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保尔是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整座教堂几乎是纯白的,令人难以置信地融合了现代派建筑的简洁轮廓和哥特式建筑的繁复线条。
B. Lonely Planet这座城市自有其无穷魅力,将现代和中世纪风情融合得天衣无缝,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勃勃生机。
C. 在薛家姐姐6岁时,父亲生病去世,次年,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失常而离家出走,至今销声匿迹。
D. 个别民警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做了与人民警察身份不相称的事情。
3、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旺相(xiàng) 羁绊(bàn) 冗杂(rǒng) 挑衅(xì)
B. 翕忽(xī) 反诘(jié) 荧屏(yíng) 好逑(hào)
C. 家眷(juàn) 枸杞(pǐ) 悬殊(sū) 阡陌(mó)
D. 清冽(liè) 器皿(mǐn) 溯洄(huí) 雎鸠(jiū)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作茧自缚的行为如不停止,将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B.得益于大量阅读,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遣词造句更是栩栩如生。
C.当竺可桢之子、88岁高龄的竺安先生向浙大捐赠56册竺可桢日记手稿时,现场嘉宾无不肃然起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发现了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然后写出主人公自己的一片情思。
B.第三句“窈窕淑女”,是对自己意中人的思念之情;第四句“君子好逑”,是主人公强烈的向往,默默地自我祝愿。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是写主人公相思之苦,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写出了青年男子求之不得的苦闷、哀怨的场面。
【2】作者以“雎鸠”起兴,你猜想一下“雎鸠”该有哪些品质。
6、默写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虽身处逆境仍然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出他劳动的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体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石壕吏》中,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文段内容,回答问题。
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旋风般地传遍整个小城:“沙皇被推翻了!”人们不敢相信。
一列火车在暴风雪中慢慢驶进月台,从车上跳下来两个穿着军大衣、背着步枪的大学生和队系着红袖章的革士兵,他们逮捕了车站上的宪兵、去上校和警备队队长。这下子,城里的人都相信了:数千人沿着白雪覆盖的街道拥上了广场。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这些新鲜的字眼:自由、平等、博爱。
热热闹闹的,充满激情与欢乐的日子已经过去,城里恢复了平静,唯有在由孟什维克和崩得分子占据的市参议会大楼上空飘扬的红旗表明着所发生的变化,其余一切照旧。
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籍)_____________,小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前后这一段历史为背景,塑造了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一代英雄光辉的形象。文中“从车上跳下来两个……系着红袖章的革命士兵”和后一批批来到车站的士兵,他们都有一个奇怪的称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甲]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 )而山腰反(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 )很成功,在( )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乙]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甲]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甲]文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一种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甲]文第③段“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中“凡是”有何表达效果?
【4】根据文意,将以下四个词语填入[甲]文括号中,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填词语)
A.山腰 B.山脚 C.有霜 D.无霜
【5】[甲]文②③④段能否交换,为什么?
【6】[乙]文的内容说明了[甲]文中哪种物候现象?请简要说明。
9、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每个人这一生都会遭遇告别,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告别多少有些伤感,但是告别也蕴藏着希望。每一段告別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请以“告别”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