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五指山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使文明结束了。②城市是复杂的,可是往往也如此简单。③厮杀声依然回荡不已的古罗马角斗场,蛛网般交织的威尼斯水巷,清冽蔚蓝的多瑙河,清秋远村旷野平芜的圆明园废墟,横亘万里烽火连绵的长城……④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蜿蜒在城市的每一方土地、每一片草坪、每一道天际轮廓线……⑤无数的城市历史告诉我们,城市的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

    A. “复杂”“简单”“交织”“平芜”均为形容词。

    B. “清冽蔚蓝”“岁月的痕迹”均为偏正短语,“生命与性格”是并列短语。

    C. 画线句中“城市”是主语,“是”是谓语,“历史教科书”是宾语。

    D. “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使文明结束了。”这句话有语病,应该去掉“使”。

  •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觉查 缈茫 家醅 翻筋 B.疏朗 豆荚 一折 白蓬船

    C.朦胧 蕴藻 屹立 向午 D.赤博 竹蒿 叉港 一瓢水

  •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叹为观止

    B.晚上,我和妈妈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遂宁观音湖湿地生态公园,既能让你饱览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

    D.“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中的这句话让樊登豁然开朗,压力瞬间得到了纾解。

  • 4、下列有关语文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收录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收录的是各地的民歌。

    B.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后华而不实的骈文,力求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C.演讲稿的语言可有不同风格,应该着力锤炼语言,多使用书面语,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D.我国古代诗歌追求诗情画意,很多诗歌都可借助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来表现。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①水国:水乡。②离梦:离人的梦。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虽身处逆境仍然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出他劳动的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体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石壕吏》中,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请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谈谈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面对选文说明对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B. 物候现象受纬度、经度、高下的影响

    C. 物候观察要注意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

    D. 决定物候观察的因素

    2删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影响语言表达准确性的一项是

    A.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B.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C.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D.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的。

    B. 选文第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这个因素。

    C. 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 选文在多数情况下都只举了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因此,显得多余累赘。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放进习惯里的事情,才是可以做好的事情;放进习惯里的快乐才是长久的快乐。任何决定都需要有一个习惯来加持,没有变成习惯的决定,都是无效的决定。请以“看我漂亮的坚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