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的是( )
①曲文化 ②丝绸文化 ③“二人转”文化 ④茶文化 ⑤赛马、射箭文化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2、青藏地区青稞、小麦单产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气温较低 B. 大气透明度好
C. 河湖众多,雨水充足 D. 日照时间长,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3、“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将要重点进行开发建设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四大工程,称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关于四大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气东输”工程用铁路运输的方式将西北内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
B.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C. 西电东送,将东部的能源资源转化为电能输送到西部地区
D. 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水量充沛的珠江流域向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输水的超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三江”是指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B.长江、黄河、怒江
C.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D.长江、黄河、澜沧江
5、不属于青藏地区丰富而洁净的能源的是( )
A. 煤炭、石油 B. 地热 C. 水能 D. 太阳能
6、我国陆地面积约为:( )
A.930万平方千米 B.897万平方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 D.1260万平方千米
7、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以来水运发达
B. 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
C.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D. 长江三角洲上的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
8、西北地区所产棉花品质优良, 是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
A. 全年气候温暖湿润 B. 夏季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C.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 夏季炎热干燥,灌溉水源充足
9、主要由松花江、嫩江和辽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东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华北平原
10、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开幕,向世人展示了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下面四幅图,与北京气候相符的是( )
A.
B.
C.
D.
11、我国塔里木盆地储量最丰富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煤 B.油气 C.铁矿石 D.水
12、不属于黄土高原地形的是( )
A. 墚 B. 峁 C. 塬 D. 雅丹地貌
13、香港和澳门位于祖国大陆的什么方位
A. 东南端 B. 东北端
C. 西南端 D. 西北端
14、下列关于台湾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B.台湾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祖国大陆
C.台湾山脉呈南北走向 D.距离台湾最近的省区是福建
15、被称为“黄土地”的是
A.东北平原、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D.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16、夏季我市常有强降雨和大风天气,正确避险方法是
A. 跑到室外空旷地带 B. 快速进入室内,紧闭门窗。
C. 躲到大树下,紧抱树干 D. 躲到床下,用被子盖头。
17、太行山是下列哪两个地形的分界线( )
A.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
18、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优势是( )
A.夏季高温,热量更充足
B.人口众多,劳力更充足
C.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多
D.河网密布,水资源更充足
19、台湾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的( )
A. 东部山地
B. 北部沿海地区
C. 西部平原
D. 南部沿海地区
20、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那条线基本吻合( )
A.1月0°等温线
B.年降水量800毫米降水量线
C.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21、三江源地区被誉为_____。
22、绿洲农业主要是在________ 地区,用水牛耕地的主要是________ 地区.
23、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 ,它的地表最大特征是________。
24、东北地区位于中国________部,地形以________、丘陵和________为主,东北地区属________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25、澳门位于珠江口的____岸,北连广东省_____市。澳门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中国对澳门行使主权.
2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各地的 _____、_____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划分的。
27、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工业基地。
28、区天然________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有河水、________、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种植业,形成________区。由于夏季气温高,________强,昼夜温差大,使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
29、新疆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上,“ ”是当地古老的引水工程。
30、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西临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海。
3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冬季风强劲,属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因历史上开围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城。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生长缓慢。自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几十年来,塞罕坝人还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材料二 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据图文资料,判断塞罕坝林场主要的树种是 。分析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风沙逼近北京的原因。
(2)塞罕坝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的原因。
(3)以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对经济的影响为例,说出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
32、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四大地区略图
材料二:乙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成为旅游热点之一。在地理识上,老师建议:去乙地旅游时间最好是7、8月;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品、羽绒服等;有心、肺、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需携带吸氧用具等。
(1)图中山脉①、②中属于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____(填数字代号)
(2)甲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中国四大地区略图该地区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河。
(3)河流⑧是世界第三长河,目前已建成我国最大的____水利枢纽工程。
(4)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区旅游后,交流各自见网,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国小朋友说:“我在甲地区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酸制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葡萄酒。”
B.澳大利亚小朋友说“我在乙地区看见牦牛,而我国中部有成群的绵羊。”
C.日本小朋友说:“我在丙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我的家乡主要种水稻。”
D.埃及小朋友说:“我在丁地区看见了水多景观,而我的祖国是一个沙漠之国。”
(5)阅读材料二中老师的建议,请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至少回答两点)____。
(6)图中④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对于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高效课堂的辩论活动中小芳和小华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
33、为了发展旅游业,我国某地设计了旅游景区的规划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观景台中观赏瀑布的最佳点是_______,二者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
(2)观景台B位于别墅度假区的_______方向,在规划图上量得B到别墅度假区的直线距离约是3.5厘米,计算两地的实地距离_______。
(3)下列素描图中与甲所在的山体部位相对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34、[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我国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探究资料:青藏地区示意图。
探究思考:
(1)说出该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____。
(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得益于哪些自然条件?____。
(3)说出该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____。
(4)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请列举一例并分析形成原因____。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沂蒙七十二崮”为代表的“崮”是一种新的地貌类型,其特点是∶“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远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因为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的“崮”最具代表性,地质专家把“崮”地貌又称为“岱崮地貌”。
材料二 下图“崮”等高线地形图。
(1)蒙阴县实验中学七年级(1)班的同学组织了一次登山郊游活动,登山地等高线图如上图所示,请在图中绘出沿A’B’线的“崮”的地形剖面图。
(2)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从图中可以看出“崮”的海拔为________米。
(3)登山途中,同学们来到某个地方,发现前后是“崮”顶,左右两侧是延伸很远的山谷,据此判定他们所处地点可能是A、B、C、D四处中的________处,此地形部位是________。
(4)下山路上,同学们沿着图中的小河行进。同学们行进的方向是________。沿途中他们会在(选填“A”或“E”)处欣赏到瀑布美景。
(5)为方便王庄和杨庄之间的交通联系,同学们设计了一条公路(如图中虚线所示),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