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一文以时空为顺序,以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抒写了自己在不同地点的见闻感受。
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C.《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羁绊(pàn) 幽悄(qiǎo) 戛然而止(gā)
B.翩然(piān) 缄默(jiān) 龟裂(jūn) 销声匿迹(nì)
C.翌日(yì) 蛮横(héng) 缅怀(miǎn) 强词夺理(qiáng)
D.寒噤(jìng) 棱角(1éng) 拾级(shí) 挑拨离间(bō)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已超过1万余家,直接结算近60万人次。
B.丰富心灵的方式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游历,包括欣赏艺术作品等方面的体验。
C.网购是当前最时尚的一种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系列的交易活动。
D.四川特色农业形成了“宜宾一泸州川西南早茶产业”“德阳一眉山泡菜产业”“成都蒲江一眉山丹棱柑桔产业”等产业集群。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卑劣(liè) 蛮横(hènɡ) 逸事(yì) 枷锁(jiā)
B. 剥削(xuē) 狡辩(jiǎo) 贴切(tiē) 拙劣(zhuó)
C. 诬蔑(miè) 捶击(chuí) 目睹(dǔ) 赋予(yǔ)
D. 堕落(duò) 丧失(sànɡ) 浩劫(jié) 襁褓(qiǎnɡ)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从修辞角度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
7、填空
(1)《苏菲的世界》中的哲学以平易近人的面貌示人,时而是__________,时而是__________,时而是哲学大师们的小故事。
(2)__________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以书信的形式和中学生探讨了许多问题,如在《谈读书》中他认为尤其要紧的是__________;关于读书的方法他有两点建议:第一,__________,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
(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傅雷通过书信训练傅聪的,不仅是文笔,更是__________。傅雷认为,世界上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__________。
8、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何种说明方法?
【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那么大连的春天比北京来的得早,对吗?为什么?
【4】画“【】”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事理的?
【5】指出这下面诗句表现了哪种物候现象。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9、选择一部你读过的名著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