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邢台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B. 《傅雷家书》以书信的方式对留学波兰的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文学家是韩愈和孟浩然。

  • 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孩子的坏毛病,她总不以为然,认为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B.舞者舒展水袖,身姿摇曳,与悠扬的京曲声配合得天衣无缝,引得观众们拍手叫绝。

    C.综合整治后的邕江两岸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市民们纷至沓来,领略秀美风景。

    D.扬州八刻以牙刻、竹刻闻名遐迩,匠人在方寸间展示绝伦刀法,令人叹为观止

  • 3、下列字形和画横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潺潺cán) 怅惘 一而就()   人情世故

    B.xǐng)  脑畔   然而止(jiá) 叹为观止

    C.子() 诲暗   青青子jīng)  浅尝辄止

    D.杂(lǒng)  行辈   海市楼(shèn)  熙熙朗朗

  •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谣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 《灯笼》中“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运用夸张与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D. 腰鼓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

    2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追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①古代先贤的中国梦是“选贤与能,________”的豪迈之情;②陶渊明的中国梦是《桃花源记》中“_______,并怡然自乐”的和谐之景;③杜甫的中国梦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之怀。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 (人名)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最美的风景

    赵梓丞

    ①眺望过祖国的大好河山,浏览过书中的奇幻美景,想象过“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洞庭湖月夜神韵,亦或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俏江南的碧水青天……然而这一切都不及儿时的一抹柔情。

    ②在我记忆的长河里,儿时的印象早已支离破碎,拼拼凑凑的记忆碎片是何等地让人难以寻思,可唯有一幕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③乡下老家,母亲与姥姥坐在屋檐下的沥青石台上,天空雾蒙蒙的,不经意间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雨点早把空气里的热气穿透,弥漫着青草的味道。正是顽皮的我在雨中尽情地奔跑,贪婪地吮吸清新的空气,享受那沁人心脾的空气带给我的一丝清凉,全然不顾雨点打湿我的衣服。直到母亲唤我过去吃午饭,我才不情愿地回去。深夜中,我被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吵醒,半眯着眼,试图起来探头望望外面,可似乎全身的细胞都在抗议,发出阵阵的酸胀使我不得不再躺回床上。母亲从门外走了进来,用湿热的毛巾擦拭着我被汗水浸湿的脸庞。母亲的手凉丝丝的,很舒服。她轻声地唤我起来喝药。

    ④当我再次睁开眼,我在母亲的怀里,在姥爷的三轮车上。姥爷在坑坑洼洼泥泞的道路上骑着三轮车,车子咯吱咯吱地响着,姥爷时不时回头望望我们,看看我们有没有被坑洼的路颠簸到,叮嘱着母亲“夜里凉,把外衣披上”。无边无际的黑幕中,一轮明月悬挂其上,星河影动。下过雨之后空气中弥漫着少许雾气,地上的积水照应着耿耿星河。周围池塘里的蛙,树上的蝉相继鸣叫着。伴着清风明月,蛙声蝉鸣那会儿便是儿时的一抹柔情。

    时光蹉跎,家乡的天还是那么蔚蓝,明月映照的潭水泛着淡淡银光。月光倾泻一地,树影婆娑摇曳,温馨又安详。那树,那片天,那耿耿星河,那坑坑洼洼的泥路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只是那些关爱我的人相继地离开了我们。端坐桌前回想:举头望见的明月,心湖(荡漾  留存)的美景始终是那夜、那月、那吱呀吱呀的车子声,那轻轻地拍在我身上安抚我的母亲的手。

    ⑥如今母亲已经四十多岁了,乌黑的长发夹杂着白丝,手早已不如儿时的细腻。每当我们谈到家乡的时候,母亲的眼角也流露着淡淡的忧伤。在烛照千年的月光里,母爱即是不朽。

    ⑦“妈妈是个美人,岁月请别伤害她。”

    ⑧火光总有熄灭的时候,人总有垂暮之年。头发中的白丝是操劳的见证,脸庞上的皱纹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无论世间有多少美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始终是儿时的那抹柔情……

    1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最美的风景”的理解。

    2你认为文章第⑤段括号里的词语选填哪一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3文章中反复出现“那一抹柔情”,有什么作用?

    4第⑤段的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节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紧急展开。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挺身而出,率众多精兵强将挥师武汉,竭力挽救陷于水深火热中的无数人民;各地医生纷纷交出请战书,全副武装,奔赴一线抗疫;风华正茂、年轻活泼的姑娘们脱下漂亮新衣,为工作方便毅然剪去了自己美丽的长发……这样的爱国者,值得所有人致敬。

    请以“   ,我向你致敬”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