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巴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______暖冬的明确标准。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只是一个______的标准,而究竟高出多少,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尽管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_______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___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 ①制定 定量 因此 既/

    B. ①制订 定性 所以 不仅/

    C. ①制定 定性 因此 不仅/

    D. ①制订 定量 所以 既/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B.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于义   喻:知晓,明白

    B.斯语矣   事:听从

    C.致知在   格:推究

    D.恻隐之心,仁之   端:萌芽,发端

  •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________,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________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的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________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里,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了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________,今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A.沉湎 熏陶 糅合 精巧

    B.陶醉 陶冶 糅合 精美

    C.沉湎 陶冶 融合 精巧

    D.陶醉 熏陶 融合 精美

  •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削 盘 皮 生吞活

    B. 始 韶 牙咧嘴

    C.脉 汗 流 口喷人

    D.发 动 光 一十寒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耗子

    (埃及)马哈姆德·台木尔

    她快满七岁了,谁见了她都以为她只有四岁。她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看见她的人不知那是她皮肤的本色还是附在上面的赃垢,蓬在她头上的浓黑的卷发更映衬出她皮肤的黑来。她肢体孱弱,肩头瘦削,身上一条条的肋骨在那被人们雅量地称作长衫的破布片后面显露出来。什么时候人们问她:“你爸爸是谁,小姑娘?”她的质朴而出于本能恐惧地回答:“我不知道。”

    如果她被问起:“你妈妈是谁?”她就会用手指搓着破衫的一角,一对无神的眼睛茫然地望着大街,哝着:“我不知道。”

    也许她的回答引起询问者的好奇,想继续和她交谈下去,于是问她:“你住在哪儿?”她就会用干瘦的手指着一所被挤压在毗连的楼房之间的陈旧屋子,用单调的声音说道:“在那儿。”是的,就在那所屋子的最底层,这个小姑娘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每晚栖息的固定住所……这是门后地下一个堆放垃圾的角落,只是在这里,她的身体才得到休息,才使自己孩童的想象力驰骋。

    小姑娘只是在深夜,当她做完了女主人吩咐的一切活计后才能得到休息。她的女主人是个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太婆,真主没有给她好的品质,他性情乖戾,喜怒无常。

    小姑娘叫她做舅妈,老太婆把小姑娘叫做小耗子!这个称呼以后便为左邻右舍所接受,于是小姑娘从此就这样被叫着,后来她也习惯于回答这种呼叫。很快,她原来的名字就随着她的过去一道从她的记忆中消失了。

    她也像任何人一样有自己的过去吗?还是她生长在这里就像青苔生长在房子附近的脏水里一样?不过,所有这些和她有什么相干呢?她不是在那位老妪的庇护下得了糊口之食,不是也像其他人一样有自己的名字吗?这名字就是小耗子。为什么她的名字不叫小耗子呢?这名字为什么要使她恼怒呢?她并不讨厌这种动物,而且,自从她和一只与她共同居住在门后栖息地的小耗子建立了牢固的了解和感情之后,她还很同情它……任何感情都有缘由,任何了解都有开端。

    每天小姑娘做完压在身上的一切家务事,照例饱尝了老妇人的耳光、脚踢和谩骂……一到晚上,她就撒腿跑向自己那门后的角落。她从衣服里掏出一小块食物,把它摊在小耗子出没的地方,躺在破席上,她没有合眼,心里惴惴不安,支撑着不睡,聚精会神地等着。

    一会,一阵响声传到她耳里,她的心颤动了,那光滑的脑袋又显现在她面前,小心翼翼地嗅闻着,髭须来回摆动。不一会,小耗子就在它附近找到了食物,贪婪地啃啮着。小姑娘高兴地看着它,满怀兴奋和喜悦……

