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安康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 这位同学的演讲稿,观点明确,结构严谨,除了举例不恰当外,真可谓天衣无缝

    B. 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应该袖手旁观

    C. 《复仇者联盟4》片中人物在空中飞行的动作,让漫威的铁杆粉漫不经心地跟着模仿。

    D. 万众瞩目的“辉煌新时代”深圳中心区灯光表演秀迎来连续不断纷至沓来的群众。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使我对物候现象有了科学的认识。

    C.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拥护的重大问题。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 3、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顺序是(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 ;或淌过石板 ;或被夹在石间,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 ……

    A.汩汩如泉     如丝如缕     潺潺成溪     哀哀打漩

    B.潺潺成溪     汩汩如泉     哀哀打漩     如丝如缕

    C.汩汩如泉     潺潺成溪     哀哀打漩     如丝如缕

    D.如丝如缕     哀哀打漩     潺潺成溪     汩汩如泉

  •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B.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C.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这首诗节选部分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诗文名句默写。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体现的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红星照耀中国》也曾易名为《西行漫记》,你更喜欢哪个书名?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述理由。

    (2)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①上面一段话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②不少文学作品写到了伟大人物的弱点,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为例,进行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何必“也学牡丹开”》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近来,因央视《经典咏流传》的热播,清人袁枚的这首沉寂了300余年的小诗《苔》,被荧屏内外无数的目光点燃了。在节目里,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的孩子们以发自生命深处的天籁之音,动情地演绎了这首区区二十字的小诗。这首诗唱哭了作为评委老师的庾澄庆和曾宝仪,更感动了生活在各个中心或角落的人们。

    ②然而,感动过后,我们不妨作个反躬自省:除了被《苔》里的励志气息感染之外,我们是否怀着对如米小的苔花(乌蒙山区的孩子们)居高临下的怜悯,或者对如米小的自我隐秘的哀怜?诚然,这种对人对己的怜悯本不必置评,但其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却值得探讨。也就是说,在世俗的价值刻度上,苔花远逊于牡丹,苔花“也学牡丹开”是积极向上之举,反之则是不思进取乃至自暴自弃了。

    ③那么,苔花到底该不该“也学牡丹开”呢?我以为大可不必。

    ④完全可以设想,苔花虽然“如米小”,却不甘于自身所限,执意突破卑微却独特的自我,“也学牡丹开”,并借助奇迹终于像牡丹一样开花。此时,人们势必会大为惊叹,热烈赞美苔开出的花。倘使苔花有灵,她是该庆幸呢,还是该失落?显然,人们之所以赞美苔花,根本上还是因为牡丹花之美,而非苔花本身之美。那么,正如耶稣所言,“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呢?苔花竭尽全部的生命力量,不是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而是勉强沦为被众人赞美的他者,那么苔花的生存意义与价值又在哪里呢?

    ⑤日人松尾芭蕉有首著名的俳句:“当我细细看,呵!一棵荠花,开在篱墙边。”不难看出,荠花的处境与苔花基本一样,但荠花并不像苔花那样汲汲于像牡丹开出花来,她只是在无人注意的篱墙边浅斟慢酌,悠悠然地绽放着自己的天性之花,没有羞怯,更没有哀怜。在“人为世界立法”的眼光中,荠花或许是卑微的、灰暗的;但以荠花观荠花,她并未觉得自己处于穷乡僻壤之中,也不会感觉自身渺小,她是完整的、无可替代的,不容任何知识化、比较性的眼光去撕裂她,评定她。中国的道禅哲学讲得很明白,万物齐一,诸法平等,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圆满俱足的整体,其自身就构成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苔花如果明了这一点,还会迫不及待地“也学牡丹开”,从而泯灭自我、蜕为他者吗?

    ⑥苔花如此,人亦如此。在一个充满比较性眼光的世界里,总会出现一些一时公认的价值范本,它们撩动着世人的欲望,逼迫着世人抛弃自我,削足适履地去成为一个用世俗价值观虚构出来的他者。殊不知,这个世界本无意义的决定者,每个人都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山中芙蓉花,一切都在自在中建构着生存的意义,没有被观之景,也没有对景之心。人也好,花也罢,都应是这个世界最纯粹的游戏者,分享着这活泼泼世界的乐趣与意趣。

    ⑦正如电影《无问西东》中所唱的:“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优秀的他人固然可欣赏,但本色的自我更加值得坚守,成为自己并成为更好的自己,应是我们一生不懈的追求。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⑤段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一则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交警大队民警刘畅在凝冻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主动作为,默默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着光和热,连续工作近40小时,使南山寺路段没有发生较大交通事故,滞留人员得到了热心的解释和服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以“ 花开的时候”为题,写一篇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