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闻一多全集》,作者闻一多,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
B. 《社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C. 《<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D.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撰。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为快速提升初三同学的积极性,学校特意请了几个中学的优秀教师来我校上课。
D.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撺掇cuān duo 龟jūn裂 掸dǎn去 撮cuō着吃
B. 糜méi子 眼眶kuāng 蓦mù然 装模mú装样
C. 渺miáo远 沼zǎo泽 两栖qī 风雪载zài途
D. 追溯sù 褶zhě皱 幽悄qiāo 楔qì形文字
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丁肇中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教育要重视实践,下列观点与作者的这一观点相似的一项是( )
A.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B.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
C.为了能够作真实和正确的判断,必须使自己的思想摆脱任何成见和偏执的束缚。——罗蒙诺素夫
D.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的一颗棋子,它可能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歌德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分别解释加点的“涵虚”和“端居”的意思。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背诵默写。
(1)黄发垂髫,________。(《桃花源记》)
(2)青树翠蔓,________,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3)________,辗转反侧。(《关雎》)
(4)微君之故,________?(《式微》)
(5)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6)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回延安》)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运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想求仕又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保尔·柯察金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保尔·柯察金是长篇小说《 》里的主要人物,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国籍)作家 。
(2)阅读上面材料,概括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品质。(可以结合原著内容)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挺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我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年冬天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种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温情脉脉。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所写的“菊事”有哪些?
【2】第②段对全文好像没有什么作用,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出理由。
【3】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怎样理解这句话?)
(2)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第⑥段中写程爹“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从上下文看,老人感到“很有成就感”的原因是什么?
【5】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什么启示。
9、题目:我向往的一次旅行
要求:(1)感情真挚,叙事具体,描写细腻。(2)字数在600字左右。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班名、师生姓名。(4)书写规范美观,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