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B. 请循其本 循:追溯
C. 不以千里称也 称:著称。
D. 故外户而不闭 户:窗户。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苍劲(jìng) 缭绕(liáo) 行辈(háng) 名副其实(fú) 强词夺理(qiáng)
B.瞭望(liào) 弥漫(ní) 蛮横(hèng) 广厦万间(xià) 纷至沓来(tà)
C.羁绊(bàn) 两栖(qī) 彷徨(páng) 挑拨离间(jiàn) 戛然而止(jiá)
D.追溯(sù) 龟裂(jūn) 亢奋(kàng) 暴风骤雨(zhòu) 招摇撞骗(chuàng)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欺侮(rǔ) 晦暗(huì) 翩(piān)然 草长萤飞(yīng)
B.怠慢(dài) 蓦然(mò) 两栖(qī) 天衣无缝(fèng)
C.脑畔(bàn) 斡旋(wò) 追朔(sù) 戛然而止(jiá)
D.羁绊(jī) 怅惘(chàng) 狩猎(shǒu) 消声匿迹(xiāo)
4、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凫水(fú) 携带(xī) 斡旋(wò) 暴风骤雨(zòu)
B. 照例(1ì) 腈纶(jīng) 驰骋(chěng) 震耳欲聋(zhèn)
C. 脑畔(pàn) 连翘(qiào) 翌日(yì) 草长莺飞(yīn)
D. 晦暗(huì) 缄默(xián) 蛮横(héng) 分崩离析(bēng)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①梅花:这里指《梅花落》,属汉乐府曲,善述离情。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本诗运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4)_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汹涌澎湃之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呼吁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一文首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述了“不以千里称也”的千里马的生死遭遇。
7、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我们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为了更好地交流名著阅读的收获,802班组织主题为“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演讲比赛。请你阅读小智同学的演讲稿,并帮助其完善。
首先,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冷静,困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从容应对。
其次,面对困难,不要沮丧,哪怕是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应该振作起来,微笑着对自己说:“我能行!”《名人传》中, ① (人名)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的痛苦,他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 ② (人名)被整个贵族上流社会排斥,甚至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教籍。面对生活的压力,他没有沮丧颓废,创作出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最后,面对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念。只有确立了目标,才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正如 ③ 。
所以说,面对困难,我们要冷静、乐观、自信,坚定目标,持之以恒,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1)在①中填入的是____________;在②中填入的是____________。
(2)根据演讲稿已有部分,从下面两位人物中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在划线③处为演讲稿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不超过50字)
A.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金华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国不亡,有我!
齐邦媛
抗战爆发后,整整一年间,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半个中国,从南京来到重庆。1938年11月的一个早晨,爸爸送我去沙坪坝的南开中学上学。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发展,奠立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日本人占领东北后,又向华北伸出侵略的魔爪。数年间,天津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通过游行呼吁自强,号召爱国抗日。校长张伯苓先生深知局势危急,战争只是早晚的问题,因此早在1936年即到重庆觅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由沙坪坝乡绅捐地,各界捐款盖校舍,第一年即招收了160名学生。卢沟桥开战后,南开是第一所被日本人炸毁的学校,也是第一所在后方以长期抗战为信念重建的学校。南开中学在抗战最困难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
张校长创业立世全靠坚强的爱国精神,他就是校歌里“巍巍我南开精神”的化身。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他长得很高,有一百八十几厘米,体型又大又壮,不胖,肩膀很宽,长年穿着长袍,戴一副有颜色的眼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大壮硕的他挺胸阔步地在校园行走。不论前线战报如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
在校六年,听他在周会讲过多次的故事也成为我终生的记忆。
张校长幼年时跟随浪迹各地私塾教学的父亲读书。13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他听得懂启蒙思想家创校的理想:当年清廷维新派的严复、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国留学归国的年轻军官,引进西方思想与新知,希望建立强大的现代海军,奋发图强,为国雪耻。1894年,他由水师学堂毕业时,正逢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一年后,他被派到“通济轮”上见习,竟目睹了甲午战场威海卫由战胜国日本移交给英国人占领的场面。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
这样的羞耻使他深受刺激,更因为看到怠惰无知的一般民众,既无纪律和敬业精神,也不知国难当头,故思索唯一能振作民心的只有教育。他毅然决然离开海军,一心办教育,1908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誓为教育中国的子弟献身。
更令人意外的是,1917年他已41岁,竟克服种种困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回国后,他创设了南开大学。抗战之初,日本人恨他发起爱国活动,炸毁了南开。之后,南开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在昆明设校,成为抗战期间最好的大学。
自他从事教育到1951年逝世为止,张校长一直用强烈的激情到处演讲,鼓励“中国不亡,有我!”的志气,宣扬教育救国的理想,他足足说了半个世纪!为了庆贺他七十岁之成就,胡适和11位美国学者合撰《另有表现的中国》一书,书名意指借由南开精神看到在政治军事动乱不宁的年代,尚有另一个中国在日益进步,充满了远瞩的理想。
张校长高大的身影永远留在学生心里。在沙坪坝那些年,他住在校内宿舍,每天早上拄杖出来散步巡视,看到路旁读书的学生就过来拍一拍肩、摸一摸头,问衣服够不够,吃得饱不饱。南开的学生都必须住校,在他想来,这些孩子都是父母托给他的,必须好好照顾。他那时不知道,他奋斗的心血都没有白费。他说的话,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
(有删改)
【1】根据时间顺序梳理张伯苓校长主要的办学经历。
______→美国回国后,创设南开大学→_____→抗战期间,南开大学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
【2】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其表达效果。
【3】文中说“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温暖”的理解。
【4】“他说的话,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这部分文字照应了文中哪个句子?(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5】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文章标题“中国不亡,有我!”的内涵。
9、微写作
“梓芸在省作文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她拿着奖状走在回家的路上。”请将这句叙述性的句子化为细节描写。
要求:(1)语言要生动,必须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2)至少运用“比喻”这一种修辞手法;(3)字数150字—2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