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甘南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代的一些文人空有抱负却无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不屑于和一群功利之徒为伍,转而求田问舍,寄情山水,过着惬意逍遥的隐居生活。

    ②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智商,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其危害程度不堪设想。

    ③师心自用给人带来的只能是悲剧,因为它使人相信自己是尽菩尽美的,不愿接受他人意见,从而阻碍了自身的进步和能力的发展。

    ④教师在教育中碰到棘手问题时,不要求全责备孩子的顽劣,而要追根溯源,看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否统一协调。

    ⑤他喜欢封闭自己的内心,常常独来独往、卓尔不群,不愿意和同学们接触,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沉浸在个人的小天地里。

    ⑥原本典雅文气、清丽脱俗的漱玉泉,却因部分游客投币祈福,导致泉眼遍布各种钱币,成为赤裸裸的俗气“钱眼”,犹如焚琴煮鹤般大煞风景。

    A. ①⑤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后秦伐赵,石城   攻克

    B. 明年,复攻赵   今年的下一年

    C. 盆缶秦王   献上

    D. 于是秦王不,为一击缶   怿  高兴

  • 3、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干支纪年法。干,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地支,共12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为60,因而干支纪年每60年一个循环。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B.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高祖刘邦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如“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

    C.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D.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朔,农历每月的初一,如“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 (《阎典史传》);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

    ①孔子和孟子一为至圣,一为亚圣: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二者可谓形影相吊,相得益彰。

    ②面对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强大的自制力,即使在各式各样的诱惑面前,也要不扶自直,而决不能随波逐流。

    ③中国大型工程建设近年来异军突起,在高铁铺设、桥梁建设、船舶建造等方面全面开花,中国有望在美国、欧洲等高端市场连续获得订单。

    ④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在国际力量的联合打击下,在中东兴风作浪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已经被剿灭。

    ⑤“光盘行动”开展五年来,倡导厉行节约,反对一饭千金式的铺张浪费,得到从中央到民众的广泛支持。

    ⑥《奋斗》以真实的画面,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中国企业家的创业史与奋斗史,可谓力透纸背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别人送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我也敝帚自珍,因为礼轻情意重嘛!

    B. 昨日我曾到府上拜访,令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谈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更是滔滔不绝。

    C. 同学们,在高考之路上,请相信老师,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

    D. 作为多年的老朋友,我劝你,也都是为你好,千万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番雅意。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时至今日,疫苗仍然是防控传染病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手段之一。当有新的疫情暴发时,人们最大的期盼莫过于能尽早接种疫苗。然而,疫苗的性质决定了其研发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疫苗本身就是灭活或减毒的病毒,或是病毒的关键蛋白、多肽或是核酸。也就是说,只有把一种病毒研究透,才能研发出相对应的疫苗。即便疫苗已经研制出来,后续的临床试验和规模化生产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那么,如何才能破解疫苗研制滞后的困局呢?

    随着免疫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疫苗研制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完善和提高,研发周期明显缩短。如今迎战新冠病毒,科研人员更是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展开攻关,并拿出了多技术并行的方案,力争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研制流程。

    所谓“多技术并行”,就是传统方法和新技术齐头并进,实现“条条大路通罗马”。除了传统的灭活疫苗外,科研人员同时采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如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从既往经验来看,这些新型疫苗安全性更强、效果更好。亚单位疫苗是将病毒经物理、化学方法“肢解”,提取出病毒外壳等具有典型特征的“零件”制成的疫苗。当人的免疫系统接触到这些“零件”后,就能“举一反三”,提前掌握对抗病毒的技能。mRNA疫苗的原理更为巧妙,人们把新型病毒的“设计图纸”——mRNA直接交给免疫系统,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应答,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而病毒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病毒内部“做文章”,通过对病毒进行“移花接木”的改造,使其在丧失毒性的同时,仍能引发人体免疫。

    (摘自《解放军报》2020年03月06日)

    材料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啥时候能出来?有人说3个月,有人说3年,还有人说5-10年。那么研制出一款可供使用的疫苗究竟要多长时间呢?为此,不妨参考一下近年来其他引起“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传染病疫苗的开发历程。

    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非洲暴发以后,全球各大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竞相展开了一场疫苗开发的攻关。5年多过去后,终于在2019年年底由默沙东公司申报的第一款埃博拉疫苗在美国和欧盟获得批准使用,耗时达5年之多。

    2015年底,寨卡疫情从巴西暴发以来,迅速蔓延全球。由于寨卡病毒感染孕妇引起严重的新生儿畸形,疫苗的开发刻不容缓。到现在4年多过去了,推进最快的疫苗还处在临床试验阶段。

