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2、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
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________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
A. 肌肉力量、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锻炼的毅力
B. 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
C. 锻炼的毅力、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肌肉力量
D. 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获胜的意志以及形体美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不仅是一种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还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
修改:把“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互换。
B.各地展开多种措施,保证中考顺利进行
修改:将“保证”改为“保障”
C.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
修改:将“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传授给学生知识”调换位置。
D.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修改:去掉“否”
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凫水(fú) 争讼(sònɡ) 消声匿迹 天衣无缝
B.斡旋(wò) 幽悄(qiǎo) 周而复始 金吾不禁
C.闭塞(sè) 陨石(yǔn) 垂珠联珑 人情事故
D.撺掇(duō) 缄默(jiān) 戛然而止 草长莺飞
5、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唐朝的安史之乱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阴影,诗中“______________”一句正是诗人心情的直接表露。
【2】结合《北冥有鱼》,说说杜甫在诗歌末句引用“鲲鹏”这个典故的用意。
6、默写填空。
(1)明时思解愠,________。(《孤桐》)
(2)________,志在千里。(《步出夏门行》)
(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满江红》
(4)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5)一狼洞其中,________。(《狼》)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童话故事中,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的一项是 ( )
A.《海的女儿》 B.《豌豆公主》
C.《拇指姑娘》 D.《灰姑娘》
(2)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根据你的积累,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
五行山收孙悟空→ → →流沙河收沙悟净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黑夜的火车
李朝德
①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车窗外,落日失去了最后一抹余晖,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应该早黑透了吧,那么晚打电话告诉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列车在黑夜中呼啸着,载着心事重重的乘客飞驰向前。
②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座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城际列车要穿过村里。我家离铁路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火车黑夜穿过家乡,最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将在窗外忽闪而过,那种兴奋与激动难于描述。
③10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去宣威。母亲知道我要路过村里,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有些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我理解这时的沉默。车过村里,母子相距不过几百米,却不能相见。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村里时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向你摇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对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些意外和为难,黑夜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算怎么一回事?但母亲很高兴。
④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由单线变成复线后,铁路沿线早在10多年前就全线封闭。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早被栅栏完全隔断,要过铁路只能翻越天桥,现在只剩下三四米宽的道口。我坐的这趟火车时速大概120公里。这样的速度通过那个道口要多长时间呢?可能半秒都不到吧!相互能看见?
⑤窗外一片模糊,无边的黑暗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也看不见熟悉的风景。焦躁中,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流光溢彩。我正纳闷儿这是哪条路呢,放着白色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几个字就出现了。我一阵悲凉,“施家屯”是隔壁村庄,火车应该在一分钟前就已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和站在路口的母亲。我颓然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没有看见你,火车已经到了施家屯。”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
⑥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能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空欢喜一场。
⑦松林村的一草一木,我再熟悉不过,怎么会看不出来呢?我不甘心地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小时就能到村里,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母亲连忙阻止,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这样做是她的错。我没有办法,自己赌气也是跟母亲赌气:“那就明晚还在这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招手,一定可以看见。”我又一次要求母亲去铁路口,固执得有些残忍。我坚定地认为,是我的疏忽,才会没看见站在车窗外的母亲,那么近的距离怎么能看不见?
⑧那晚返程时,我早早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飘移,伏在玻璃上,我尽量睁大眼睛,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景物。我想起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的光明在哪里呢?
⑨此时,我又看见了“施家屯收费站”,心头撞鹿。内外温差大,车窗内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亮玻璃,双手罩住眼眶遮挡车内的亮光,让自己也陷入与外面一样的黑夜,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索一景一物。我终于看见被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看见了村庄里萤火般的昏黄灯光。
⑩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寻找并摇手呼喊,火车却过了!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啦!”母亲也说:“我也看见你了。”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⑪我在黑夜中的火车里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小米田的道口,不过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有删改)
【1】根据提示,概括“我”在相关事件中的情绪变化。
乘车出差将过家乡 | 与母相约路口见面 | 火车疾驰错过见面 | 黑夜返程匆匆而过 |
① | 意外和为难 | ② | ③ |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优美,辞藻华丽,蕴含着深沉、浓烈的母子真情,令读者深深感动。
B.第①段画线句是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第③段加点词“沉默”表明母亲的话是在安慰“我”,她其实渴望见到“我”。
D.文章最后一段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赏析词句。
(1)这样的速度通过那个道口要多长时间呢?可能半秒都不到吧!(赏析修辞方法)
(2)我慌忙用手掌擦亮玻璃,双手罩住眼眶遮挡车内的亮光,让自己也陷入与外面一样的黑夜,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索一景一物。(赏析加点词)
【4】第⑦段中的两处“固执”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9、作文
从我们阅读的《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以“读《 》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要求: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结构合理。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