    一天早晨,小姑娘照例守护在病人身旁,屋子里一阵嘈杂吵嚷,喊叫声、欢笑声传到她耳里,她仔细地观察和搜听着。小姑娘出于强烈的好奇,从楼梯口跑下来,看见一群人围在那里,老太婆女主人的话听得很清楚,她在说:“你咬坏了我的所有衣服,偷吃了我的所有食物……今天你终于逃不掉了,该死的东西!”一阵吱吱声传到小姑娘耳里,这声音对她是那么熟悉。吱吱声被一阵欢笑和嘈杂所淹没……小姑娘一阵颤抖,她快步跑到楼梯的尽头。这时人群已离开屋子走出胡同,关上了门。小姑娘躲在门后,从缝隙中向外窥望。她把门打开走了出去,围着老太婆女主人的人群正好闪开一个缺口,小姑娘走进缺口,看到女主人手上拿着一个笼子,里面一个黑色的东西在不停窜动,被笼子的丝栏关着跑不出去。姑娘一阵心慌,好像有一只铁掌压在脖子上,使她喘不过气来,她赶忙引颈翘望,仔细地注视着笼子。以便把事情弄得更明白。她挤过人群,朝着老太婆女主人走去,迎面立即看到一个细小的脑袋,两只闪亮的眼睛和摆动着的髭须,脑袋上的毛发蓬松着,满是血痕,几乎分辨不出样子来……小姑娘的目光和小耗子的目光相遇了。小姑娘注意到,小耗子停止了在丝栏后面的窜动,走过来望着她,她听见它大声的吱吱求救声,她猛地向笼子扑去。但是人群围着老太婆女主人,笼子从小姑娘眼前消失了,吱吱的求救声在令人窒息的空气中不断发出回响。

    老太婆的声音在说:“拿汽油来,给这个下贱东西身上点上火,把它放在胡同里,这才好看哩,孩子们!”孩子们一阵欢叫声。小姑娘站在屋门旁,浑身发抖,泪水从眼角里涌流下来。老太婆手里拿着汽油瓶,把油一滴滴地浇在小耗子身上。她一边点燃火柴一边喊道:“把所有房门都关上,不要叫耗子跑进去了,否则要引起火灾!”

    门都关上了……人群看见一个火球从笼子里跑出来,四顾仓皇。小姑娘站在门边看着火球,她的身体也像被火烧着一样,越烧越猛……小姑娘看见火球向房子跑来,她立即伸手推开房门,火球很快跑了进去,小姑娘随即跟了进去。老太婆女主人在大声地吼叫和咒骂,她跌跌撞撞地用尽力气推开门,她刚一进去,门就砰的一声锁上了。

    人群中一片惊恐,团团围在门旁,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舌头都僵在喉咙里说不出话来。人们异口同声地惊喊道:“大火烧着房子了!”

    一个身穿长袍的女人走上前说道:“小心,不要靠近房子……这是只受了惊的老鼠,它着了魔!”人们惊恐地议论着,房子里火越烧越大,从里面发出了可怖的求救声,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走上前去。

    大火在咆哮,噼啪声响彻天宇!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端写人们问小姑娘的爸爸妈妈是谁,住什么地方,既向读者介绍了小姑娘的凄苦处境,也为下文与小耗子建立感情奠定基础。

    B.小姑娘叫作舅妈的女主人是一个性情乖戾、喜怒无常的人,她经常欺负小姑娘,让小姑娘每天不停地劳作,甚至谩骂、踢打她。

    C.周围的人对小姑娘的冷漠,与小姑娘和小耗子的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小人物的命运,作者视角独特、别具匠心。

    D.小姑娘的形象和《包身工》中芦柴棒的形象相似,她们饱受生活煎熬。两篇作品都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统治阶级的批判。

    【2】小老鼠被捉后,小姑娘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3】小说在繁笔与简笔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分析其艺术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登高》

    (1)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的《登高》诗中,“________”写出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时长的境况,“________”更显得诗人形单影只,老病孤苦。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任职巴陵太守政绩卓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3)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场景令观众感叹:这是地道的中国式浪漫!在中国古诗文中,“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包含“柳”意象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阐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进一步强调国君要慎待百姓。

    (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一句,与其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两句用意相似,都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向往。

    (3)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古代诗人常用“沧海”的意象,表现宽阔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比如“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则选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诗,应是“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互文手法描写六国积累珍宝过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谓“列锦”,即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的一种修辞。古代诗人常借此修辞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洛阳道中寄弟

    唐·贾岛

    趋走迫流年,惭经此路偏。密云埋二室,积雪度三川

    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翻鸿有归翼,极目仰联翩。

    【注】①二宣:太室山和少室山。三川:洛水、伊水、河水。②金石坚:《古诗十九首·回丰驾言迈》中有言“人生非金石”。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内容与题目照应明显,如首联“趋走”与“经此路”紧扣标题中的“洛阳道中”。

