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看到筷子在水中变“弯折”,选项中能解释该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4,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1∶2
B.2∶1
C.8∶9
D.9∶8
3、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4、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解释正确的是( )
①如图甲,音箱小“人”在音乐中翻翩起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如图乙,真空罩中的闹钟在敲击,但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③如图丙,敲击音叉,声音不同,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也不同,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④如图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不同,说明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
A.
B.
C.
D.
6、下列四幅图中的物理实验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A.将真空罩中的空气抽出,听不到闹铃声,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B.悬挂的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C.蝙蝠通过次声波发现昆虫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
D.小孩吹一个带“活塞”的塑料管,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管振动产生的
7、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
A.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8、小明想测量家中橄榄油的密度,于是他找来了一台电子秤、一个小空瓶、适量的水和酒精
进行实验。他用同一小空瓶先后装满水、酒精和橄榄油,用电子秤分别测出空瓶和所装液体的总质量m,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根据小明记录的数据,帮他计算出橄榄油的密度为( )
液体种类 | 空瓶和液体的总质量 | 液体密度 |
水 | 70.0 | 1.0 |
酒精 | 62.0 | 0.8 |
橄榄油 | 66.8 |
|
A.
B.
C.
D.
9、下列生活中的事例中,属于减慢液体蒸发的措施是( )
A.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进冰箱储存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10、在物理实验课上,小阳想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在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夏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露和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C.秋分:“风起白苹初日晚,霜雕红叶欲秋分”,霜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热,从而使环境温度降低
D.大寒:“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水结冰时温度降低,不断对外界放热
1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最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课桌的高约为80cm
B.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0.4s
C.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20km/h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720m
13、关于长度的特殊测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测量某一曲线的长度,可用弹性不大的线沿曲线摆放,在两端点处做上记号,再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端点间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
C.想测量出一张邮票的厚度,可用100张相同的邮票叠起来,测量出100张邮票的总厚度再除以100
D.想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只需要用一把刻度尺直接测量即可
14、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实际上是指( )
A.铁块的质量比木块的质量大
B.铁块的密度比木块的密度大
C.铁块的体积比木块的体积大
D.拿起铁块一定比拿起木块费力
15、如图所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配戴AR眼镜对旅客点头示意,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就可识别旅客身份。AR眼镜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球面镜
16、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C.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D.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17、科学统计发现,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18、如图,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 )
A.加油机
B.战斗机上的飞行员
C.地面上的房屋
D.加油机上的飞行员
19、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
A.古人匡衡凿壁偷光
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
C.雷雨过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D.利用激光给隧道掘进机引导掘进方向
20、某小组同学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用一个长方体的小木块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形成一个斜面,如图所示,他们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
、
段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
B.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C.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
D.实验中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1、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乙丁
B.乙丙
C.甲丁
D.甲丙
22、同学们在练习单位换算时有如下解法,下列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5.2m=5.2m×100=520cm
B.5.2m=5.2m×100cm=5.2×102cm
C.5.2m=5.2×100cm=520cm
D.5.2m=5.2÷1000=5.2×10-3km
23、如图所示是小阳和小光在大峡谷景区内体验“高空玻璃漂流”的游玩项目。小阳感觉前面的小光纹丝不动,小光感觉自己正顺流而下。小阳和小光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皮艇和玻璃滑道
B.树木和玻璃滑道上的水流
C.地面和树木
D.玻璃滑道和皮艇
2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现差错
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认真测量可以消灭误差
25、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以上两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6、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 的 的 像.
27、有句成语叫“隔墙有耳”,若把耳朵贴在墙上,就可以听到隔壁房间里的人的说话声,这个说话声是通过_____和_____传入人耳的。这说明_____和_____都能传声。“骨传导”就是利用了_____能传声的原理。
28、水银的温度计,其测量温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当温度计的示数升高时,温度计内水银的______没有发生改变。
29、小丙同学感冒去医院。在医院里看到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疾病,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医院里张贴有许多“保持安静”的提示语,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在医院周围的公路一般都有如图的禁鸣标志,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护士匆忙中把前一位患者使用过的体温计没有向下甩,直接给小丙测量体温,读数为38.1℃,则小丙的真实体温______(选填“一定”或“可能”或“不可能”)低于38.1℃。
30、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mm;图中测得木块A的长度为_______ cm。
31、2023年11月5日至9日,江西多地开展人工增雨暖旱情的工作。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时,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其原理是干冰进入云层后升华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云层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成小冰晶,冰晶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熔化成水。
32、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像(以上两空均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
33、如图所示,动物们都赶去参加动物晚会,蜗牛看到乌龟驮着小蚂蚁超过了自己,关心地嘱咐小蚂蚁要抓稳了……。以乌龟为参照物,小蚂蚁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蚂蚁为参照物,蜗牛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运动。
34、如图,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4m/s、vB=2m/s、vC=0。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______运动,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
35、利用如题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铅笔、光屏各一个、火柴一盒,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____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填“A” 或“B”)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沿玻璃板画一条线,取出玻璃板,用笔划线连接AB,发现AB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_____。
3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中间通过很细的导管相连,此时阀门K处于关闭状态,容器底面积均为200cm²、高均为40cm。左侧容器中盛满水,且放有底面积为100cm²、高为30cm、密度为4.0××103kg/m3的圆柱体A,A已沉底但未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右侧容器内悬吊有底面积为140cm2、高为20cm、重36N的圆柱体B,它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10cm。A和B通过质量可忽略的细绳分别悬吊在轻质杠杆MN的两端,已知ON=2OM,杠杆MN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求:
(1)物块A受到的浮力大小;
(2)容器底部对物块A的支持力大小;
(3)打开阀门,待液面静止后,与阀门打开前相比,圆柱体A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37、一正方体质量为10kg,体积为1000cm3 ,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求:(g取10N/kg)
(1)物体所受重力是多少?
(2)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38、小阳同学端午节和爸爸妈妈去广州姥姥家。小阳上网查阅地图知道家到阳春站的路程为6km,沿途交通管理部门安装的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爸爸开车去阳春站。选择坐K1206次列车,其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求:
(1)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家开车到阳春站的最短时间;
(2)K1206次列车从阳春站到广州站运行的平均速度
39、图中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请完成光路(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即可)。
40、如图甲所示是一种下开式窗户,乙图为该窗户的示意图,B 为转动轴,O 为窗 扇的重心,请画出窗扇的重力及重力的力臂。
41、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均不计空气阻力)如图,细线悬挂的小球摆到图示位置时,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