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三沙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一带一路》的书名号使用有误,其是国家的重点建设,应改为“一带一路”。)

    B. 体育课上,小张受伤了,同学们把他送到了医务室,他说道:“尽管你们尽了绵薄之力,却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非常感谢!”(上述语境中的语言表达得体。)

    C.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这段文字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黄河水流在龙漕两边滩壁上散开的画面,赋予了黄河水流以生机活力。)

    D. 撰写好演讲稿要着重做到五个方面:(1)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2)注意写好开头,吸引听众的关注;(3)明确表达观点,把思路展现出来;(4)精心设计结语,提升演讲的效果;(5)着力锤炼语言,增强演讲的感染力。(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牵徙 盘旋 枯燥 再接再厉

    B.狩猎 弥漫 稀疏 天衣无缝

    C.踪迹 沙砾 帷幕 海枯石滥

    D.山麓 龟裂 混浊 草长莺飞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神情与苏黄不

    B. 雕栏相望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C. 全石为底   其境过清

    D. 向所志 未果,病终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赣州高铁的投入使用,使赣州人的未来与高铁密不可分。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江西省图书馆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

    D.南昌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我爱南昌”的活动,得到很多市民的响应。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光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中的“漏断”“幽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2)兼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中,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飞翔状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钢铁是怎样炼成得》得作者是_______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____________,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_________得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得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__,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山红叶

    还是在春天,我就有过重游天平山的打算。

    下了长途汽车,秋雨仍然下个不住。天平山以枫叶胜,此时满树枫叶已是一片火红,宛如一堆堆淋不灭的火焰。有一些不禁雨打风吹,纷纷从树上飘落而下,地上也是落红点点。雨中游人不多,被风雨打落的红叶还那么鲜艳明丽,倒叫人有些不忍下脚。

    我的目的不在于登山,而在于寻访三十年前忽略了的范仲淹的足迹。听说天平山又叫范坟山,是宋朝皇帝赐给范家的“赐山”,所以我第一个要寻的是“范坟”。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热心“导游”,把我领到了山的左侧,指着一座前面有石牌坊、埋在荒草堆里的坟墓,告诉我这就是“范坟”。残碑断碣,雨中实难辨认。我有些不信,他却说所谓范坟,并不是范文正公的墓,不过是他家的祖坟而已。他又兴冲冲告诉我一个关于“范坟”的传说:

    范仲淹在京城做了大官。回到故乡苏州,奉承者不乏其人。有个风水先生,在苏州城内看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建造住宅,将来子孙科甲不断,富贵无尽。他请范仲淹把府第建在那里。可是范仲淹却在那里修了府学,并说既是福地,就该由全城人同享。另一个风水先生认为天平山石头如乱箭穿胸,山坞是块绝地,切切不可在这里修造坟墓,不然将子孙衰微,做不了官。范仲淹却买下这块绝地作为祖坟。

    这只是个传说,但是民间传说也往往表现出人民的爱憎。一个封建朝代的官吏,竟能千百年赢得人民爱戴,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于是我又想起沿海的范公堤,想起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想起守卫西北边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的种种。人心是秤,谁为国家、人民做过一点好事,人民都会记得他的。

    告别了“导游”,我开始举步登山。走到山腰白云泉,跨进茶楼,要了一杯用清泉泡的绿茶,凭栏品尝起来。白云泉因白居易的诗“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而得名。栏外的雨中秋色,却让我想起范仲淹的词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想不到这位“小范老子”也有他感性的另一面。而这种似水柔情,似乎并未影响他清廉刚正的主要一面。范仲淹留下的词不过五首,每一首都脍炙人口,词名似乎超过某些以数量取胜者。我则更喜欢他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场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心情,跃然纸上,扣人心弦。“将军白发征夫泪”之“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

    下得山来,我想起“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想着岳阳楼前洞庭湖上此刻正是一派秋色。我在山下的枫林中捡起一片红叶。

    “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这是陈毅同志的诗句。离天平山之游恰恰一年,夹在日记本中的这一片红叶,虽然干了,犹自红艳。天平山那些红似火焰的三角枫,那一派雨中的烂漫秋色,仿佛又重现在目前。

    (作者沙白,有删改)

    1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注重对叶的色彩的渲染。本文的标题是《秋山红叶》,文中又多处描绘枫叶的红似火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尾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真红不枯槁”又有什么用意?

    2文章提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请写出这两句警句,并说说范仲淹在这两句话中表达的情怀与哪位诗人在哪首诗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3从上下文看,文中“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范仲淹的词里,“我”为什么更喜欢“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

    4文章两次写到“小范老子”这一称呼,这两处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5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了却了多少年来登天平山寻访范仲淹遗迹的心愿。

    B.表达对烂漫秋色的赞美,对红似火焰的枫叶的赞美。

    C.追寻范仲淹的遗风逸事,表达对他文才武略的敬佩。

    D.歌颂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推崇“清廉刚正”之风。

    6下面是苏州天平山范公祠中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文的内容说说这副对联是从哪些方面赞美范仲淹的一生的。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注释)①俎豆:原指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是祭礼、崇奉之意。②苏台:指苏州。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写作。

    阅读下面的歌词《稻草人》(节选),以“我是一个稻草人”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可不拘泥于诗歌内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果需要,请用“xx”代替。

    稻草人

    罗大佑

    终日面对着青山

    终日面对着稻浪

    午后的云雀背着艳阳

    那样飞

    那样笑

    那样歌唱

    轻风吹在我身上

    雨珠打在我脸上

    午后的牛羊凝向远方

    ……

    晨光  露珠  夕阳  星辰

    春耕  秋收  科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