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 归省xǐng 撺掇duo 欺侮rǔ 棹船zhào 叹为观止tàn
B. 糜子méi 眼眶kuàng 亢奋kàng 晦暗huì 销声匿迹nì
C. 冗杂rǒng 磅礴bó 幽悄qiǎo 斡旋wò 草长莺飞cháng
D. 怅惘chàng 锵然qiāng 萌发méng 翩然piān 戛然而止gá
2、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组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间隔/挑拨离间 蛮横/横竖 卑劣/掠过 教诲/晦暗
B.记载/风雪载途 埋没/埋怨 阡陌/纤细 嘀咕/贬谪
C.瞭望/星火燎原 陨石/损失 模糊/模样 捕杀/哺乳
D.拙劣/咄咄逼人 和睦/附和 角色/角逐 平旷/粗犷
3、下列加点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g) 怅惘 家眷(juān) 嘎然而止
B.迁徒(xǐ) 恬静 铿然(kēng) 挑拔离间
C.矗立(zhù) 腐蚀 诬篾(miè) 怒不可遏
D.两栖(qī) 浮躁 争讼(sòng) 历历在目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②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③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④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⑤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A.②①③⑤④
B.⑤③④②①
C.②①⑤③④
D.⑤③①④②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从修辞角度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默写。
(1)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
(5)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 ,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12)《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傅雷是杰出的翻译家,译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法国作家 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 都是第一位的。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最爱读的书籍是《 》。主人公是在 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8、阅读《何必“也学牡丹开”》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近来,因央视《经典咏流传》的热播,清人袁枚的这首沉寂了300余年的小诗《苔》,被荧屏内外无数的目光点燃了。在节目里,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的孩子们以发自生命深处的天籁之音,动情地演绎了这首区区二十字的小诗。这首诗唱哭了作为评委老师的庾澄庆和曾宝仪,更感动了生活在各个中心或角落的人们。
②然而,感动过后,我们不妨作个反躬自省:除了被《苔》里的励志气息感染之外,我们是否怀着对如米小的苔花(乌蒙山区的孩子们)居高临下的怜悯,或者对如米小的自我隐秘的哀怜?诚然,这种对人对己的怜悯本不必置评,但其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却值得探讨。也就是说,在世俗的价值刻度上,苔花远逊于牡丹,苔花“也学牡丹开”是积极向上之举,反之则是不思进取乃至自暴自弃了。
③那么,苔花到底该不该“也学牡丹开”呢?我以为大可不必。
④完全可以设想,苔花虽然“如米小”,却不甘于自身所限,执意突破卑微却独特的自我,“也学牡丹开”,并借助奇迹终于像牡丹一样开花。此时,人们势必会大为惊叹,热烈赞美苔开出的花。倘使苔花有灵,她是该庆幸呢,还是该失落?显然,人们之所以赞美苔花,根本上还是因为牡丹花之美,而非苔花本身之美。那么,正如耶稣所言,“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呢?苔花竭尽全部的生命力量,不是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而是勉强沦为被众人赞美的他者,那么苔花的生存意义与价值又在哪里呢?
⑤日人松尾芭蕉有首著名的俳句:“当我细细看,呵!一棵荠花,开在篱墙边。”不难看出,荠花的处境与苔花基本一样,但荠花并不像苔花那样汲汲于像牡丹开出花来,她只是在无人注意的篱墙边浅斟慢酌,悠悠然地绽放着自己的天性之花,没有羞怯,更没有哀怜。在“人为世界立法”的眼光中,荠花或许是卑微的、灰暗的;但以荠花观荠花,她并未觉得自己处于穷乡僻壤之中,也不会感觉自身渺小,她是完整的、无可替代的,不容任何知识化、比较性的眼光去撕裂她,评定她。中国的道禅哲学讲得很明白,万物齐一,诸法平等,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圆满俱足的整体,其自身就构成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苔花如果明了这一点,还会迫不及待地“也学牡丹开”,从而泯灭自我、蜕为他者吗?
⑥苔花如此,人亦如此。在一个充满比较性眼光的世界里,总会出现一些一时公认的价值范本,它们撩动着世人的欲望,逼迫着世人抛弃自我,削足适履地去成为一个用世俗价值观虚构出来的他者。殊不知,这个世界本无意义的决定者,每个人都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山中芙蓉花,一切都在自在中建构着生存的意义,没有被观之景,也没有对景之心。人也好,花也罢,都应是这个世界最纯粹的游戏者,分享着这活泼泼世界的乐趣与意趣。
⑦正如电影《无问西东》中所唱的:“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优秀的他人固然可欣赏,但本色的自我更加值得坚守,成为自己并成为更好的自己,应是我们一生不懈的追求。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⑤段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一则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交警大队民警刘畅在凝冻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主动作为,默默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着光和热,连续工作近40小时,使南山寺路段没有发生较大交通事故,滞留人员得到了热心的解释和服务。
9、阅读下列材料,写作。
有些花儿,总是静静地在没人关注的地方,默默地打苞、盛开、凋谢。对于路边这些随处可见的花儿,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特别关注。错过花期不要紧,只要你还记得下次花开的时间,终归有机会在那一季花开的时间欣赏到最美的绽放时刻。
要求:(1)以“花会开”为题写一篇作文;(2)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