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材料集中反映了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战精神
2、下表中关于郑和下西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条件 |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
B | 目的 | 寻找黄金 |
C | 时间 | 1405年——1433年 |
D | 路线 | 刘家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
A. A
B. B
C. C
D. D
3、“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与这段话相关的史实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和石油成为新能源
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和石油成为新能源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炭和电力成为新能源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煤炭和电力成为新能源
4、下图是位于南京的原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如今,这里是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每天都会有很多中外游客来到这里参观游览。这座建筑直接见证了( )
A.解放战争爆发 B.战略大决战
C.国民党政权垮台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5、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进步的推动。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根基遭到沉重打击。这一打击主要来自于
A.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6、下列最能体现“武汉是座英雄城市”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7、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8、列宁在1895年指出:“它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材料中所指的文献是( )
A. 《人民宪章》 B. 《共产党宣言》 C. 《庶民的胜利》 D. 《论联合政府》
9、下列各项内容来自于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一个学习资源包。由此可知,该期推送的历史专题是
①论文:《论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图片:《社会主义的改革》
③视频:《美苏“冷战”》
④地图:《亚非拉的独立运动》
A.战后世界的变化与发展
B.两极格局的对峙
C.战后政治多极化趋势
D.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0、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指的是
A. 五四运动 B. 北平解放 C. 新中国成立 D. 新文化运动
11、如果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是可信的
①郡守命令我去楚地催租
②隶书字体的告示好写多了
③我用100半两钱置办去楚地的行装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A.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辛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C. 戊戌变法——开启了思想启蒙和制度改革先河
D.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3、下面是某一历史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请据此判断其最可能是哪一事件造成的结果(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46.2% | 40.6% | 28.4% | 16.5% | 8.4% |
A. 殖民争霸 B.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14、“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
A.岳飞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郑和
15、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区分史实与观点并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1916年月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B.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C. 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D. 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16、“三角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及有利的地理条件下,以巨额利润为动力,进行了数百年。下列对“三角贸易”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③给美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④促进了非洲经济的繁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
A.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
B.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C.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D.书法、火药、指南针
18、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下面属于这场“革命”范畴的是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在北平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新华社平壤3月30日报道称,金正恩对中国进行的非正式访问在发扬朝中友谊悠久传统,对充分继承发展两国关系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此次历史性访问树立了朝中友好关系发展的新里程碑。两国关系的历史渊源是指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一五”计划
D.抗美援朝
20、1948年11月的一个清晨,徐州,这个自古为兵家必争的城市,又爆发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而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的两个政党之间的战争。这次大战,国共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达到140万人,以往的战争比起此时此地发生的大战,实在是不足道哉。这场战役
A.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 使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
C. 基本解放了华东和中原地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 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21、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幕府的黑暗统治: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下________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________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民族危机——西方国家的入侵:1853年和1854年,________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同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2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______成立。一战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______。
23、生态与人口问题
生态问题 (啲变化) | ____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被破坏;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 | |
人口问题 | 世界 人口日 | 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____,以提高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
影响 |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人口过快增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 |
应对 | 生态与人口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
24、汉________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25、新经济政策:实施者:________。过程:________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_________。意义:促进_____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
26、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 ______ 和西班牙。
27、“弱国无外交”,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国家实力决定了国际地位。
(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______》的签署,使美国在海军实力上取得了与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
(2)中国在______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3)慕尼黑会议上,______不得不接受英法德意四国对自己共同宰割的《______》。
28、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0世纪________年代,东欧各国在________、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________”战略。20世纪________年代,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________化,此后,东欧政局激烈动荡。在短短的两三年(1989-1991年)里,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________制和________制;在经济上,实行________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29、“非洲年”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 开始 | (1)首先在________展开 (2)1951年年底,________宣布独立 (3)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________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
高潮 | (1)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推翻了________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2)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________” | |
★结束 | 1990年__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
30、《________》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由此,张謇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31、你知道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区域性集团还有哪些?
32、识别历史人物。
思考:写出下述两幅图的人物姓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人的主要事迹并予以适当的评价。
33、请写出一战,二战,冷战期间形成的具有对抗性的军事组织.
34、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关系影响当今世界格局,请你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说出发生在18、19世纪对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三件重大事件。
(2)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日本和美国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侵略对立——合作——既合作又对立”的过程。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1854年,日本的大门被美国打开。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日本实行了 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日军在"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偷袭了美国的_______,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美国与日本处于_______状态。为此,中、美等26国结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标志是什么?
(3)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什么时候?当时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呈现什么特点?
(4)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美国立国只有二百余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什么事件?现在,中美两国都加入了一些国际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试举一例说明。
(5)学习了美国历史后,你认为在促进美国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什么因素值得我们借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