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悄声/悄然 行辈/日行千里 挑拨离间/亲密无间
B.抉择/诀别 消失/销声匿迹 不修边幅/名副其实
C.龟裂/龟甲 相貌/相辅相成 强词夺理/差强人意
D.驰骋/招聘 狡辩/明辨是非 漫不经心/慢条斯理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董卿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知性大气,妙语成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在即将到来的暑假里,同学们是想学习一些特长呢?还是想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B.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踏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这次期末考试进步幅度很大,成绩上升了十几个名次,不禁有些居功自傲了。
B.对于上级交给的任务,他从来不挑肥拣瘦、拈轻怕重。
C.有的人什么事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去考虑,对别人漠不关心。
D.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得意忘形。
5、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材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自经丧乱少睡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诗中的哪个词相照应?诗人叹息什么?
6、古诗文默写。
(1)《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理想配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岁月如歌,别情依依,无论你我身处何方,心都是相通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桃花源记》中体现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他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1】选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选文中人物“他”指的是___________ 。
【2】文段是写主人公因伤病接受手术的情景,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的性格。文中“一条道路”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主人公曾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结合原著加以概括。
【4】小说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8、阅读崔立的《父亲是一盏灯》,完成后面小题。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到一星半点的灯光。看不到灯光,就意味着看不到走出去的希望。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闪着一双绿光眼的狼、碗口粗的蟒蛇、吸血的蝙蝠,各种千奇百怪的野兽,还有……
儿子想哭。儿子说:“爸,我害怕。”
儿子说:“爸,都是我的错,要是听你的就好了。”
儿子还说:“爸,我们不会真的被狼吃掉吧?”
父亲忽然笑了,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没那么可怕的,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儿子拉住父亲的手,说,“爸,那我们赶紧走吧。”
父亲说:“好啊,你跟好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儿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还是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不知又走了多远的路,走在前面的父亲突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不知又过了多久,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到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追债的上了门,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种: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突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想过逃跑,可是往哪里逃呢?更何况,这个时候,外面一定有人盯着自己,想逃,没那么容易!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钱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1】请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父亲是一盏灯”的理解。
【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4】这篇文章对父亲描写最多的是?刻画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5】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什么是自由?
村上春树说:“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我而言这便是自由人的定义。”康德说:“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让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