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电视台乱剪现象的泛滥,导致不少追剧观众看到的是分崩离析的内容,而非完整顺畅的故事剧情,观众看得一头雾水是常有的事。
B.去年刚入冬,近万只大天鹅飞抵三湾村湿地,并在这里安营扎寨,成了初冬时节黄河湿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C.他虽是风烛残年、行将就木之人,但保有一颗赤子之心。
D.互联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使互联网向更宽的领域扩展,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良性循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企业若想卓越发展,就要像华为集团那样勇于创新,出类拔萃,在技术上领先别人。
B. 南京长江五桥的主塔——中塔柱高达175.4米。远远望去,高耸入云,令人叹为观止。
C.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努力去探求新的知识。
D. 孔子善用“仁”教化众人,自身的一言一行也必合乎此礼,这往往给人自圆其说的感觉。
3、阅读下面文段,在文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①钻石觅缝,汩汩如泉 ②淌过石板,潺潺成溪 ③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寒噤(jìn) 驰骋(chěng) 蜿蜒(yán) 颠簸(diān bǒ)
B. 漩涡(xuán) 蠕动(rú) 懈怠(xiè) 沟壑(hè)
C. 雾霭(ǎi) 虔诚(qián) 俯瞰(kàn) 驿道(yì)
D. 霎时(chà) 演绎(zé) 穹顶(qióng) 矗立(chù)
5、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的“丧乱”指“安史之乱”。
B.语言华丽、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2】赏析诗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补充句子
(1)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
(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3)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
(4)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5)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9)《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A把手枪放在膝上,恨恨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1)文段出自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A处人物是_________。
(2)文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刻画了他内心怎样的转变过程?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月球,为啥有个“背面”?
12月8日2时23分,嫦域四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开始了奔月之旅,她肩负着沉甸甸的使命: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月球背面。
曾经无数次举头望明月的你,是否留意过,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亮有玉兔和月桂树的那一面?没错,千百年来月球始终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另一面始终背对地球。
那么,是谁把月球变成了双面伊人呢?
用一句话解释就是: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和月球自转一圈的时间,都是28天左右。想象一下,绕大树画个大圆圈,在大圆圈上均匀标出360个刻度。始终面对这棵大树走圈,用360步走完。在大圈圈上每走1步,身体就倾斜1度。走完时身体也完成360度旋转,回到原位。也就是说,当你用同样的时间完成自转和公转时,你始终会一面对着大树。月球也是如此,这在天文学中叫同步自转。
然而,这只是表面原因。
月球形成早期,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多了,只有几个小时,而不是现在的28天左右。对地球而言,月球也曾是“多面伊人”。只是数亿年来,月球自转速度不断变慢,慢到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一样,才导致它始终一面对着地球。所以,到底是谁给月球自转踩了刹车?
要解释月球自转变慢,潮汐力是最容易被想到的。
住在海边的人,会发现海水一天有两次涨和落。这是因为地球正对月亮的那面,受到的月球引力更强;背对月亮的那面较弱,引力的方向都朝着月球。而地球在绕月球转时,无论哪个点的离心力都一样。离心力的方向与月球引力方向相反。如此一来,地球背对月球的那面。受到的月球引力稍小于离心力,面对月球的那面则稍大于离心力,最终两面都感受到一个离开地心方向的力,于是地球两侧的海水就涨起来了。
同样,月球也会受到地球带来的潮汐力,这让月球两面都鼓起来,月球就变扁了。尽管月球上没有海水,月幔和月核却依然可以感受到潮汐力,并在月球内部形成不断涌动的固体潮。这种固体潮导致月球幔层之间不断摩擦,转变为热能,从而在几十亿年时间内耗散月球部分动能。
不过,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员们研究发现,月核与月幔之间的流体属于超低粘性层,这意味着潮汐力所引发的摩擦力很小,不至于耗散月球太多动能。而且,摩擦作用发生在月球内部。这过程只能耗散掉地球、月球这个系统的总机械能,而不能直接给月球自转踩刹车。所以,最直接的刹车机制其实是力矩作用。力矩是指作用力使物体绕着转动轴或支点转动的趋向。
月球在逐渐变扁的过程中,要同时完成绕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想象在月球内部,有一条与地心和月心连线方向一致的长轴。长轴在瞬间是指着地心的,但由于自转,下一瞬间这条长轴就会偏过去,不再指着地心,这时,来自地球的潮汐力对月球这个长轴的两端都会产生力矩。这个力矩与长轴偏移过去的方向相反,也就是跟月球自转方向相反。这会直接改变月球自我的角动量,导致月球自传速度逐渐减慢。天长月久,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变得相差无儿,最终有了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的“背面”
(作者韩鑫,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月亮有个“背面”的原因。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月球形成早期,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多了,只有几个小时,而不是现在的28天左右。
【3】阅读第⑩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们研究发现,月核与月幔之间的流体属于超低粘性层,这意味着潮汐力所引发的月核与月幔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不至于耗散月球太多动能。
9、如果“人造生命”取得成功,那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将有着怎样的生活?请你展开合理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