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脑畔 踪迹 秀手旁观
B.冗杂 弛骋 阳奉阴违
C.辐射 哀竭 海枯石烂
D.萦绕 浮躁 漂移凋零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 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C. 军阀张宗昌胸无点墨,却喜欢附庸风雅,常常闹出丑剧,真是贻笑大方。
D. 谈起电脑,互联网,他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才30多年,故乡的模样就全变了,真是沧海桑田,怎能不让我感慨万千呢?
B.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人们追溯历史的渴求也不会停歇。
C. 前不久国学知识竞赛主办方所出的试卷题量之多、难度之大,令参赛者叹为观止。
D. 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铜壶滴漏,即漏壶。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自动化计时装置,又称“刻漏”或“漏刻”。
C.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儿。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D.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多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颂”多为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的诗歌。“赋、比、兴”是三种表现手法。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6、文学常识及古诗词填空。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他是我国_____时期的人。
②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关雎》
③《卖炭翁》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兼葭》
⑤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_____。《小石潭记》
⑥《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这篇文章是他参加王叔和政治变革失败后,被贬谪到湖南_____时写的。
⑦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7、护士给隔离的小语带去了几本名著。请你任选一本向他介绍“选择性阅读”这种方法。
(1)《傅雷家书》 (2)《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3)《名人传》
8、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
一个老战兵
沈从文
当时本城计分三组补充兵。我所属的一组和另一组皆用新式入伍训练。还有一处归一个老战兵滕四叔所主持,用的是旧式教练。
新式教练看来合用,钢铁的纪律把每个人皆造就得自重强毅,但说来真无趣味。一群小孩子,最大的不过十七岁,小的只十二岁,一个跑步三十分钟,姿势稍有不合就是当胸一拳,服装稍有疏忽就是一巴掌。野外演习时,不管是水是泥,喊卧下就得卧下,这些规律真不大能与小孩性格相宜。
可是旧式的那一组,却太潇洒了!他们或单独学习,或成对厮打,各人自由选择。他们常常是一人手持盾牌单刀,一人使关刀或戈矛,两人一面厮打一面大声喊砍杀摔坐,应当归谁翻一个筋斗时,另一个就用敏捷的姿势退后一步,让出个小小位置。战败跌倒时也有一定的章法,做得又自然又活泼。教师在身旁指点,稍见学生有些错误,自己就去示范。
这教师是个奇人趣人。他会爬极高的桅子。又会拿顶,城墙上,城楼上,高桅上,皆可支持很久时间。他又会泅水。又会摸鱼,钓鱼,叉鱼,有鱼的地方就可以得鱼。他又明医术,谁跌碰伤了手脚时,随手采几样路边草药捣碎敷上,就可包好。他又善于养鸡养鸭,大门前常有许多高贵种类的斗鸡。又会种花,会接果树,会用泥土捏塑人像。
他从不拿谁一个钱,也从不要公家津贴一个钱,做教练只因为他欢喜同小孩子在一处。他只是属于中营的一个老战兵,并且不识字,见"守备"这类小官时,也得谦和地喊一声"总爷"。全城人皆尊他为滕师傅,他的确不辜负这一个称呼,样样来得懂得,你要骗他可不成,你要打他也打不过。最难得处是他比谁都和气公道。他不只教小孩们摆阵,甚至还带他们坐茶馆看戏,因此体面人家不大将小孩送到他这里来,到他身边来的都是些寒微人家子弟。
他家里藏了漆朱红花纹的牛皮盾牌,带红缨的标枪,锻银的方天画戟,白檀木的齐眉棍。同时也有无数玩具:锣鼓笛子胡琴,渔鼓简板。大白天也常常唱戏打牌,如同一个俱乐部。应当练习武艺时,弟子儿郎们便各自扛了武器到操坪去。天气炎热不练武,带领一群小孩,并一笼雏鸭,拿了鱼叉,一同出城下河泅水,且用极优美姿势钻进深水中去摸鱼。
在我们新式操练两组里,谁犯了事,不是当胸一拳,就是罚半点钟立正。旧式组改正错误时,总是师傅来一个示范的典雅动作,相伴一个微笑。该处罚,也总不外罚他泅过河一次,或类似有趣的待遇,这处罚也似奖励。
我们____我们的教官,他们却____他们的师傅。我们两组学到后来是射击、白刃战,以及种种不顺耳的与普通生活无关系的名词。他们学到后来是驰马射箭,摆阵,扛了武器和旗帜,各自随方位调动,随金鼓声进退。我们永远把人弄严肃起来,他们却自始至终使人活泼而有趣。学习本身同游戏就无法分开。
当时我们同住一条街上,家中有了什么小事,譬如要点药,还得常常请他帮点忙。可是却不许我跟这战兵在一处,还要我学习撑篙跳,让班长用拳头打胸脯,担心我跟这样俗气的人把习惯弄坏。但家人却料不到十来年后,在军队中好几次遇险,我用来自救救人的知识,差不多全是从那老战兵学来的!
那时,学识方面我最佩服的是姨父,他是进士。带兵方面我佩服的是本地一个新式训练的统领官。但是为人最美好,技能最多,使我觉得富于人性十分可爱的老师,是这个老战兵。
【1】根据上下文,应该填入第八段横线处的两个谓语动词分别是 、 。
【2】细读文中画线句,完成相关题目。
(1)第五段中“全城人皆尊他为滕师傅”与“体面人家不大将小孩送到他这里来”是否矛盾》?
(2)“我们永远把人弄严肃起来,他们却自始至终使人活泼而有趣味。”(联系上下文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够正确的一项是( )
A. 滕师傅是个“奇人趣人”是因为他在教习之外,还会爬高、拿顶、捉鱼,并且养家禽花木捏泥人等,富有生活趣味。
B. 第四段中用了多个“又”字,看似繁琐,实则是强调滕师傅本领大,兴趣广,同时富于口语色彩,写出了儿童对老战兵的崇拜。
C. 第五段中“并且不识字”这个分句单列,强调了滕师傅出身寒微,地位不高,结合上文写他富于生活技能处来看,暗含作者的尊敬。
D. 第九段作者自述日后自救救人的知识来自老战兵,是对“学习本身同游戏就无法分开”的生动诠释,也无情地嘲讽了新式训练。
【4】联系本文和链接材料,分析本文中的老战兵和材料中的藤野先生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异同点。
【材料链接】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节选自《藤野先生》)
9、写作
平凡的日子,只要努力,就会积累起生命的厚度。平凡的日子中,可以享受到友爱善良的温暖、乐于吃苦的甘甜、辛勤劳动的收获、孝敬父母的美好、自觉给予的快乐、好学不倦的充实;可以享受到甘于寂寞的崇高、归于平淡的境界……平凡的生活阳光灿烂,平凡的日子精彩纷呈。
请以“平凡的日子也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