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对于这个问题,我是 的。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得自己是个既得利益者,为最底层者 考虑,给自己造一个更好的“底”——如果下坠,能被稳稳接住;如果不下坠,也能 。总之,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为世界变得更 出一点力,仅此而已。
A.怡然 设身处地 心无旁骛 平衡
B.茫然 换位思考 心安理得 平衡
C.茫然 设身处地 心安理得 公平
D.怅然 换位思考 心安理得 公平
2、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是我们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中叶五百余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
D. “初唐四杰”即初唐时期四位杰出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洛宾王。
3、下列与课文有关的内容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安塞腰鼓》——刘成章——《人民日报》——当代
B.《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晋代
C.《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三作家》——英国
D.《灯笼》——吴伯箫——《吴伯箫散文选》——当代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B. 元堡民中笔直的旗杆上,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C. 电视连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D. 百万大军锐不可当,直袭敌人内部。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3)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7、名著阅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1)上面这段文字是《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说的一段话,文段中横线上应该填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壶口走笔
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轰轰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飞驰……我知道,那是壶口瀑布的回声。
其实,那个山坳离壶口还有两公里。
山崖一侧有一块相对平坦的所在,汽车紧傍着灰褐色的岩石停下,那位置和壶口瀑布平行。悬崖石阶二百多米处便是壶口瀑布,应当看得很真切的,但我的眼睛却突然模糊起来,看到的只是一片黄,深深沉沉的黄,浑浑厚厚的黄。河滩是黄的,河床是黄的,对岸的山是黄的,从那巨沟里翻滚下来的水也是黄的。它们组成一帧以黄为底色的硕大无朋的画,镶嵌在两山夹峙的河谷中,浑然天成,那般神奇,那般独具魅力。没有人能想到,黄河曲曲弯弯流淌几千里之后,能在山西和陕西两省间的峡谷中,把原本宽阔的河面猛然收缩,使松散的力猝然凝聚,经年累月,一条巨沟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黄水倒悬倾注,于是便有了惊涛骇浪,有了如雷的吼声……
在人们的意象中,大地是有魂灵的。魂灵在哪里?魂灵是什么?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这灵光饱含着血脉;血脉中激荡着清冽的水和浑黄的水。多少年来,灵光在闪烁,黄土地上有欢歌,也有悲歌;而这一切,作为黄土地的魂灵,最终奏出的都是动人的曲子。
那天本来是有太阳的。汽车在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黄土坡上行驶时,阳光把满坡的绿照得层次分明。然而壶口瀑布那一方的太阳却黯然失色,像一个很大的蛋黄悬在高空。有趣的是,浑黄的浪涛溅起的水花却白得耀眼,白得晶莹,从巨沟中飞起,又如同白色的珠子撒向空中。于是奇迹出现了,在河对岸浑黄的天宇下,一条彩虹隐约可见。
我注视着彩虹,再听那如雷的涛声,猛地想起那首雄壮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像我这般年龄的人,对那首歌是相当熟悉的。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尽管他们不可能从壶口瀑布显出雄威的那一方域踏上征程,但他们的心境和气度却完全可以同翻卷咆哮的壶口瀑布相比照,黄土地魂灵,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血男儿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在黄河吼声的伴奏下,一股脑儿凝聚,又一股脑儿迸裂……正是在那血与火的交织中,他们杀出一个新天地,使黄土地的魂灵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庄严和神圣!
壶口瀑布的气势动天地,泣鬼神,那可是对倒下的将士的祈祷与祝福、呼唤与抚慰?如果他们真的魂兮来归,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同大地的魂灵相拥相吻,那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踏着河床坚硬的石和松软的沙,回到西岸灰褐色的山石旁,蓦然回首,那帧浑黄的画又呈现在我眼前,太阳仍在照着,隐约中又见彩虹,颜色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竟是那么协调,那么美!留下的几张照片,背景是黄的:黄天,黄地,黄水,还有黄皮肤的我。我很自豪,也很骄傲!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2】作者说:“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灵光”在这里指什么?文中又提到“黄土地的魂灵”,从全文看,“黄土地的魂灵”又指的是什么?
【3】“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结合黄河的人文特点与本文的主旨,分两点来说说“象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最后一段作者说“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作者为什么会“满足”?
【5】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9、作文
在寒假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我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先补充题目,再作文。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来写作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和抄袭。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