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赣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B. 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趁着夜色早早爬上泰山山顶。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人钦佩。

    C. 领导们应该事先未雨绸缪,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问题以后亡羊补牢。

    D. 交通网络飞速发展,铁路桥梁鳞次栉比,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 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鲁迅——中国现代——小说

    B. 《核舟记》——魏学洢——中国明代——说明文

    C. 《登勃朗峰》——马克·吐温——英国——游记散文

    D. 《卖炭翁》——白居易——中国唐代——古体诗

  •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船(zhào   裂(ɡuī   手旁观(xiù

    B.择(jüé   jīn   挑拨离jiān

    C.劣(zhuó   lüè   大悟(chè

    D.默(jiān kàn   纷至来(

  •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活、事业是否一帆风顺,都有必要提醒自己:多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培养打逆风球、啃硬骨头的能力。

    ②相对来说,平坦、起伏较小的道路,的确比较好走。

    ③但正是这样的路,反而容易让人对潜存的风险放松警惕。

    ④当心智足够成熟、能力足够强大,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把生活过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⑤正如古人所说,“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A. ②④③⑤① B. ②③⑤①④ C. ②⑤④①③ D. ②①⑤④③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送友人入蜀

    [唐]李白

    见说蚕从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1)见说:唐代俗语,即“听说”。蚕丛:蜀国的开国君王。蚕从路:代称入蜀的道路。(2)秦栈:由秦(今陕西省)入蜀的栈道。(3)升沉:进退升沉,即人在世间的遭遇和命运。(4)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以善卜功名利禄闻名成都。

    1本诗题材是_______,体裁是______,体现了李白诗歌鲜明的_______风格。

    2《诗境浅说》评“山从人面起”两句:“以雄奇之笔,状雄奇之景”,试从炼字角度分析。

    3七八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白居易)

    (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

    (5)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8)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

    (9)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导读

    (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_____________(姓名)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

    (2)《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浒传》中高太尉设下借刀杀人计,让林冲误入白虎堂陷入绝境逼上梁山,《三国演义》中,______(人名)巧施此计,利用_______(人名)盗书,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跳出心灵的“井口”》,完成下列小题。

    ①《庄子》里讲了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位河伯,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欣然自喜;等到看见茫茫大海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类似的故事还有“井底之蛙”,由于坐井观天,目力所及怎么也超不过井口。这些故事启示我们,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井口”。

    ②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也丈量着他人。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格局在井中,心灵便容易被点滴成绩或些微挫折填满,要么骄傲自大,要么畏缩不前。从井底跳出来,努力拓展格局,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一切也就皆有可能。

    ③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有的人吃不得苦,经历一些艰辛挫折就难以承受,殊不知美好生活总是来之不易;有的人经不住夸,稍微取得一些成绩、得到一点赞赏,就开始飘飘然;有的人沉不住气,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韧……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人外有人。类似“井口”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在无形中为成长进步设置了天花板。

    ④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科学家牛顿曾自喻为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却对不远处的“真理大海”一无所知;国画大家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的“空杯”心态。他们深知,世界无比广阔,有无垠的疆域等待自己去开拓,因而保持着谦逊、进取的姿态。目光高远,向着地平线不断迈进,一个人就不会在意眼前的波涛。

    ⑤跳出“井口”,并不意味着跳到另一口“更大的井”里。因而,还应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比所处位置更重要的,往往是正确的方向。一旦参照错了对象,规划错了路径,无异于缘木求鱼,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目标。譬如,为官者与商人比财富,求学者与富人比安逸,就是南辕北辙,越用力反倒陷得越深。

    ⑥智者总是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找寻各种可能性,庸者只会安于现状、消极懈怠。人生的“井口”,某种意义上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地带”,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令人失去进取心,阻塞向上跃升的通道。诚然,每个人都有资格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切不可因此而自满,更不能困于功劳簿的“井口”之下。砥砺实干家的姿态、睿智者的心态,胸怀天下,登高望远,我们才能不断书写人生的新篇章。

    ⑦有人说,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从即刻出发,让自己动起来,勇敢跳出心灵的“井口”,你会发现,世界正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第①段寓言故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写出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1)请以“与 相处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②能够说真话,诉真情。

    ③注意书写工整、清楚、准确。

    (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幸福”并不都是轰轰烈烈、激荡人心的,更多的时候,它可能显得细切微小,难以察觉。并且,也许在你看来幸福的事情,可能在别人那里会显得平平常常……

    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性文章。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