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驰骋 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奋力抗争
B. 旋涡 如丝如楼 挟而不服 汩汩如泉
C. 雾霭 怒不可遏 窟窟窍窍 搏大宽厚
D. 番身 钢板出轧 浪沫横谥 潺潺成溪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归省(xĭng) 亢奋(kàng) 斡旋(wò) 无人问津(jīn)
B.褶皱(zhĕ) 缄默(jiān) 龟裂(jūn) 风雪载途(zài)
C.连翘(qiáo) 蓦然(mò) 农谚(yàn) 强词夺理(qiǎng)
D.瞭望(liáo) 寒噤(jìn) 追溯(sù) 戛然而止(jiá)
3、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学相长也。(判断句)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倒装句)
C.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判断句)
D.其此之谓乎。(反问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个气血方刚的“大丈夫”听说妻子生的是女孩,竟怒然冲进产房,让在场的医护人员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B.那幢漂亮的二层小白楼,突兀兀地立在村中央,如鹤立鸡群。
C.学习并不是有兴趣就可以的,它还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D.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5、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过叙述卖炭老人一车千余斤的炭被抢的经过,揭露“宫市”的掠夺本质。
B.开头六句,在写卖炭老人的炭来之不易的同时,反映出卖炭老人生活的艰辛。
C.“翩翩两骑来是谁”,运用反问,强烈讽刺了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丑恶行径。
D.“半匹”“一丈”与“一车”“千余”构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境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6、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7、⑴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主要翻译法国的文学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______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_______、丹纳的《艺术哲学》等,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___________)——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______,主人公是在_____影响下 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最爱读的书籍是《_____》。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濒山西省吉县,距陕西省宜川县城40公里,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是河床上裂点发展和移动的结果。最典型的裂点就是瀑布,因为瀑布是河水垂直跌下的地方。因此,瀑布必须有一层坚硬岩石所成的“造瀑层”,才不易被河水所侵蚀而使瀑布变为急流。由于溯源侵蚀,裂点不断沿河向上游推移,瀑布不断后退,瀑布跌水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不断向上游退移,龙槽也以同样的速度向上游延伸,瀑布下的深潭便延伸成“十里龙槽”。
(材料二)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梁衡《壶口瀑布》(节选)
【1】上面两则材料都写壶口瀑布,但写作的目的不同。请简要概括各自的写作目的。
【2】写作目的不同,各自所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材料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而材料二则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抒情和 。
【3】写作目的不同,写作方法也有差异。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在材料一中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
(2)材料二中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了“脚下的石”?
【4】材料一说明性的语言要求准确,材料二的语言有何特点?请试着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9、作文。
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或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常常被我们忽略,但不是所有的细节都无足轻重,不是所有的渺小都微不足道。有的细节中常常包含着真情真意,蕴含着生活真谛,带给我们感动和思考……这些不该忽略的细节往往就是我们丰富和成就自己的关键所在。
请以“不该被忽略的细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