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来宾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最后一次讲演》作者闻一多,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体”。

    C.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文,文章语言准确、严谨。如“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表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辞严谨。

    D.《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芳草(xiān) 此中人(yǔ) 为岩(kān)

    B. 无人问(jūn)   陶后有闻(xiān) 石底(quán)

    C. 宫室(wéi)   八分有(qí) 可爱者甚(fán)

    D. 尔远逝(chù)   淑女(tiǎo) 参差(xìng)

  •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幸亏小李从中斡旋,才得以缓和。

    B.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就无从进攻。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窕(yáo   虔诚   然而止(jiá   穿流不息

    B.   抉择   怆幽邃(qiǎo   名副其实

    C. 褓(qiǎng   狡辩   教学相cháng   纷至踏来

    D. 裂(guī   枯燥   挑拨离jiàn   消声匿迹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行岚州 (唐)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注):杜审言于公元670年中进士后,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西)尉,因公务赴西北,往返两次途经岚州。

    1“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有哪些精妙之处。

    2这首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请结合诗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体现了他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5)李白的《送友人》中有山有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走近名著。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边的问题。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1)该选段表现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林冲杀死陆谦是因为___________

    (2)该选段鲜明地表现了《水浒传》怎样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防疫话“隔离”

    郭震海

    ①庚子年春节,对于每一位中国人而言,都过得极其难忘,非常特别,新冠肺炎肆虐武汉,向全国蔓延,各户闭门谢客,大家裹足不出。“隔离”也成为2020年最热的词语之一。

    ②翻看史册,浩浩荡荡人类文明之进程,可谓波澜壮阔,从爬行到直立,从新旧石器到青铜,从蛮荒走向文明,历经千万年发展至今。据人类有记载开始,每一次面对重大的突发疫情,都不得不采用最原始、最古老的方法,那就是“隔离”,除外再无别的更好的办法。在古代,对“隔离”也有“离间”之称,所采用的“隔离”,多以收容式为主,譬如在寺庙里,或是在空旷之地架设临时棚舍,开设“隔离所”,古称之为“疠人坊”,专门收治传染病患者。如果疫情严重,官方多会采用强制性隔离,譬如在疫情区封锁各进出道路,派出兵丁镇守,不让人员随意流动,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这也成为古今完全之策。

    ③《汉书·平帝纪》有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面对疫情发生,官方会专门腾出空余之房舍来隔离患者,同时会向灾民免费发药,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另据《睡虎地秦墓竹简》有载,疫情发生,百姓若发现身边人有染疫之迹象,必须主动保持距离并第一时间向官府报告,患者一旦被官方确诊后,会被强制隔离,关进特殊的地方,称之为“疠迁所”,以便切断“疠”病的传染源,这里所谓的“疠”,就是指瘟疫,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记载:“厉大至,民善暴死。”等等。

    当然,在每一次大疫过程中,隔离并不是都能顺利推行,(   )都会遭到各种各样的非议或抵触,也属正常。譬如晋时就有记载,有朝臣家染上瘟疫,三人以上被感染时,即使没有被染上的人,在百日之内也不得入宫,这种看似十分有效的隔离方法却遭到当时人之讥讽,被认为是“不仁”。其实,人类的发展史,也是同各种疾病的斗争史。据《中国救荒史》不完全统计的疫灾数,周代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从死亡人数看,程度最严重的一次,1232年,汴京大疫,50日间,“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其数”。当然,若是放眼全球,更为可怕,如霍乱、黑死病、斑疹伤寒等,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十分惨重的影响。

    ⑤其实,在地球这个大家园中,人类总是以“万物之灵”而自居,盲目地认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但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身在其中而受益其中。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很脆弱的。人类可以发明最先进的武器,用所谓的智慧,对野生动物进行大量捕猎、杀戮,或烹食,或穿在身上、踩在脚下,但随着一些未知病毒的“闯进”,就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完全陌生且诡异的“小家伙”们,足可让人类付出惨重的代价。

    ⑥一次次惨重的教训,应该让我们警醒,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关爱一切生灵,实际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人类的世界,也是千千万万其他生物的家园。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21日 有删改)

    1说明事理有多种方法,请说说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2阅读第④段划横线的句子,请选出括号内最恰当的词语的序号,并说明选填理由。

    当然,在每一次大疫过程中,隔离并不是都能顺利推行,(   )都会遭到各种各样的非议或抵触,也属正常。

    A.也许 B.大概   C. 几乎 D.当然

    选:( )

    理由:

    3阅读全文,说说古代是如何进行隔离的?你认为隔离有何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二:

    请发挥想象,将杜甫的《石壕吏》改写成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