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甘肃平凉初二下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jiān) (guǎng)   (zhě)   然而止(gá)

    B. (xuàn) (shù)   (wú)   风雪(zài)

    C. (qiǎo) (1ì)   (hèng)  怒不可(è)

    D. (mí)   (yín)   (liào)  接踵而至(zhǒng)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潭中鱼百许头               可:大约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翕忽:静止不动的样子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拂:随风飘拂

    D.岸,卷石底以出            近:靠近

  •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B.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è)。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lì)迹。

    D.你听,正(xiāo)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 4、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伯箫,原名熙成,散文家,教育家。《灯笼》这篇文章,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B.《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C.《蒹葭》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北冥有鱼》一文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到南海的壮丽图景。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小题

    沁园春

    [宋]刘过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 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恁传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注释]①彘(zhì)肩 :猪肘子。②驾勒:强拉。③只恁(nèn):只管。

    1除作者外,这首词中还提到哪些古代文人?请写出他们的姓名(至少写两位)。

    2下面对词中文学、文化知识的解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起笔“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颇具气势,奠定了情感基调,而全词构思奇妙,想象瑰丽,从风格上推断,应该属于豪放派。

    B.化用是借用他人的诗句又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的修辞手法,上阕中“浓抹淡妆临照台”一句正是化用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上阕中“只恁传杯”的“杯”,与“左手扶炉,炉上有壶”的“壶”,“一箪食,一瓢饮”中的“箪”,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

    D.词的下阕连用了大量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如“去来”“纵横”“东西”“南北”“高下”等等,这些词语妙趣横生,表现出杭州湖光山色之奇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桃花源记》课文内容填空。

    (1).渔人发现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村中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4).渔人离开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傅雷家书》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片段一: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片段二: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眼他的脉搏一致了……

    (1)阅读片段一,结合《傅雷家书》说说傅雷期望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担当怎样的角色?

    (2)在片段二中,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母在

    ①仲秋的午后,散落村庄周沿的梯田一片灿黄,微风拂面而过,裹挟着阵阵稻香。阳光正好,是个适宜秋收的日子。

    ②打豆子的父亲坐在一张糙而旧的条凳上,孕育一夏的豆粒,被外力猛烈唤醒后迅速撑破松脆的豆荚,抖动着圆滚滚的身躯,似一群小精灵在擂桶内欢腾跳跃,沙沙作响。父亲总是先敲打十几下,然后找出“顽固”的豆荚,挤出几粒“漏网之鱼”。整个下午,父亲都在重复这些动作。

    ③正堂边堆着一大垛鲜绿的解放草(野茼蒿),这是母亲从田野里新拔回的猪草。近旁地上,搁着一把柴刀、一个千沟万壑草汁斑斑的树头儿。母亲还没来得及切草。我拉了张小矮凳坐下,拿起柴刀在树头儿上咚咚咚地切起来。母亲闻声,立马过来阻拦:“别切别切,你切不来!”母亲急拽我肩膀,试图收走我手中的柴刀。母亲拗不过我,赶忙找来两双麻布手套:“你真要切,把手套戴上,小心点。”另一双手套,母亲让我给对岸的父亲送去:“豆树刺手,你爸不听我的,你拿去让他戴上。”

    ④父亲终究也没听我的:“要戴老早戴了,手套戴着,豆荚不好捏。”为不漏下豆荚里的每一粒豆子,他宁愿刺手。父亲也让我给母亲传话:猪栏内的猪屎等他去铲,脏。家里养着两头猪,早晚两顿进食前清理猪屎,这是两位老人每天的必修课。

    ⑤我戴上手套,继续咚咚咚地切猪草。母亲在锅灶头前料理猪食,时不时转过头交代一句:“小心点!”细细碎碎切完一大堆解放草后,腰腿酸麻。抬眼时,却见母亲正提着两桶热气蒸腾的猪食,踩着碎步,颤颤颠颠地走在通往猪栏的墙弄里。两桶猪食随着脚步的一前一后剧烈地晃动着,汤汁溅溢一路。母亲年轻时,两手可凌空各提一桶三四十斤的猪食健步如飞,桶内却波澜不惊。如今,她的臂力大不如前。

    ⑥猪在栏里咂吧咂吧地大口吞咽着,母亲时不时弯腰往槽里加点糠调味。我静静地伫立一旁,望着她那满头银丝,忍不住劝她:“你和爸以后活都少干点,明年猪别养了,身体要紧。”在城里工作成家后,由于种种羁绊,我每年回家乡的次数越来越少,最让人担心的是两位老人的身体。

    ⑦ “我们都老了,不要紧,不要为我们担心。你还年轻,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胃不好酒要少喝点……有什么病痛但愿都给我们老人,只要你们孩子们健健康康,我们就放心了。”母亲淡淡地说。

    ⑧猪已经吃饱,打着饱嗝走开了。母亲关上猪栏门,提起两个空猪食桶,喊我跟着她一起回家。走在母亲的背后,我仿佛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我又做回了儿时母亲的“小尾巴”。

    ⑨对岸,父亲已经打好了豆,正从擂桶往篾箩里装豆子。那一粒粒金黄而饱满的豆子,你挨我,我挨你,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宁静而祥和。赭红色的夕阳下,割稻的乡亲们也挑着满担沉甸甸的谷子,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村庄的上空,已炊烟袅袅……

    ⑩望着家乡这一幕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我久久地沉浸在这种美妙的情境里,时光若止。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世界上有一种幸福,就叫“父母在”

    (《光明日报》2019年04月,有删改)

    【1】文章围绕“父母在”写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2】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第⑨段划浪线句的妙处。

    那一粒粒金黄而饱满的豆子,你挨我,我挨你,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宁静而祥和。

    【3】结合文章内容,简析文中父母的人物形象。

    【4】阅读全文,谈谈你对第⑩段划线句的理解。

    【5】比较阅读文章第①段与下面链接材料,说出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以及作用方面的异同。

    (材料)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鲁迅《社戏》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仿佛一夜之间,锦鲤“火了”,“拜锦鲤”流行开了,这种以“躺赢”为主的论调,引得很多网友纷纷膜拜:求考试的希望自己逃学翘课从不复习,也能够压分飘过;求工作的希望“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有祈祷彩票中奖的……

    “躺赢”,躺着如何能赢?今天的学生是否已经忘记了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满分人生要靠自己去争取。与其寄希望于得到“锦鲤”的垂青却永远在成功的边缘徘徊,不如痛下决心摈弃懒惰,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过上自己打造的“满分”人生.就如同他们:仲尼厄而作春秋,苏秦头悬梁、锥刺骨最终挂六国相印,司马迁受宫刑却著《史记》,范仲淹划粥为食终成才,宋濂冒严寒求学终成开国文臣之首,张海迪身残志坚自学成才,邓亚萍自强不息终夺冠,华罗庚自学成才成数学家,快递小哥雷海为诗词大会勇夺冠……

    请你以《满分人生靠努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真实经历,可以虚构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

    (2)请从上面列举的事例中至少选取两个运用到作文中。

    (3)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