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云浮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祭祀坑”,出土500余件文物,令人叹为观止

    B.驻美大使的话可谓掷地有声,震耳欲聋,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绝不屈服的态度。

    C.漫步龙湖古寨,忽然听到身后几位老人在抱怨: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懂人情世故

    D.在《二十年后的我》故事比赛中,小丽的故事编得天衣无缝,谁听了都会以为是真的。

  •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陶渊明、柳宗元、欧阳修,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 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D.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因为飞岛国国王和岛上的臣民只对数学和音乐感兴趣,而他对于这两门学科的了解比他们差远了,所以受到轻视。

  • 3、下次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网络热词频出,最近又炒火一个——“积极废人”。“积极废人”专指那些热衷不断给自己树立目标,却很少能圆满完成的人。《北京日报》评论说 。其实,成功永远不可能自己从屋顶上掉下来,撬动它的支点只能是专注。

    ①虽然现在的年轻人,手中握有大量的资源和机会,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倾力打造“绿色通道”,帮助他们成长。

    ②“积极废人”映照出的是现代人在海量信息冲击下的被动与彷徨,浮华喧嚣的环境、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专注成了稀缺的品质。

    ③结果就是每一条外部飘来的信息,每一点外部环境的干扰都会让手中的事情停止,让心中的梦想永远停留在“做梦”阶段。

    ④但问题恰恰在于选择太多、可依赖的东西太多,反而破坏了人的主体性,使人丧失了全神贯注的能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让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4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为上、下两片,从内容上看,上片写梅花______________的处境,下片写梅花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3在古诗中,咏梅的诗句有很多,你能再写出两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3)春阴垂野草青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淮中晚泊犊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

    (5)傲杀人间万户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醉东风•渔夫》)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苦心孤谐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吃软不吃硬”的新贵族材料

    ①最近几年,在材料领域兴起了一个新贵族,它摸起来很软,和橡皮泥类似,但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又变得很硬。比如,你用这款“橡皮泥”把一个生鸡蛋包覆起来,那这个鸡蛋用锤子都很难砸坏。有没有觉得这种“吃软不吃硬”的特性科技感十足?这个材料新贵族还有个炫酷的名字D3O材料

    ②D3O材料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外观是橙红色,它能有效地防御突然的外力撞击。凭借这种“防撞击”的性质,D3O材料目前已经在上百种产品中得以应用,包括护膝、芭蕾舞鞋、手机壳等。

    ③D3O材料是一位名叫理查德·帕尔默的英国工程师发明的。据说理查德是一名滑雪爱好者,曾在一次滑雪事故中受伤,因此他非常希望找到一种材料能使他免受滑雪板带来的磕碰之苦。功夫不负有心人,理查德找到了这种材料,并以发明它的实验室命名——D3O。

    ④那么,D3O材料为什么会有这种“吃软不吃硬”的性质呢?原因只有一句话:D3O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流体——非牛顿流体。

    ⑤提到非牛顿流体,那就不得不了解一下牛顿流体。所谓牛顿流体,就是黏度仅受温度影响的流体。那黏度又是什么?黏度是描述流体流动阻力的量,简单来说,黏度高的物质不容易流动,黏度低的物质则容易流动。比如,水比蜂蜜更容易流动,就是因为水的黏度低,蜂蜜的黏度高。接着再说黏度和温度的关系,许多人应该都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就是有些比较黏稠的流体加热后,就会变得没那么黏了。比如我们汽车发动机上的油,冬天的时候往往会变得又厚又黏,所以很难打着火,但是一旦发动机变热了,上面的油就没那么黏了。

    ⑥我们常见的水和油,就是典型的牛顿流体,不管它们流过管道的速度有多快,它们的黏度是恒定的,温度是影响其黏度的唯一因素。然而,有些流体的黏度除了和温度相关,还会受到包括搅拌、压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流体就被称为非牛顿流体。

    ⑦根据流体在外力作用下黏度变化的不同,非牛顿流体又分为剪切稀化流体和剪切稠化流体。

    ⑧顾名思义,剪切稀化流体就是在剪切力(比如晃动和搅拌)的作用下黏度会变小的流体。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番茄酱、剃须膏、油漆都属于剪切稀化流体。回想一下,我们每次摇晃或者敲打番茄酱的瓶子,番茄酱是不是会更容易流出来?还有,我们把剃须膏放在手中揉搓,它是不是就会变薄并且更容易流动?这些都是剪切稀化流体的实例。另外,我们常在电影中看到的流沙,也属于剪切稀化流体。如果被困在流沙中,你越挣扎,沉没的速度就越快,因为你用的所有力气只会用来降低流沙的黏度,从而加速流沙的移动。其实,流沙的密度是人体密度的两倍,只要你身体放轻松,就会自动浮上来。

    ⑨与剪切稀化流体相对应的是剪切稠化流体,也就是在施加剪切力时,流体会变得更黏稠。玉米淀粉和水的混合物就属于典型的剪切稠化流体,当你用力迅速挤压它的时候,它会变得异常坚硬,成凝固状态。如果你有一泳池的玉米淀粉和水的混合物,你甚至可以在上面奔跑。看到这里,你应该就恍然大悟了——“吃软不吃硬”的D3O材料就是一种剪切稠化流体。

    1第③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找出来并简要分析。

    2给⑦~⑨段拟一个小标题,列出三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这三段的关系。

    3根据D3O材料“吃较不吃硬”的特点,它已经在上百种产品中得以应用,包括护膝、芭蕾舞鞋、手机壳等。设想一下,它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哪种产品?并说明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气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1)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6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