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三明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对《卖炭翁》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刻画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形象。

    B.“把、称、回、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惜不得”是吝惜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难言的悲愤、辛酸尽在这三个字中。

    D.诗歌以作者的议论结尾,揭露宫市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缀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B.杀了人,还要大肆造谣诬篾,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

    C.王选院士从他一生中的几个重要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和北大师生共同探讨。

    D.但见彩霞满天,色彩斑斓,朵朵白云轻歌慢舞,宛如游丝蛛网,无比壮观美丽。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培训以后,他思路开阔,大不同于以往,真当另眼相看

    B. 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C. 目前,我们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当其冲要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D. 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 4、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⑴所以偏旁的数目比部首多,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⑵这是因为部首所取偏旁都是表意的,而偏旁除部分表意外,更多的是表声的。

    ⑶如“江”“河”中的“氵”“工 ”“可”都是偏旁,“氵”是部首,而“工”“可”只是表音的偏旁而不是部首。

    ⑷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A.⑶⑵⑷⑴ B.⑷⑶⑵⑴ C.⑷⑵⑶⑴ D.⑶⑴⑵⑷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漫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萧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乙)陇西行(其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是战争题材的,甲诗重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抱负;乙诗重在写战争的残酷。

    B.甲诗“词笺”指写诗的纸;乙诗三、四两句写出闺中妻子梦见征人战死。

    C.乙诗前两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

    D.甲诗重点表现诗人要为国而战的愿望;乙诗却是为为国捐躯的将士叫屈。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孤愤和遗憾。

    B.乙诗“可怜”和“犹是”包含着诗人深沉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C.甲诗情感真切,豪放张狂,报国志向得以实现的喜悦令人动容。

    D.乙诗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深闺梦里人”比照,虚实相对,用意工妙,诗情凄楚。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5)青青子佩,__________________。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子衿》)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走进名著。

    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文段出自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别)伟大文学家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⑪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⑫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2014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1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

    2从文中分别摘录出体现“玉兰”和“树”高贵品质的词语。

    3请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画线语句。

    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4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②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

    5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半命题作文

    在《雪花里的童年》一文中,作者写道:“寒冷的日子,会倍感阳光与温暖的美好,只有经历的人才会倍感珍惜!”

    以“经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有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自命题作文

    一位带着小孩的妈妈上了飞机后,怕孩子吵闹打扰到身边休息的客人,给其他旅客每人都发了一份礼物,礼物是耳塞和两颗糖果,还附了一张纸条:

    你好!我是来自宁波的Wendy,我刚刚一岁半。

    这不是我第一次出门旅行了,可是妈妈还是担心我的哭闹会打扰到您,毕竟飞机气压变化让我感到很烦躁。在公共场合打扰别人可不是好孩子,我会尽力保持安静的。这里又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减轻您的困扰。

    Wendy祝您旅途愉快哟。

    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教养的可贵。教养就是体恤他人的能力,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不随便给别人添麻烦的自觉。一个有教养的人,眼里有光,心底有爱。

    以“教养”为写作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