    B.“积雪度三川”可以理解为“于冰封雪飘之时渡过三川”,具体地写出了行路的艰难。

    C.诗善炼字,如以“埋”写密云笼罩太室、少室二山:又善用借代,如以“梗”“萍”代自己。

    D.本诗抒情方式多样,“惭”“悲”等处直抒胸臆,第二联寓情于景、第四联借物抒情。

    【2】本诗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叶义问,字审言,严州寿昌人。建炎初,登进士第。调临安府司理参军。范宗尹为相,义问与沈长卿等疏其奸。为饶州教授,摄郡。岁旱,以便宜发官仓赈民,提刑黄敦书劾之,诏勿问。前枢密徐俯门僧犯罪,义问绳以法,俯本欲举义问,怒甚,俯乃袖荐书与之。  

     知江宁县。召秦桧所亲役,同僚不可,义问曰:“释是则何以服他人。”卒役之。通判江州。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张常先。宗元道九江,常先檄义问拘其舟,义问投檄曰:“吾宁得罪,不为不祥。”常先白桧,罢去。 

    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枢密汤鹏举效桧所为。植其党周方崇、李度,置籍台谏,锄异己者。义问累章劾鹏举,有“一桧死一桧生”之语,并方崇等皆罢之。又言:“凡择将遇一阙,令枢密院具三名取上旨,则军政尽出掌握。”  

    上闻金有犯边意,遣义问奉使觇之,还奏:“彼造舟船,备嚣械,其用心必有所在,宜屯驻沿海要害备之。”会主亮果南侵。命视师,义问素不习军旅。至镇江,闻瓜洲官军与敌相持,大失措,乃役民掘沙沟,植木枝为鹿角御敌,一夕潮生,沙沟平,木枝尽去。会建康留守张焘遣人告急,义问乃遵陆,云往建康催发军,市人皆媟骂之。又闻敌据瓜洲,采石兵甚众,复欲还镇江,诸军喧沸曰:“不可回矣,回则有不测。”遂趋建康。已而金主亮被,师退,义问还朝,力请退,遂罢。

    兴元年,中丞辛次膺论义问“顷护诸将几败事,且以官私其亲”。谪饶州。乾道元年,诏自便。六年卒,年七十三。 

         (选自《宋史·叶义问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

    B. 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

    C. 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

    D. 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的人称为进士。

    B. 教授,文中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与现在的“教授”不相同。

    C. 建康,即今天的南京,是吴、东晋等王朝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

    D. 弑,古时候指臣子杀君主,部下杀上级,子杀父母,奸臣杀忠臣等。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义问为官正直,关爱百姓。任职期间,敢于向皇帝奏明宰相范宗尹做的不法之事;旱灾之年,又以便宜的价格发售粮食,救济百姓。

    B. 叶义问不畏权贵,坚守道义。对于秦桧的亲友,他同等看待,令他们正常服役;受命拦截张宗元的船只,他却说宁可领罪也不做坏事。

    C. 叶义问关心朝政,尽心奉主。他发现汤鹏举仿效秦桧结党营私,便上奏皇帝,弹劾汤鹏举;又提议皇帝改进选将方式,掌牢军政大权。

    D. 叶义问不熟战事,治军无方。在其视察军队期间,了解敌情后惊慌失措,修筑无效防御工事;在军情紧急之时,竟决定撤退,遭到非议。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义问绳以法,俯本欲举义问,怒甚,俯乃袖荐书与之。

    ⑵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张常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于今年2月正式揭晓,谢军、张定宇、万佐成夫妇、张桂梅、叶嘉莹等获奖。谢军团队攻艰克难,用“北斗”照亮了中国人的梦;张定宇身患渐冻症,隐瞒病情,全力抗疫;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爱心厨房”,用小小的炉火温暖了万千病友……他们在感动中国的同时,成为了新时代的偶像。

    中央团校教授吴庆评价,“新时代青年的偶像观呈现出价值多样和内涵提升的双重趋势”,“价值多样”是指当前青年的崇拜对象已不集中在少数几个类型的人物身上,他们甚至崇拜自己这颗“夜空中最亮的星”。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时代偶像?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怎样对待偶像呢?

    请你写一篇主题发言稿,在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次班会上,就“时代偶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