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伊春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在为“战胜冠状病毒,保卫人民健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的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

    B.《马说》是唐代韩愈的一篇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一种议论文体裁。全文用了借物抒情的方式,对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抨击。

    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自《庄子》的成语有鹏程万里、越俎代庖、游刃有余和井底之蛙等。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关雎》就属于“风”,而《蒹葭》属于“雅”。

  • 3、下列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有误两项是(   )(   )

    A.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轼评价唐代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诗,就是很好的例证。

    B. “元夕”即“元宵”,在我国有元宵节夜晚观灯、猜灯谜的习俗,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就是描写这一场景的名句。

    C. “记”一种记叙性文体,可以记人、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中记述自己被贬永州后,探访山水,以排解心中郁积的闷苦的境遇。

    D. 在《沙乡年鉴》中,作者分12个月,记录自己美丽富饶的故乡——沙乡一年四季的物候风情、生活趣事,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思考。

  •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C.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然后写出主人公自己的一片情思。

    B.第三句“窈窕淑女”,是对自己意中人的思念之情;第四句“君子好逑”,是主人公强烈的向往,默默地自我祝愿。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是写主人公相思之苦,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写出了青年男子求之不得的苦闷、哀怨的场面。

    2作者以“雎鸠”起兴,你猜想一下“雎鸠”该有哪些品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6)《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写小石潭西南方溪水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习题。

    选段①: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选段②: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觉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选段③: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选段①是作者在儿子__________(人名)面对_____情况时写给他的内容。

    (2)选段②和选段③中作者都提到了“坚强”,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文中“坚强”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陌上有花开

    沈小玲

    路过柳浪闻莺的钱王祠,我想起吴越王钱镠给他回娘家的夫人写的一封书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翻阅历史,一代君主钱镠留名千古的不是他铸就江山的功绩,而是一段柔情蜜意的爱情故事。吴越民众被他们君王的爱情深深地打动,就编成《陌上花》山歌,四处传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到植物园看桃花去。在一株桃树下铺好席子,摆好书和食物,我们席地而坐。桃园里白碧桃、绿碧桃、绛桃、垂枝碧桃,各种桃花都在开放,有含苞待放的,有恣意怒放的,也有快到尾声的,每一株都有自己的姿态,每一朵都有独特的风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女儿翻开《诗经》在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应景!

    书看久了,倦了,不知不觉中睡意袭来。有些凉意,我醒了。桃园里一地花瓣,我们坐的席子上、我的身上全是花瓣。

    “妈妈,你睡了好一会儿,刚才有风,花瓣就跟着风飘下来了,像下了一场花瓣雨。

    一场花瓣雨?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不知怎么地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的诗就是最好的写照。

    B.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刚来杭州是在五年前的八月,我住的一个新小区里有许多树,叶子明显已经有些泛黄。

    “这树叫什么名字?它们会开花吗?”每一次,我都问树下来往的人,但每一次我都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

    等待,再等待,那些树新长出了嫩叶,没多久,叶子变得很肥大。

    “妈妈,快来,快来,这树有花蕾,这些树会开花。”一大早,女儿倚在窗口对我大叫。我们连忙跑到树下。真的,那是会开花的树,它长花蕾了。没过几天,花就次第开放,每一朵都华丽至极,一瓣又一瓣,一层又一层,一朵又一朵。我想见到此花,就知道“华丽”的意思,因为那些花就是“华丽”的代名词。很快地,我们知道了那树的真实身份,它叫“晚樱”。

    院子里、马路上、钱塘江边,一排排、一片片都是晚樱。有芙蓉红、玫瑰红、珊瑚红、杜鹃红、石榴红、辣椒红,千万种红,半边的天都被辉映着艳丽了起来。

    C.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温热带生活的人,一年四季极少见到雪。但在杭州,冬天和春天会下很多场雪。在一个雪天,我们到灵隐去,雪,一直在下。寺院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丘一坎,一沟一壑,在雪的铺陈下,别有一番风味。寺院里随处可见梅花,雪花在飘,落在梅花上,点点红梅层层叠叠。行至寺院最高处,往下一望,黄墙、黑瓦、黛石、青树、白雪,枝枝红梅穿插其间,正是画龙点晴,美轮美奂,就像生活在画里。

    雪梅,我看到最美的雪梅了。

    缓缓归矣,缓缓归矣!D. 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读者》2018年第15期,有删改)

    1文章开头讲述钱镠给夫人写信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文中写了与花有关的哪几件事?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将下面四个句子填入文中恰当的位置。

    ①陌上花,又开了!

    ②陌上花开了!

    ③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④陌上花,终究开了!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5文中引用《诗经》和三毛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