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C.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D. “世外桃源”的故事出自《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该文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他的诗歌《饮酒》,表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闲适心情。
2、下面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②因为这一意识对社会的意义很大。
③近年来,低碳生活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
④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⑤低碳生活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的环境更美,更舒适。
A. ④②①⑤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③②①⑤④
D. ③②⑤①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B.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马之千里者
C. 虽有至道,弗学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 其此之谓乎 其真不知马也
4、学校将举行“汉字听写大赛”活动,请代为挑选一幅最恰当的对联( )
A.抑扬顿挫听先贤教诲,方正平稳育民族精神。
B.一字一音是汉语本色,一笔一画如多彩人生。
C.承先启后传千年文化,继往开来扬时代精神。
D.横平竖直是祖先脚印,轻描淡写如历史回声。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花下小酌
[宋]陆游
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红千点海棠开。
鮆鱼莼菜随宜具,也是花前一醉来
[乙]过江萧山县驿东轩海棠已谢
[宋]陆游
星星两鬓怯年华,幽馆无人江月斜。
惆怅过江迟一夕,晓风吹尽海棠花。
【1】乙诗中哪些景物暗示了诗人途经萧山的时间线索?请填写在下图中的①②处。
【2】甲、乙两首诗都写到海棠,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加以赏析。
6、用诗文原句填空。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4)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傅雷家书》名著阅读。
(1)根据原著意思,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写在括号内。
溢于言表 谆谆告诫 跃然纸上 莫逆之交 现身说法 良师益友
《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________),像(________)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书信并思考:这段文字主要强调日常生活中哪方面的教子之道?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福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一选自《傅雷家书》
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学性作品阅读。
山客
徐盈
(1)山峰重重,秃着顶,绿色植物在石块上分布着,东一点西一点地像癣疥。北方的山岭多是枯瘦的,青灰色怪石参差地暴露着近似骨骼。在其上,动物的足迹是蹯出了弧线的路,经常的,路上走着重栽的瘦驴,背着荆条长筐满装着果子的人——这些都是山客。
(2)山客是作为原始运输的一种行脚人,他们穿着原始的服装,由那自耕自足的家庭里生产出来的蓝布衣裤,双脸鞋和荷包烟袋。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一张朴实的脸子,但那双呆板的眼神中却时常露出了机警色彩。
(3)他们,总是三五个成群结队地络绎地在山丛中隐隐现现地出没着,一个山又一个山地,横跃地和环绕地,从容不迫地赶着路。
(4)这都是一些老于走山的人。自从小时候起,便跑山如平地一样的牧牛,长大后,又开始走一点长路作锻炼,等到背起荆条筐子拿起山根来正式做一个“山客”时,那已经是烈日下走个百八十里且可以不吃一口水的硬壮汉子了。
(5)这群硬壮汉子从丛山底,把村落里的货物运输出来,一年中除了冬季的休闲之外,他们总是来而又往地踏着山径,先是杏子、桃子、李予,天热后则又是核桃、杏子干,这中间有时为在雨季山路过滑而停两三周,之后则是山楂、黑枣,与柿子的季节了……这是山客们的山货。
(6)这些人由于在路上朝夕见面,纵然是因为有习惯上的隔膜,但是环境的艰苦使他们大部分渐渐认识结合,而能互助了。譬如在小店中的坐更①,深山茂草中的防狼,特别是远足中心灵上的寂寞,山客们是能够合作的。
(7)日当午,如果走到山洼里,又恰好这地边上有几株核桃树,或大叶栎树浓阴,铺盖在地上时,山客们便停下来憩憩脚。有的自己下了背包,有的给驴子卸筐,有的遥远便和地主人打招呼索要一些山泉,且让驴予悠然地在石缝里找点青草吃。
(8)倚在大石头的斜面上,吸着大叶子烟,扯闲天。
(9)谈话的范围总不出乎身边几件琐事,犹如天气变化,山货收获,成色,路上的恶险。若是恰好这地方墙上用石灰划的白圈,那么话题使会扯到“狼”,从狼的颜色一直谈到那载货驴子的颈下,几个惊狼的铃铛。
(10)有时候,有人便掏出干粮来,就着凉水吃,一边吃一边说,讨论着大饼卷大葱和玉米窝头耐久力的比较。又有时,人们便被一二个新颖一点的故事吸引着:
(11)“有一回为了多赶几步路,我便遇到了魔——笑什么,你们年青人有老年人经验多吗?天一晚,起了魔。
(12)“魔像一堵墙,又像一片烟,摸摸什么都没有,可是你就永远走不出,那堵烟永远在你面前,牲畜一死儿地叫,死打死不走,我打火石取个火,怎么也打不着。
(13)“我心下真起急,月黑天,怎么也等不到天亮,心说这批柿子送不到,误了下锅烘,这趟脚是白跑了,我性子起来先是骂,后来就许下愿来祷告——这样魔才退,我跟着一盏鬼火才绕出那堵墙,谁说没有魔,我亲眼见的……”
(14)烟罢水足之后,便又上了装,嘻嘻哈哈地照旧赶路。到了目的地后,卸了货,但筐子里仍旧是充实着回去,这时候其中是煤油、铁器、洋线代替了“土产品”。
(15)这些便是“山客”。
(选自徐盈《山客》,有删改)
(注)①坐更:夜间警卫。
【1】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文中山客劳动特点的一项是( )
A.随意性 群体性 B.艰苦性 原始性 C.娱乐性 长期性
【2】请根据文章语境,赏析下列句子。
(1)山峰重重,秃着顶,绿色植物在石块上分布着,东一点西一点地像癣疥。北方的山岭多是枯瘦的,青灰色怪石参差地暴露着近似骨骼。
(2)倚在大石头的斜面上,吸着大叶子烟,扯闲天。
【3】有同学认为去掉第10-13段的山客讲魔的故事,文章也能通顺,甚至更加简练,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写这部分的理由。
【4】鲁迅先生说,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篇散文中山客的精神符合鲁迅笔下的“脊梁”吗?请简要分析。
9、请以“这就是经典”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
①从书籍的推介、评价、感受等方面组文。内容充实,调理明晰;
②写楷体字,卷面整洁。
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