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东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三号楼西单元有位中年男子经常楼道内抽烟,还乱扔烟头。下列劝说的话,你认为合适的一项是(   )

    A.抽烟有害健康,你自己不在乎了,难道你还不管别人了吗?别再抽烟了!

    B.真没素质!你没看见楼道里张贴的宣传画吗?真不自觉!

    C.为了您和大家的身体健康,也为了共建文明小区、请不要在楼道内抽烟了!

    D.在楼道内抽烟是不文明的行为,我们正在创建文明城市,你快戒烟吧。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qiáng)     (xué)学半        讲信修(mù)          不知其(zhǐ)

    B.嘉(yáo)        男有(fēn)        教学相(zhǎng)     不必(wèi)己

    C.(fú)学          有所(zhǎng)     选贤(jǔ)能          好逸(wù)劳

    D.(duì)命        (āi)也          天下(wéi)公        (jīn)寡孤独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足外人道也/宫室 B.其境过清/能径寸之木

    C.二黍许/潭中鱼百许头 D.有良田、美池、桑竹属/乃记而去

  •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静(tián)   追脱(zhèng将就木(xíng

    B.气(途(zài)   择(jué) 挑拨离jiān

    C.楚(qiáo事(zhào悍(piāo)   义愤填yīng

    D.围(fēn)   薄(隙(chèn)   潺成溪(chán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苏轼的《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完成小题。

    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注)①湿云:天空中凝聚的浓云。②嫩:这里指程度轻微。③莫:同“寞”,寂寞。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线句中的景象。

    【2】词的上片和下片中都有“寒”字,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同吗?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诗经·子衿》)

    (3)坐观垂钓者,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与君离别意,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角声满天秋色里, 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7)烽火连三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8)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下面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你做事怎么这样粗心?现在安心下去吧,现在骂也没用啦。重新开始吧。”

    “可是,列杰尼奥夫同志,你知道,我六个月心血白白地糟蹋啦。这是我每天紧张地工作八个钟头的成果呵!真该死,我们现在还有这样的寄生虫。”

    列杰尼奥夫竭力安慰他。

    他只好重新开始工作。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把他写好的原稿拿去,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重新写成了。

    (1)文段中“六个月心血白白地糟蹋”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列杰尼奥夫竭力安慰他”中的“他”,在原著中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艾尤

    ①一篇篇微信、一条条微博、一段段短视频,每天花大量时间浏览,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②从古至今,阅读都是人类获取知识与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也是代际知识传递的重要路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逐渐被切割成碎片,想静下心来进行阅读成为一种奢侈。同时,在信息时代,为了在过量的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又不得不进行阅读。如何克服阅读焦虑,成为现代人面临的现实问题。

    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常态,上下班通勤、等人排队、出差途中,这些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成为阅读时间。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觉。因此,在“形散”已经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想保证“神不散”,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识系统。此外,为了应对跳跃性的思维过程和欲罢不能的鸡汤消费,读者可能还需要在阅读形式上进行某些妥协,譬如每周抽取一定的时间脱离数字化环境,迫使自己在纸质的印刷文字上深耕。

    ④新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唾手可得,虽不乏有价值的内容,但也存在内容同质化、虚假化、空洞化、观点偏颇等诸多问题,而且信息过量导致甄选的时间成本过高。可见,无论阅读的形态如何发展演变,优质内容永远都是稀缺资源,正可谓“内容为王”。

    ⑤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门槛,许多人满足于唾手可得却真伪难辨的粗浅知识,而对这种阅读能否提升自身能力毫不关心。有效的深度阅读加上主动的思考,往往会产生新的知识。当我们通过持续的有目的的阅读建立了自身的知识库,再经过思考和借助工具将各种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就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互联网时代,信息急剧膨胀,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读者对笔记也有了新的需求。目前己经有很多服务于碎片化阅读的适配工具,这些工具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便捷储存、标记、分类和检索,而且能满足多终端、跨平台记录的需求,实现在多场景下的知识获取,有助于读者将知识整合与内化。

    ⑥此外,当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还为读者提供了多种分享和输出阅读心得的可能,这种反馈可以是微信文章后面的评论,也可以是学习课程以后的在线留言。通过口述或文章的形式将知识输出将阅读的知识用于解决现实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是实现碎片化阅读从增量到优化,最后到再创造的一个有效过程。

    【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2】请你简述第③段的论证过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国家商务印书馆和图书馆时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读书要选择,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然而好不容易买到一本向往已久的书,只因为已是自己的,一页未看就把它束之高阁;青春少年,因为现在正拥有着,有人便会毫不吝惜的浪费;躺在父母的关爱之中,不少人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心和苦心……

    生活中,你也许有许许多多类似的经历和感受,自己真正拥有的却看不出它的珍贵,不知道好好拥有。

    这些情况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规范,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