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河北沧州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xuán wō   kòng zhì   fán mào   cán k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yǔn xǔ   chéng rèn   shān yuè   chén mò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2、近义词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闻名——____ 交叉——____ 轻快——____

    遐想——____  耸立——____ 操作——____ 

    平稳——____  锋利——____  庄严——____ 

    簇拥——____ 沉寂——____  豪迈——____

    专注——____ 思考——____ 端庄——____

    情趣——____  赞许——____ 微弱——____

  • 3、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①前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骄子 ③五______)(______

    ④茹____________  ⑤无____________  ⑥成千______)(______

    1.我们可以用______描写孔雀,用______形容帮不上忙,用______形容数量极多。(填序号)

    2.我能用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

  • 4、积累与运用

    1.诗句“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到幽静;“千里黄云白日熏,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送别之情;“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悟出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诗人李清照_____________的愿望。弟弟学习不勤奋,也不好问,我会用王充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激励他要养成勤学好的好习惯。

    2.《王戎不取道旁李》讲的是王戎不去摘路旁的李子,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告诉我们要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

    3.《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法国的著名昆虫学家_______________,课文围绕蟀的住宅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

  • 5、把词语补充完整。

    ( )( )     ( )( ) ( )( )

    大雪( )( )     ( )( )       ( )( )不发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折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我最棒。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说明了(  )

    A.竹子生长的位置非常险恶。

    B.青山上的岩石非常坚硬。

    C.竹子很有劲。

    D.竹子紧紧扎根在石缝里。

    【2】作者通过描写竹子的生活环境之恶劣,赞美了竹子________的品质。

    【3】最后一句诗中的__字,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4】本诗是一首题画诗,下列还有哪些是题画诗?用“√”标出来。

    A.《墨梅》(  )     B.《惠崇春江晚景》(  )

    C.《滁州西涧》(  ) D.《江南春》(  )

  •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是一首______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们,却得到皇帝特赐的火烛,享有特权。

    2诗歌前两句用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5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端午》,完成练习。

    端午

    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的历史了。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正阳节、天中节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地区举行的图腾祭(以龙为图腾),这比起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香囊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缠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得到了新的发展,如赛龙舟已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1】在学校端午节文化活动中,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____________

    【2】“材料二”是从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端午节的。

    【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端午节还有“中元节”这个别称。                                        ( )

    (2)芳芳根据活动安排来到实验楼,为朋友制作了香囊。             ( )

    (3)冬冬在1号教学楼参加了诗词天地活动,吟诵了屈原的作品。( )

  • 10、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被人们公认为“沙漠之舟”。

    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约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一般为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在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古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被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峰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每个驼峰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8。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野骆驼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戈壁滩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迹渺无,动植物极其稀少。由于无水,天敌也无法生存。自卫能力不强的野骆驼,为了避开天敌的侵害,凭着独特的生理机能,选择了不毛之地栖居,在那里繁衍生息。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来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1】根据短文内容,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骆驼____________的特点。

    【3】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身体机能,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各用四个字概括)

    (1)不畏风沙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把骆驼称作“沙漠之舟”,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

    (2)我国所产骆驼分单峰驼和双峰驼两种。( )

    (3)第3自然段是围绕着“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这句话来写的。( )

    (4)骆驼能利用驼峰贮存水,利用胃和肌肉贮存脂肪,所以能够耐饥耐渴。( )

    【5】为什么骆驼被人们公认为“沙漠之舟”?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麻雀(节选)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请你在文中用“ ”画出表现老麻雀无畏的句子,用“﹏﹏﹏”画出描写猎狗慢慢退缩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一对比中体会到了什么。   

    【2】选文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老麻雀“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______ 。从这个句子中,我们能感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麻雀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语段阅读。

    祖父的园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 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2园子里的________________是自由的,倭瓜、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自由的。

    3先说说片段中画线句子好在哪里,再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片段中,“愿意”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你从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景物描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心领神会。

    (1)如何理解与其用耳朵听,不如用心去感受。

     

     

    (2)读完《下雪的声音》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你一定会听见的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呀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扫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当清洁工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1积累词语。从文中找出量词填在括号里。

    ______雪花   一______孤灯

    ______暖意   一______银箭

    2从文中找出动词填在括号里。

    微风______柳梢   清风______明月

    狂风______巨浪   台风______山岭

    3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横线。

    4当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时,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呢?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思维导图,请你填一填。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难道我们可以随意浪费粮食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

  • 16、改为反问句。

    1)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我会照样子,转述别人的话。

    例: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妹妹说:“我很累,走不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训练营。(8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终于这个词中,我读出了

    我来写一句:  

    (2)加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九月九日是重阳日。

    人们把九月九日叫做重阳节

     

    (3)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 19、仿例写一写。 

    例:他这枚邮票撕下来。    这枚邮票他撕了下来。

    妈妈小明叫回家了。        ________

  • 20、把下面句子改写成自问自答的句子。

    例:是谁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题目1.我忘不了这次活动

    题目2.使我后悔的(一件)事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一个来写。

    2.活动或事情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这是文章的重点,要具体叙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小升初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