hù hú)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sāng sàng)。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频”字查音序应查________,查部首应查_________部。“寝”字查音序应查_________,查部首应查_________部。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______ 清晰__________ 特别__________

    【3】文中“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中的愿望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个成语来代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_______________

    【5】母亲弃养,“我”痛苦万分,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文中画“ ”句子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词语

    (1)母亲弃养:____________ (2)报终天之恨:_______________

    【8】认真研读语段中摘录的两则日记,写写“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1月16日和11月18日”这两个时间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细细品读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后面的词语换成一段文字来描述。

    (1)我痛哭了几天,______________。(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

    (2)躺在床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潮起伏)

    (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_________________。(可见一斑)

    【1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①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__________上天空,__________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___________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___________出母亲的面影。

    ☆我体会到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__________的。

    ③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__________在心头。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在我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怀念母亲》的作者是_______。我们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课文以______的形式,介绍了两位母亲——一位是___________,一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________,对祖国母亲不变的________________

    【14】用波浪线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5】为什么说“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表达自己( )

    A.一种说不清却真挚的情感。

    B.过不惯离开“母亲”的生活,想家了。

    C.对亲生母亲的愧疚和对祖国母亲的爱意。

  • 11、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新闻报道

    日前,合肥市召开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动员部署会。确定自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全市开展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上牌,过期未登记上牌、也未申领临时通行标志的电动自行车,将禁止上路行驶。

    【材料二】

    办理流程

    现场办理:车主请携带车辆合格证、发票、个人身份证,并现场交验车辆。

    网上申请办理流程:

    ①关注“合肥交警”微信公众号。

    ②点击“网上服务”栏目下的“电动自行车登记”系统。

    ③按要求录入车主身份、车辆等信息。

    ④电动自行车号牌可预约就近网点办理车辆查验并领取号牌,临时通行标志可选择邮寄或就近网点现场领取。

    【材料三】

    宣传海报

    【1】为保证电动自行车正常上路行驶,合肥市民必须在2020年______前登记上牌,可以______办理,也可以______办理。

    【2】根据材料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临时通行标志只能在就近网点现场领取。______

    ②现场办理上牌,车主除携带相关票证外,还需现场交验车辆。______

    ③合肥市民可以登录“皖事通”申请网上办理号牌。_____

    【3】晓雨的妈妈觉得遮阳篷挺实用,申领号牌后想重新装上。你赞成她的想法吗?请至少说出两条理由。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迪生是一个好奇的孩子。有一天,家里人突然发现他不见了,全家人焦急地四处寻找。最后爸爸发现 他呆呆地在鸡窝里蹲着呢!“你在这儿干什么呀?”爸爸奇怪地问。我在孵小鸡呢!”爱迪生认真地回答道。原来前一天,他看见母鸡卧在鸡蛋上孵出了小鸡,就想自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也孵出个小鸡来。爸爸又好气又好笑地把他拉起来,对他说: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快走吧!”爱迪生皱起眉头,不满意地问:为什么母鸡能,我就不能呢?”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好奇的孩子。他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

    1给文章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爱迪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新年的礼物

    1)乔治爱伦从父亲那儿得到一枚闪闪发亮的银币,这是他的新年礼物。

    2)他想用它去买许多自己想要的东西。

    3)大地上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耀下,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异常美丽。乔治戴上帽子,跑到大街上去了。

    4)他在雪地上滑行,突然看到一群孩子在打雪仗。乔治立刻加入了这种游戏。

    5)他向詹姆士投去一个雪球,但没有击中,却飞到了街对面的一扇窗户上,并打了一个洞。

    6)乔治很担心主人会从屋子里出来找他算帐,就飞快地逃走了。但是,当他跑到一个角落里就停了下来,因为他为刚才做的坏事感到深深的不安。

    7现在,我可没权利去花那枚银币了。我应当把它拿来赔偿我刚才打碎的那扇玻璃。他对自己说。

    8)他在街上徘徊着,心里非常难过。一方面,他很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去赔偿那块破碎的玻璃。

    9)最后他说:我打破了玻璃很不对,尽管我不是故意的,即使用光了我所有的钱,我也应该去赔。只有这样做,我才会安心。如果我为自己的过错做了赔偿的话,我想,房主人不会责骂我。

    10)他按了按门铃。主人出来了,乔治说:  

    11)那位先生接过乔治的银币,并问他是否还有钱。乔治说他再也没有了。好的。先生说:你会得到更多的钱。

    12)那位先生直夸乔治是个诚实的孩子,又问了乔治的姓名和地址,然后关上了房门。

    13)乔治回到家时已经开饭了。他的双眼十分明亮,脸颊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给人的感觉是一切良好。吃饭时,他的父亲爱伦先生问他用银币买了什么东西。