    那么为什么疫苗的研制要如此长的时间呢?因为和新药一样,疫苗研发有固有的周期规律。首先,研发疫苗需要设计并确定有效组分。比如灭活的病毒或毒力减弱的病毒,或者选取其中的关键蛋白或多肽;进而需要进行生产工艺的建立和质量控制。其次,疫苗需要完成一系列实验获得的足够的数据支持进一步申请批准开展临床试验。这里面包括疫苗在动物模型上的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等。这一过程顺利的话一般也需要1年半载。接下来疫苗还要在人身上验证,经过I、II、III期临床试验才能获批。这一过程往往花费数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所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开发,难以在短期内应用到当前的疫情中来。但在当前疫情紧急情况下,开发和审批的流程应该能够大大加快,这将有可能将疫苗的开发周期大大缩短。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13日)

    材料三:中国研究团队22日在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对一种新冠病毒疫苗开展了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种疫苗是安全的,且能够诱导人体快速产生免疫应答。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等人领衔的团队开展了这项临床试验。试验中使用的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团队在试验中招募了108名健康的成年志愿者,年龄在18岁至60岁间。这些志愿者分成不同组别接种了不同剂量的疫苗。

    报告介绍,接种后的28天内,这种疫苗在不同剂量的组别中都展示了很好的耐受性,也没有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陈薇在《柳叶刀》发布的新闻稿中说,I期临床试验表明接种这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能够在14天内诱导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这些结果代表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不过,陈薇同时指出,要谨慎对待相关成果,开发新冠病毒疫苗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能够引发免疫应答并不一定意味着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该项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很好前景,但我们离这种疫苗达到让所有人使用的阶段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报告说,这项临床试验的主要限制包括样本规模较小、试验期较短、缺乏随机对照组等,因此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验证。

    (摘自《新华网》2020年05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中“新冠病毒疫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地展开攻关,采用多技术并行的方案,就能最大限度缩短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流程,并保障其安全、有效性。

    B.从既往经验来看,新型疫苗比传统疫苗安全性更强,效果更好,因此,当前全球科研人员将倾全力研发新型疫苗,而非传统疫苗。

    C.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开发难以在短期内应用到当前的疫情中来,主要是因为研发疫苗需要设计并确定有效组分;还因为疫苗需要完成一系列实验获得的足够的数据支持进一步申请批准开展临床试验,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D.陈薇研究团队已对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开展了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是安全的,且能够诱导人体快速产生免疫应答,这意味着这种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身就是灭活或减毒的病毒,或是病毒的关键蛋白、多肽或是核酸这一疫苗的性质决定了疫苗的研发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只有把病毒研究透,才能研发出相对应的疫苗。

    B.mRNA疫苗的原理比亚单位疫苗更为巧妙,研究人员破译出新型病毒的“设计图纸”,并把它交给免疫系统,人体在其诱导下就会产生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C.疫苗研发的临床试验之所以要进行三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试验需要较大的样本规模、较长的试验期以及足够的随机对照组。

    D.陈薇院士在《柳叶刀》发布的新闻稿中说,I期临床试验表明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在接种后的28天内,在不同剂量的组别中都展示了很好的耐受性,也没有引起不良反应,“这些结果代表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3根据材料,新冠病毒疫苗最终实现广泛接种人类,需要经历的主要流程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孔子认为“好学”的表现有三条:一是在物质上,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二是在言行上,即“______”;三是在目标上,即“______”。

    (2)词评家论词,有“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和“用去声发调,有跌宕飞动之美”的观点。姜夔的《扬州慢》中就多有用去声字领起的句子,如“____________”。

    (3)古人常借酒兴作诗,盛酒的“樽”(尊)的意象随之出现在很多诗词中,如:“____________”。

  • 8、(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_

    (4)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时俗之工巧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自前世而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夫孰异道而相安。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赤壁》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塞外空旷、寂寥、肃杀的战地风光。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从见、闻等方面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诗人笔下,与酒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天涯沦落人的孤寂。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水波汹涌澎湃岛屿高高矗立的壮美景象。

    (2)苏轼在《赤壁赋》中哀叹人生的短暂后,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欣羡之情和美好愿望。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 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

    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中的“喜”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馀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痹疾,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馀,父疾不能起,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馀不令厘杂务。”诏惟辟召入幕如故,馀从其请。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往曲阜祠文宣王庙。城平,以权知州事。归朝,权知开封。时王峻持权,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

    B.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

    C.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

    D.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褐”为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走上仕途。

    B.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的意思。因年老、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填沟壑”。

    C.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代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天子称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

    D.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遇父母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参与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衎曾因沿袭旧制向符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使推官,暂且弥补前面所犯的错误。

    B.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C.父亲去世后,颜衎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皇帝不许;后又两次上疏请求,最终得到皇帝褒奖,与母亲回家了。

    D.颜衎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2)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②少年心事当拏云。(李贺)

    ③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

    ④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⑤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涨潮)

    ⑥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路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