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春节,《流浪地球》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B.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南昌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我爱南昌”的活动,得到许多市民的响应。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话实在离谱,令我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交友的典范。
C.相声名家赵佩茹不耻下问向徒弟李伯祥学习《拉洋片》,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待艺术。
D.在旧社会,残酷的剥削和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使劳动人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褶皱(zhě) 眩晕(yūn) 虔诚(qián) 敷衍塞责(sè)
B.骸骨(hái) 纠葛(gé) 发酵(xiào) 拾级而上(shè)
C.劫难(nàn) 屏障(píng) 倔强(jué) 曲高和寡(qǔ)
D.脊梁(jǐ) 处理(chǔ) 迁徙(xǐ) 冠状病毒(guàn)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名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九十多年了。
B. 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C.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D. 双喜看上去才十二、三岁,一副善良、热情的样子。
5、阅读《子衿》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下列修辞手法诗歌没有使用到的一项是( )
A.借代 B.比喻 C.反问 D.夸张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重章叠句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B.由连用两句“纵我不往”可以看出诗人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C.诗歌主要笔墨用在刻划女子的动作上,如“挑”“达”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子焦灼等待的心情。
D.“纵我”与“子宁”对用,急盼之情不无矜持之态,内心复杂可见一斑。
【3】下列诗句与诗人心态一致的一项是( )
A.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D.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子衿》)
(3)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
7、请将下列人名、图片与情节事迹依照相关性用直线连接
燕青 林冲 朱仝
雪夜上梁山 误失小衙内 智扑擎天柱
8、 ①宁静是一种生产力。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②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位木匠把手表掉在半人高的刨花里,让众多徒弟去找,大家乱哄哄地找,怎么也找不着。后来他的儿子独自在夜里静静地听手表走动的响声,最终找到那块手表。事情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想想看,宁静难道不是一种生产力吗?
③《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④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动着,躁动着,这样的人能静下来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
⑤安静下来,在中国人本来的生命规律中去发现悠然的欢喜,对今天这个时代而言,也许不仅是一件(甲)的事,说它是(乙)也不为过。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阅读全文,具体说说作者认为“宁静”对于人生有哪些益处?
【3】第①段“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与“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能否对调?为什么?
【4】将“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两个成语分别填写在⑤段中的甲、乙两处。(直接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甲(_______) 乙(_______)
【5】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举两种说明其作用。
9、题目:疫情中的温情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