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固原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题文)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 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 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D. 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 2、下列字形和画横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潺潺cán) 怅惘 一而就()   人情世故

    B.xǐng)  脑畔   然而止(jiá) 叹为观止

    C.子() 诲暗   青青子jīng)  浅尝辄止

    D.杂(lǒng)  行辈   海市楼(shèn)  熙熙朗朗

  • 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漫成一首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地点,人与天上月亮相隔数尺,可见作者身处高楼之上。

    B.第二句交待时间,“灯”“夜”“三更”,可见时间已经很晚。

    C.第三句写沙滩上夜宿的鹭鸶三五成群,睡得安详而又恬静。

    D.第四句写鱼跃水面拨剌有声,更加衬托出夜之静谧。

  •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作者塑造了一群纯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等。

    B.《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C.《傅雷家书》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D.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杂文作品《马说》。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课外古诗阅读

    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安史之乱开始,诗人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②联拳:同“连蜷”,蜷身之意。③ 拨剌(bōlà):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

    1下列对诗的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由水中月影写起,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

    B.第二句写风灯,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见了。

    C.一二句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近及远。

    D.这首诗每句一景,景与景、情与景相互关联,浑然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3有人说此诗传达的情感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结合第三句,说说此诗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白居易)

    (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

    (5)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8)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

    (9)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A]朱赫来加快了脚步。他很想对保尔说几句话,但是忍住了,只是挥了挥手,像打招呼似的。

    保尔怕引起黄胡子匪兵的疑心,赶紧背过身,让朱赫来走过去,好像他对这两个人毫不在意似的。

    正在这时,他的脑子里突然又钻出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要是我这一枪打偏了,子弹说不定会打中朱赫来……”

    那个佩特留拉匪兵已经走到他身旁了,事到临头,难道还能多想吗?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这样: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

    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

    佩特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

    朱赫来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就是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

    [B]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A中保尔勇救朱赫来后被捕入狱。联系原著,写出保尔被捕后被释放的原因。

    (2)结合选文A和B,说说保尔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榆钱饭香

    王卫东

    ①春天一到,总会想起“蒸榆钱”。

    ②去年吃过两回,都是在家乡的土菜馆。菜做得够精致,且是精面粉蒸出的,随上的蘸料也七碟八碗的,却感觉没有早先母亲做得好吃,全然找不到记忆中的味儿。

    ③儿时的早春,榆树的钱钱一出,母亲便吩咐两个哥哥挎着篮子去摘。我年龄小,爬不上树,只好待在树下,拣些散落下来的“零钱”。偶尔哥哥们会掰下树枝扔下来。我拿在手里,直接捋进篮子,间或抓一把揉到嘴里。新出的榆钱,黄绿光鲜,青翠欲滴,一串串一簇簇地缀在枝桠上。吃起来,柔软中带着丝丝的甘甜,缠绵在舌尖上,沁人心脾。

    母亲把采回的榆钱漂洗一下,晾得半干,撒些盐,拌上平时舍不得多吃的白面,上笼蒸一刻钟即好。出锅的榆钱,细幼滑嫩,佐以三合油(酱油、醋、麻油)调的蒜泥,柔嫩鲜香。母亲嗜辣,会独自加些辣酱,或在蒸菜时,撒些干辣椒面拌蒸,我是不敢吃的。

    ⑤作家刘绍棠写有《榆钱饭》一文,记录了从儿时到中年吃“榆钱饭”的事。平淡的叙述中,道出了农村生活的变迁,也影射了社会的发展。文中所言的榆钱饭,是加玉米面蒸制的。在我待过的那个海岛,农家的条件则差多了。除特例外,大多以山芋粉蒸食。黑黢黢的窝窝头,拿在手里黏哒哒的。手指捏巴捏巴,会拽得老长,吃进嘴里,难以下咽。

    ⑥上述的吃法,北方叫蒸榆钱,南方叫榆钱饭,制作方法相同,只是蘸料有别,都是时令美味。就像程琳在《采榆钱》歌中所唱的:“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那时采回的榆钱,不是看着它玩耍,妈妈要做饭,要我去采它。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

    ⑦榆钱,又名榆荚。因其扁圆的外形酷似古时串起来的麻钱而得名,又因与“余钱”谐音,颇讨口彩。虽榆钱多是农民在青黄不接或荒年时的救命粮,可也是富裕人家应时的尝新菜。当然,其做法精致了许多。

    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早春某日,与友去胶东出差。中午错过了饭时,餐厅多已打烊。无奈,随意找了家卖小吃的铺子。店主告知,有包子稀饭可售,随口问了句什么馅的,答曰:“榆钱三鲜馅。”当时愣了下,有些诧异,但想来别无选择,吃了再说吧。胶东的包子,像山东大汉,个个都魁梧得很。皮薄,馅多,看着就踏实。一口咬下,鲜香中透着清爽,汁水润润的,饶有风味。仔细端详,有鲜虾仁和鸡蛋皮,还有些嫩黄淡绿的,就是榆钱了。这顿偶遇的午餐,我二人啖尽了八只大包、四碗玉米渣子粥。两天后上火车前,忍不住又光顾了一次,尽兴而归。

    ⑨久居城市,榆树难得一觅。开了春的农贸市场,也少有榆钱可卖。偶然碰到,定要买些回家。清水洗罢,简单地拌入盐、麻油和少许的香醋。搛(音jiān,用筷子夹)起一撮入口,刹那间,便仿佛咬住了整个春天。

    (选自2016年3月14日《徐州日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作者围绕“榆钱饭香”回忆了与榆钱有关的哪几件往事。

    2请根据句后的要求品味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吃起来,柔软中带着丝丝的甘甜,缠绵在舌尖上,沁人心脾。(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

    ②母亲把采回的榆钱漂洗一下,晾得半干,撒些盐,拌上平时舍不得多吃的白面,上笼蒸一刻钟即好。(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

    3作者在第⑥段中引用程琳的《采榆钱》歌有什么作用?

    4“搛起一撮入口,刹那间,便仿佛咬住了整个春天”,联系全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含义和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以《   的故事》为题,写篇作文。

    要求:①填完整题目,写自己真正的见闻感受。②不要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