    14)乔治把自己打碎玻璃的事如实地告诉了父亲。并向他说明:自己虽然没钱花了,但他感到非常快乐。

    15)饭后,爱伦先生示意儿子去看他的帽子。乔治走过去一看,帽子里有两枚银币。原来,那位先生已来过这儿并把这一切都告诉了爱伦先生。临走时,他不但把那枚银币还给了乔治,而且又送了一枚银币给乔治。

    1这篇文章细致地描述了乔治打破窗玻璃后的心理变化,请仔细阅读文章5-15小节,找出文中描写他的心情的词,按顺序写在下列括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0)小节中乔治会怎么对房主人说呢?请联系上下文仔细想想,把乔治说的话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反复读读(11)小节中划线的句子,并在后面的文字中找出与它相照应的句子,用 划下来。

    4第(13)小节中,他的双眼十分明亮,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给人的感觉是一切良好。这是一处神态描写,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14)小节中,乔治把自己打碎玻璃的事如实地告诉了父亲。请仔细阅读课文,详细了解这件事的整个经过,抓住要点,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乔治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抓住要点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我能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生命中的伞

    ①在长长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是可以淡忘的,但有些东西却无法忘却,譬如这生命中的伞。

    ②许多年了,我依旧常常伫立雨中回味这萦绕心头的伞的故事,思绪明晰而鲜妍,仿佛又看见了朦胧的细雨中,一个渐老的身影撑着雨伞向我走来。于是明白,一把伞是一份沉沉的情,一份浓浓的爱。每每走到飘雨的路上,望着迷蒙的远山近树,便在心里说:父亲又送伞来了吗?在风中?在雨中?

    ③那是读中学时候的一天,就在临近下课时,骤然间乌云压城。我不安而惶惶地收拾好书本准备回家,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望着密密匝匝的细雨,我犹豫起来,到家定会浑身湿漉漉了。暮色愈来愈深,我硬来着头皮冲进了雨中。

    ④一路小跑。隐隐约约,我看见前面有个人,打着伞向我走来。走近了,才知道竟是父亲。父亲苍瘦的脸庞露出了微笑,站在那里等我。我无言地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伞。父亲的嘴唇蠕动着似乎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说。一路上,父亲和我便一前一后地各自走着一段沉默的路。我只是望着飞舞的雨花或想着自己的心事,仿佛忘了父亲走在我前面,就这样回到家中。

    ⑤再后来,每逢下雨父亲总是默默地出现在我眼前。一次,两次……我始终把这看成父亲的义务,不要说亲呢,甚至连一句谢意的话都不曾说。每次父亲迈着沉重的步履将伞递给我时,我只是平淡地接过便无语地跟在父亲身后,似乎这一切都是父亲应该做的。

    ⑥有一天下雨,父亲却没有来。走在雨中迟迟不见父亲,我不禁生起了父亲的气。跑回家中,却见父亲病恹恹躺在床榻上,青筋虬露的手握着一把伞,紧紧地。我呆呆地看着父亲,心底油然而生出无限的歉意。母亲走过来,告诉我:“你爸刚才还嚷着送伞给你,谁知没走几步却倒在地上,到底是人老了,身体也每况愈下。”我猛地扑在床沿上,泪水小溪般地流了下来,看着脸上满是皱纹的父亲,为自己的懵懂无知,为错怪父亲的真情而无地自容了。父亲永远都在无言地呵护着我,可我却没有领悟到这刻骨铭心爱的方式。

    ⑦淡淡的,淡淡的雨丝中可是父亲打伞来了?站在异地他乡的蒙蒙细雨中,我又想起了父亲,想起了定格在我生命中的那把伞,永远地嵌在心灵深处。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地自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着伞作者具体写了哪两件事?先写出事件,然后根据事件写出主要内容。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二、第七自然段,填空。

    (1)许多年后,伫立异乡的雨中,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

    (2)永远地嵌在我心灵深处的,其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淡淡的雨丝和_________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让人感动。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 17、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仿照例句,写一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围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为反问句:

    (2)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改为转述句:

    (3)花儿开了。

    扩写句子:

    (4)我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人物。(将划线的部分换成成语)(                                 

    (5)许浩在作文中列举了一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动物名字。(缩句)

     

    (6)音乐(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关联词)

     

  • 20、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给下面句子中的“说”换两种说法,变成两种表达方式。

    他对没戴口罩的人说:“快把口罩戴上,别到处乱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北京的色彩绚丽多姿。百草园趣味无穷,天山景色迷人,鸟的天堂"让人惊叹……你到过哪些景色优美的地方呢?那里是否让你流连忘返?请以记一处景物为话题,写一写该处景物,要写出其特色。要求语言优美,结构清晰,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