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周口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mò)   (tiào)   水中(chí)  石底以出(juǎn)

    B. (zhuàn) (wǎn)  太守(yì) 犬牙互(cì)

    C. (kuàng) (yǎn)   水中(zhǐ)  石青之(sǎn)

    D. (qiú)   (yù) 右臂(qū) 悄怆幽(sùi)

  •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台湾节目斥责部分台湾政客对日本颔首低眉,拿国宝讨好日本。

    B. 沈教授的报告旁征博引、断章取义、妙趣横生,语言诙谐幽默,引来全校师生的掌声与笑声。

    C. 妈妈最讨厌我做事期期艾艾的,我真想早点改了这个不好的习惯。

    D. 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中,中国女排3-0赢日本,朱婷拿下全场最高的18分,她是个无与伦比的球员。

  • 3、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B.《<礼记>二则》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D.《卖炭翁》选自《白居易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理解性默写。

    (1)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_________________”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2)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遭遇了摧折也依旧坚持自己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____

    (4)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学过的《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相近。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文中说到“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请根据当时情况,说明保尔“他们”为什么会得到这么高的赞扬。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本段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结合具体内容,简析本段文章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效果?

    4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第④段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文题:读书的滋味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健康,适当运用描写。不得抄袭或套作。

    (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透露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