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红河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河床至此非常狭窄,形如“壶口”,河水急跌而下,汹涌奔腾,声震天地。本文描述的就是这一胜景。

    B.本文作者梁衡,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一叹》等。

    C.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

    D.作者在文中不仅细致地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更由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很自然地想到了人的经历,由对黄河的歌颂转向对人的歌颂,使读者受到极大的启示和鼓舞。

  • 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火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jiǎo)洁 )散 duó)步 销声迹(

    B.zhān)  闭)然   装)作样

    C.tián)静 kàng)奋 幽qiǎo然而止(jiá

    D.hái) 砂jūn)裂   风雪途(zài

  •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是最美逆行者的背影依然历历在目

    C.云是天空的脚步,水是绿地的眸子,大自然的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D.她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1】《蒹葭》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的环境描写,既渲染气氛,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B.“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C.“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许多使我们执著追寻的美好的东西。

    D.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终不可得的绝望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

    (4)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列宁格勒来信了!!!”

    其实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很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又怦怦地狂跳起来了。他那朝思暮想的愿望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他又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选文中的“小说”指的是_______,“新的武器”指的是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我的母亲》中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母亲(节选)

    邹韬奋

    ①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________,妹仔听着忽而________,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________,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________地挥泪痛哭一顿。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②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颍上吻了几吻。

    ③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一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④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⑤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1第一段四处横线处填上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娓娓动听 笑容满面 无缘无故 热泪盈眶

    B.笑容满面 娓娓动听 热泪盈眶 无缘无故

    C.娓娓动听 笑容满面 热泪盈眶 无缘无故

    D.笑容满面 娓娓动听 无缘无故 热泪盈眶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写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划线语句中“清算”本意是列举全部罪恶或错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使用清算”一词,表现了父亲对子女学习上要求的严格和态度的严厉。

    B.第二段写母亲的语言只有三个字“打得好”,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

    C.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即通过典型事例来塑造母亲形象的。

    D.这几段文字首尾呼应,第一段欲扬先抑,篇末点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激发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下列对选段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B.“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也表现了母亲软弱的性格。

    C.“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句话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挚动人。

    D.这几段文字语言质朴无华,饱含深情,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 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若需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